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銅仁德江科普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想不想去德江玩,想。。∠刖鸵攘私膺@個美麗的地方,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德江吧,地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貴州銅仁德江科普,以下就是全文閱讀,歡迎大家跟小編一起學習。

  銅仁市位于貴州省東北角,地處武陵山脈中部,緊鄰湖南省、重慶市。城市擴容2.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qū)面積達到23平方公里,城鎮(zhèn)化率達51%。轄5鎮(zhèn)7鄉(xiāng)、5個辦事處、150個自治村,是美麗富饒的寶地。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是銅仁地區(qū)行署所在地。

  銅仁歷史悠久。溯其淵源,元時有漁者沒入水底,得銅人三尊,挽而出之,府之名以此。這里設置縣已有1300多年。元置銅仁大小江等處軍民長官司,隸思州安撫使。明永樂十一年置銅仁府。明萬歷二十六年置銅仁縣。1949年11月銅仁解放仍置縣。1958年10月銅仁、江口、玉屏三縣并為銅仁縣。1961年7月又按原建置三縣分開。1987年8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

  銅仁旅游資源獨具特色,三江沿岸15座大小橋梁凌空兩岸,猶如15條彩虹。銅仁老城一面倚山,三面臨水,發(fā)源于梵凈的兩條江自西自北而來,匯于銅仁,稱錦江;錦江繞城半周,然后東去流入湖南沅水。錦江沿岸有壯觀雄奇的六龍山溶洞群。其中已開發(fā)的九龍洞為貴州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在市內西門碼頭乘船就可以游覽九龍洞及錦江風景區(qū)。銅仁是杰出的紅軍將領周逸群烈士故鄉(xiāng),辟有周逸群烈士故居一處,烈士塑像一座,往來瞻仰者絡繹不絕。

  銅仁主要旅游景點:梵凈山 ·沿河烏江山峽百里畫廊·沿河土地灣黔東革命根據地·九龍洞 ·太子石 ·南岳飛泉 ·沿河麻陽河自然保護區(qū) ·四野屯 ·紅二、六方面軍紀念碑 ·云海波濤 ·中流砥柱 ·云彩江聲 ·魚梁夜月 ·文筆凌云 ·六洞嵐光 ·周逸群故居 ·玉屏晴雪 ·西嶺歸樵 ·萬笏朝天 ·兩江春色 ·金鱗游泳 ·東山樓閣 ·東山寺 ·錦江公園 ·十里錦江 ·長壽村 ·思南石

  銅仁市位于貴州省東北角,地處武陵山脈中部,緊鄰湖南省、重慶市。城市擴容2.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qū)面積達到23平方公里,城鎮(zhèn)化率達51%。轄5鎮(zhèn)7鄉(xiāng)、5個辦事處、150個自治村,是美麗富饒的寶地。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是銅仁地區(qū)行署所在地。

  1. 銅仁歷史悠久。溯其淵源,元時有漁者沒入水底,得銅人三尊,挽而出之,府之名以此。這里設置縣已有1300多年。元置銅仁大小江等處軍民長官司,隸思州安撫使。明永樂十一年置銅仁府。明萬歷二十六年置銅仁縣。1949年11月銅仁解放仍置縣。1958年10月銅仁、江口、玉屏三縣并為銅仁縣。1961年7月又按原建置三縣分開。1987年8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

  銅仁旅游資源獨具特色,三江沿岸15座大小橋梁凌空兩岸,猶如15條彩虹。銅仁老城一面倚山,三面臨水,發(fā)源于梵凈的兩條江自西自北而來,匯于銅仁,稱錦江;錦江繞城半周,然后東去流入湖南沅水。錦江沿岸有壯觀雄奇的六龍山溶洞群。其中已開發(fā)的九龍洞為貴州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在市內西門碼頭乘船就可以游覽九龍洞及錦江風景區(qū)。銅仁是杰出的紅軍將領周逸群烈士故鄉(xiāng),辟有周逸群烈士故居一處,烈士塑像一座,往來瞻仰者絡繹不絕。

