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花開半時偏妍 閱讀答案(遼寧省大連市語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花開半時偏妍

李光烈

①相對完整而言,“半”無疑是未完成的一種狀態(tài),是令人遺憾的一種缺失,然而,“半”又何嘗不是一種高妙的境界?

②你一定懂“泰極而否”的道理,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它的對立面轉化了。水滿則溢,月盈則虧。花兒美艷盛放之時,就是殘敗零落之日。

③花開半時偏妍,人生中,我們要擁有“半”的智慧

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半”中隱美的道理。爬山的過程最美,半山腰的感覺最好。攀爬中摻進了人們對美景的想象,虛實相生
之間,美便無限擴伸與延展。一旦爬到了山頂,一切景色盡收眼底時,反而會有一絲失落感隱隱而生。

⑤“半”的智慧也表現(xiàn)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留白上。眾所周知,繪畫中描摹可觀可觸的有形之物不是什么難事,要讓抽象無形的語言、聲響和思維等入畫,就不那么容易了。齊白石的水墨畫《蛙聲十里出山泉》就是留白的經(jīng)典之作。齊白石用幾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動的畫面,為我們展示了“蛙聲十里出山泉”這一蘊含極豐的神奇意境。蛙聲在整個畫面中難覓蹤跡,可以說,齊白石只畫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過虛出的一半,撩撥
起觀眾二度創(chuàng)作的強烈欲望與沖動,使“蛙聲”這_
難以描摹的意象,在人們的想象中得以生動而鮮活地再現(xiàn).有限的畫面與無限的想象形成珠聯(lián)璧合的完美融合。齊白石的成功給我們以啟迪:運用“半”的智慧,成就藝術留白,使藝術創(chuàng)作達到至高的境界。

⑥“半”,還可理解為一種為人處世的修養(yǎng)。人們常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把事情做得太過,留有回旋余地的“半”,是為自己,也是為別人開啟了一扇門。“半”,是一種寬闊的胸襟!

⑦李密?詩云: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wěn)便。半中歲月盡幽閑,半里乾坤寬展。

⑧愿我們知曉“半”的道理,掌握“半”的藝術,達到“半”的修養(yǎng),無邊受用“半”的恩賜與智慧。

(
選文有刪改)

1
.作者由“花開半時偏妍”,提出了怎樣的觀點?(2
分)


2
.第⑤段是如何闡述“半”的智慧也表現(xiàn)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留白上”的?
請簡要回答。(4
分)


3
閱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里的問題。(4
分)

(1)
攀爬中摻進了人們對美景的想象,虛實相生
之間,美便無限擴伸與延展。(
“虛實相生”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2)
但妙就妙在通過虛出的一半。撩撥
起觀眾二度創(chuàng)作的強烈欲望與沖動……。(
“撩撥”一詞在這里有什么作用?)


4
.第⑥段中說“不把事情做得太過”,請從初中語文課文中選取一個事例加以印證。(
正、反面事例均可,30
字以內(nèi))(4
分)



答案:

1
.(2
分)我們要擁有“
半”
的智慧。

2
.(4
分)首先闡述抽象無形之物難以入畫(1
分):接著舉出齊白石留白的經(jīng)典之作的例子(1
分),闡明留白產(chǎn)生的藝術效果(1
分);最后得出結論:運用“
半’’
的智慧,可使藝術創(chuàng)作達到至高境界(1
分)。

3.
(4
分)(1)
眼前景色和想象的美景相互交融(2
分)。(2)
這里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
撩撥’’
賦予“
畫’’
以入的動作),形象地表達了激發(fā)、引起的意思(1
分),突出了留白的妙處(突出了齊白石虛出一半的妙處)(1
分)。

4.
(4
分)示例:夏洛克冷酷無情,堅持索要一磅肉,落得人財兩空。(楊修恃才放曠,多次觸及曹操的忌諱,最終釀成殺身之禍。)(事例典型3
分,表意流暢1
分,事例不是取自初中語文課文不得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40766.html

相關閱讀:漫說姓名文化 閱讀答案
《同執(zhí)著前行》閱讀答案
《要想勝,須先敗》閱讀答案
議論文《切莫握著鼠標忘了筆桿》閱讀答案
《坐忘》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