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
(四)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
節(jié)選)
和《成侯鄒忌為齊相》,完成17
~20
題。(共12
分)
甲文
鄒忌入朝見威王,曰:“……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乙文: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公孫?①
謂鄒忌曰:“
公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zhàn)不勝,田忌不進②
;戰(zhàn)而不死,曲橈③
而誅。”
鄒忌以為然,乃說④
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戰(zhàn)三勝,鄒忌以告公孫?,公孫?乃使人操十金⑤
而往卜⑥
于市,曰:“
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zhàn)而三勝,聲威⑦
天下,欲為大事⑧
,亦吉否?”
卜者出,公孫?因令人捕為人卜者⑨
,亦驗其辭⑩
于王前。田忌遂走。(《戰(zhàn)國策·
齊策一》)
注釋:①
?:念hàn
。
②
不進:指不再威脅到鄒忌。
③
曲橈:橈,念náo
。曲橈,這里指混淆視聽、羅織罪名。
④
說:念shuì
,勸說,說服。
⑤
十金:當時齊國二十兩為一金。
⑥
卜:念bǔ
,燒灼龜甲,看其裂紋以預測吉兇。
⑦
威:威懾,使恐懼而屈服。
⑧
為大事:這里指造反。
⑨
為人卜者:幫人占卜預測吉兇的人。
⑩
驗其辭:驗證占卜者講的話。
17
.解釋下列詞語。(2
分)
(1
)門庭若市:
(2
)面刺:
(3
)期:
(4
)不相說:
(5
)走:
18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兩個劃線句子的意思。(5
分)
(1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2
分)
(2
)鄒忌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3
分)
19
.選出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2
分)【 ▲
】
A
.甲文中“
諷、刺、諫、謗、譏”
幾個詞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詞。
B
.甲文中“
戰(zhàn)勝于朝廷”
的最直接的證據(jù)是“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
C
.戰(zhàn)功可以抹殺,事實可以歪曲。乙文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傳播決定事實,事實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實是由那些有心計的人來設計的。
D
.讀史可以使人聰明,是非卻需要明辨。乙文中鄒忌采用公孫?的伎倆,不惜損害國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禍,甚至欲置對方于死地而后快,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20
.兩個片斷中的齊王表現(xiàn)出的性格特征差異很大,試分別加以說明。(3
分)
參考答案:
17
.(1
)門口和庭院像市場一樣(熱鬧),或“
形容很熱鬧”
;
(2
)當面指責、當面挑刺;
(3
)滿一,或“
一”
;
(4
)不喜歡對方,關系不好,感情不和;
(5
)跑、逃走、逃跑、出逃。(共2
分。對2
~3
個得1
分,對4
~5
個得2
分。關鍵字詞是判分的主要依據(jù)。有小毛病,如寫了1
個錯別字等,可以不扣分)
18
.(1
)這就是(所謂的)在朝廷上戰(zhàn)勝(敵國)。 /
(2
)鄒忌認為(公孫?的計策)有道理,就勸說齊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國。(共5
分,第一句2
分,第二句3
分。不要求完全直譯,無大錯即可得滿分)
19
.C
(2
分)
20
.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納忠言、決心納諫除弊的賢
分。答清楚一點得2
分,答清楚兩點再得1
分。如果有學生將重點放在說明齊王性格差異的原因上的,最高給2
分。而如果只分析鄒忌的行為的,判為審題錯誤,0
分。其它合理分析酌情給分。意對即可)
【乙文翻譯】
成侯鄒忌擔任齊國的相國,田忌是齊國的大將,兩人感情不和。公孫?對鄒忌說:“
閣下何不策動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呢?打了勝仗,那是您策劃得好,您可以立功;一旦戰(zhàn)敗,田忌就不能再威脅到您;即使不戰(zhàn)死在疆場,田忌也必定枉死在軍法之下。”
鄒忌認為他說得有理,于是勸說齊威王派田忌討伐魏國。
誰料田忌三戰(zhàn)皆勝,鄒忌趕緊找公孫?商量對策。公孫?就派人帶著十斤黃金招搖過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紹道:“
我是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zhàn)三勝,名震天下,現(xiàn)在欲圖大事,麻煩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兇如何?”
卜問吉兇的人剛走,公孫?就派人逮捕為人占卜的人,在齊王面前驗證問卜者講的話。
田忌聞言大恐,逃亡他鄉(xiāng)避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23223.html
相關閱讀:記承天寺夜游 方山子傳 閱讀答案(沈陽)
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明帝說日》附答案及譯文
《不禽不獸(16分)》閱讀答案
《小兒不畏虎》閱讀答案
《出師表》《齊桓公見小臣稷》比較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