  銅仁市位于貴州省東北角,地處武陵山脈中部,緊鄰湖南、四川省。市境總面積1515平方公里,轄5鎮(zhèn)7鄉(xiāng)、4個辦事處、150個自治村,是美麗富饒的寶地。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是銅仁地區(qū)行署所在地。

  ??銅仁歷史悠久。溯其淵源,元時有漁者沒入水底,得銅人三尊,挽而出之,府之名以此。這里設置縣已有1300多年。元置銅仁大小江等處軍民長官司,隸思州安撫使。明永樂十一年置銅仁府。明萬歷二十六年置銅仁縣。1949年11月銅仁解放仍置縣。1958年10月銅仁、江口、玉屏三縣并為銅仁縣。1961年7月又按原建置三縣分開。1987年8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

  ??銅仁旅游資源獨具特色,錦江沿岸8座大小橋梁分部凌空兩岸,猶如8條彩虹。銅仁城一面倚山,三面臨水,發(fā)源于梵凈的兩條江自西自北而來,匯于銅仁,稱錦江;錦江繞城半周,然后東去流入湖南沅水。錦江沿岸有壯觀雄奇的六龍山溶洞群。其中已開發(fā)的九龍洞為貴州十大風景名勝之一。銅仁是杰出的紅軍將領周逸群烈士故鄉(xiāng),辟有周逸群烈士故居一處,烈士塑像一座,往來瞻仰者絡繹不絕。

  ??銅仁土地廣闊而富饒,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氣候宜人。主產水稻、玉米、紅薯、洋芋、大豆、油菜、花生、烤煙、西瓜、甘蔗等;l(xiāng)大米以其為米質優(yōu)良、食味清香爽口而著名,明清時期曾被列為“貢米”。改革開放以來,銅仁大力調整農業(yè)結構,大抓農業(yè)綜合開發(fā),逐步形成了以糧食生產為基礎,林、牧、副、漁全面發(fā)展的新格局。在大抓農業(yè)綜合開發(fā)的同時,以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為主體的農村二、三產業(yè)蓬勃興起,成為農村的重要支住。

  ??改革開放強勁東風推動下,銅仁市決心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沿著“依托城市夯實基礎,強工、重農、促商、科技教育興市”的奮斗目標,充分利用資源豐富這一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條件,盡快把銅仁建設成為農業(yè)、工業(yè)、商貿、旅游、文化等綜合發(fā)展的現代化城市。

  銅仁主要旅游景點:東山樓閣 東山寺 錦江公園梵凈山 沿河烏江山峽百里畫廊 沿河土地灣黔東革命根據地 九龍洞 太子石 南岳飛泉 四野屯 紅二、六方面軍紀念碑 云海波濤 中流砥柱 云彩江聲 魚梁夜月 文筆凌云 六洞嵐光 周逸群故居 玉屏晴雪 西嶺歸樵 萬笏朝天 兩江春色 金鱗游泳 十里錦江 長壽村 思南石

  銅仁的可以到貴陽去參加旅游團然后坐飛機去臺灣。因為貴陽開通了臺灣直達專線

  銅仁地區(qū)位于貴州省東北部的錦江上游大小江匯流處,地處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是一個地理條件優(yōu)越,自然資源豐富,發(fā)展?jié)摿O大的近海內陸山區(qū)。銅仁東與湖南懷化接壤,西與本省遵義相鄰;南與黔東南州交界,北與四川涪陵、黔江地區(qū)毗鄰。四面群山簇擁,三面錦水拖藍,具山城之靈氣,集水鄉(xiāng)之嫵媚,曾有"黔中各郡邑,獨美于銅仁"之佳譽。 素有“黔東門戶”之稱。面積1.8萬平方公里,居住有苗、土家、侗、仡佬、滿等少數民族。轄1市1特區(qū)4縣4自治縣:銅仁市,萬山特區(qū),德江縣、思南縣、江口縣、石阡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松桃苗族自治縣、玉屏侗族自治縣。

