數學教育問題一直是廣大教師熱點關注的問題,據研究資料表明,在同等條件下,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努力程度、學習動機等因素對他們的學習成績影響較大。對此,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幫助學生做好歸因分析,以制定相應的數學學習策略。
數學學習策略是指對概念、公式的理解、運用以及對數學問題解決的學習策略。對初中學生而言,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和注意力是影響其學習行為的三種最主要因素。有效的數學學習策略能夠顯著提高數學成績,改善學生學習數學的態(tài)度和情感。數學學習策略存在性別差異和水平差異,其中性別差異主要體現為策略擇用的性別偏好以及策略訓練中因訓練方法不同而導致男女生受益程度的差異。而在水平差異方面,主要體現為優(yōu)生的策略水平明顯優(yōu)于差生,即成績不同而導致策略訓練受益存在差異。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該更注重教學策略,并且要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最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所以,要進一步探討數學學習策略的個體差異,以利于數學學習策略的有效教學,以利于教師因材施教。
學習策略隨著齡的增長呈明顯下降的趨勢。初二、初三的學生作業(yè)量加大,考試壓力也日益增加,學生自由支配時間減少,讓學生覺得時間太緊張、壓力巨大。正因為這些因素,使學生對數學的熱愛以及探索的興趣都在不知不覺中降低了,久而久之對數學學習產生了厭倦感。宏觀分析表明,初中生的學習策略水平呈波浪式發(fā)展的特征。隨著級的升高,學生的學習任務和考試壓力不斷增加,教師課堂教學內容也相應增多,學生自己安排學習活動的自由度越來越小,因此導致學習策略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由此看來,初中生學習策略的教學與指導,還需要特別注意營造適合學生成長的良好學習氛圍,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要培養(yǎng)和維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適宜動機和內在興趣。
隨著女生身體發(fā)育、心理發(fā)展,女生思維傾向于形象性,而數學課程從初一到初三的抽象度有所提高。所以隨著級的升高,女生學習動機下降的趨勢較為顯著,而男生較不顯著,這就要求我們在關注初中生數學學習的非智力因素以外,還需要特別關注女生群體的數學學習動機。由學生的學習動機特點導致數學學習策略總體與成績水平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學習動機與數學學習成績水平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學習動機對數學學習策略又具有極其顯著的直接作用。由于成績水平越高的學生,其學習動機也越高,并且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學習動機越高意味著策略水平越高,所以成績越好的學生,其數學學習策略水平也越高,這與教學經驗也是吻合的。
總之,初中數學的教學,若分階段分類型對學生能夠切實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與教學,就有可能大面積地提高初中數學教與學的質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07435.html
相關閱讀:2016初三上冊數學旋轉知識點:期末考試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