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前言
一、課程性質
二、基本理念
三、設計思路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二、分目標
第三部分內容標準
(一)科學探究能力目標
(二)科學探究實例
第四部分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
二、教科書編寫建議
三、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四、學生學習評價建議
2、初中物理新課程的性質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物理學由實驗和理論兩部分組成。物理學實驗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活動,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物理學理論則是人類對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規(guī)律的認識和概括。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
3、本課程基本理念
(一)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
(二)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三)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
(四)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fā)展
(五)構建新的評價體系首頁上一頁123456下一頁末頁共6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95628.html
相關閱讀:初中物理課外實驗-“電流定律”物理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