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性
1.牛兒反芻,鞏固提升。學過的知識,較長時間不復習就會忘記,何況歷史這種記憶量較大的學科。好多學生在學校開學之初的摸底考試中,考的一塌糊涂,或者新學期之初就感覺學習困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假期沒有堅持溫習以往知識?鬃诱f:“溫故而知新”,堅持復習還能獲得新知識、獲得新技能,為新學期學習新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先走一步,慢鳥早飛。利用假期時間,預習、自習新學期歷史教學內容,能夠在開學時順利地接受新知識,減少入門的壓力和阻力,便于新學期后進一步深入學習,及早消化,避免在學習中落伍。
3.真實體驗,妙筆生花。學校學習期間,多是從課本上獲得知識,缺少實際生活的體驗,因而對知識的理解往往是霧里看花。而假期我們就能夠有足夠自由支配的時間,尋訪當地歷史古跡,有條件地去博物館或歷史名勝探察,或者走訪當地老人搜集歷史的記憶,從而能夠與歷史近距離對話,感悟歷史。還可以撰寫游記、心得、調查報告、歷史散文、歷史劇本等,進行創(chuàng)造活動,真正提升技能。
二、學習內容
1.溫故:復習上學期或者上學年學習的內容。新課程要注意以課程標準為中心,不可拘泥于教材。通過教材等其他教學資料和手段,系統(tǒng)復習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學習要點。復習以往知識時,尤其要針對以往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疏漏之處、難懂知識,力求學懂、學透、學精,做到查漏補缺,完善體系。
2.知新:預習新學期即將學習的內容。仍然以課標為中心,了解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此基礎上解讀相應教材。對新知識的學習不必要求過深,把握基礎知識的整體脈絡,掌握基本的技能則可。
3.體驗:訪問故老,探查遺跡,跟蹤歷史的足跡,體驗歷史的真實。
4.創(chuàng)造:總結學習心得,撰寫歷史名勝游記、歷史古跡考察報告、歷史影片觀后感、歷史調查筆記,編寫歷史劇本,創(chuàng)造歷史散文、詩歌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53848.html
相關閱讀:初中歷史知識點: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