  銅仁地區(q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農業(yè)生產有較好的基礎,是貴州高原地“魚米之鄉(xiāng)”,自然資源豐富,地下資源以汞、錳、煤、鉛鋅著稱,地上資源取之不盡;風景名勝甚多,除聞名于世的梵凈山外,九龍洞、錦江河、烏江三峽、石阡溫泉都是游覽觀光的好去處。

  銅仁山水幽奇,風景秀麗,其妖美芳華令人沉醉。東山寺,兀立于城內錦江之濱,恰似一名忠誠的衛(wèi)士日夜守護著美麗的山城,山上怪石嶙峋,古木參天,亭臺樓閣,典雅壯觀。登臨眺望,江河玉帶,城池飛花,錦江春色,盡收眼底;文筆峰、架梁山東西相對,競相爭輝;久負盛名的水晶閣周圍,錦江三面環(huán)抱,恰如一彎新月,更有古柏蒼勁,藤蘿掃地,浮蒼滴翠,郁郁蔥蔥。

  銅仁城區(qū)為錦江分而為三,三鎮(zhèn)之間眾多橋梁點綴,似長虹臥波,又如新月出岫。錦江支流大小江交匯處,水面寬闊,碧藍如鏡,江心一巨石突兀而起,尤如中流砥柱,為市內一大自然奇觀。相傳元時有漁人在江中拾得三尊銅佛,置于石上,謂之"銅人","銅仁"之名由此而來。春暖花開時節(jié),兩岸綠柳飛絮,日影婆娑,泛舟江上,恍若置身畫中,樂而忘返。

  銅仁雖居西南山區(qū),然鐵路縱橫,公路網布,航道通暢,交通可謂便捷。這里山野幽深,土特產品奇特珍貴,具多年天地造化之靈氣,天麻、杜仲、彌猴桃為不可多得的純天然保健滋補珍品;銅仁社飯、銅仁豆腐干、油炸粑等銅仁地區(qū)的風味小吃,別具西南民族特色,口感微酸辣,聞之口生津,健脾開胃,養(yǎng)生葆顏,食之欲罷不能。

  梵凈山——武陵山脈的主峰,高高地聳立在這里,成為銅仁的象征,銅仁人民為她自豪,梵凈山有十多億年前的古老地層,有冰川時期大自然留下的奇跡,有同緯度目前保存最完好、最典型的原始森林。在漫長的歲月中,生息繁衍在這里的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了獨具黔東特色的璀燦的民族文化,為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游覽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梵凈山、江口黑灣河、九龍洞、錦江河、烏江三峽、石阡溫泉、銅仁市周逸群故居、德江縣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楓香溪會議會址、沿河縣黔東特區(qū)革命委員會舊址、印江縣紅軍二、六軍團會師紀念館、石阡縣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會議會址。

  節(jié)日風情:儺戲。

  風味小吃:綠豆粉。

  特產:松桃花生、玉屏簫笛、思州石硯、思南甜醬瓜、德江皮蛋、德旺板粟、江口豆腐干。

  銅仁市特色特產

  (一)中國儺文化

  儺戲被境外專家學者稱之為“最生動的民間藝術”,可見其魅力所在。現可演出的儺戲共有十八部,需時三天三夜;儺技則更具直觀性和趣味性,以氣功為支撐,主要技能有上刀山、下火海、合竹、踩水席、懸稱等。規(guī)劃擬對儺文化精彩部分進行加工,配合儺文化展覽,進行演出和技能表演,增加真實性。確定以表現儺文化為主題,讓游人了解銅仁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

  (二)民族民俗文化村

  銅仁是一個多民族集聚地區(qū),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了黔東文明。全區(qū)有29個民族,主要有漢、土家、苗、侗、仡佬等民族。銅仁市是全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又是黔東第一站。規(guī)劃擬對全區(qū)各民族服飾、風情等進行挖掘,在寨桂片區(qū)建一個大型民族民俗文化村。確定以展示民族風情為主題,讓游客了解到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又認識到中華民族和睦相處、團結友愛的重要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53532.html

相關閱讀:2015年七年級地理寒假作業(yè)?地球和地球儀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