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京城游記
汪 去
我是一個PM2.5
顆粒。我們家族的中文名字叫顆粒物,我還有個英文名字叫particulate matter
。科學家曾經(jīng)這樣給我的家族命名:當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的直徑大于2.5
微米,等于或小于10
微米時,名字叫做可吸入顆粒物,又稱為PM10
,他們是可以進入人的呼吸系統(tǒng)的顆粒物;直徑小于和等于100
微米的顆粒物,被命名為總懸浮顆粒物,也稱為PM100
。和PM10
與PM100
兩位老大哥比起來,我在家族中的個頭是最小的,我的直徑只有2.5
微米以下,所以科學家們給我取了名字叫PM2.5
。
2.5
微米有多大呢?
舉個例子來說,我的個頭大約相當于人類的一根頭發(fā)粗細的1
/20
,所以人類的眼睛平時根本就看不到我。
這些天來,我們乘坐免費的交通工具——自然界的風,把整個北京城都逛了一遍。
旅行途中,各種化學物質(zhì)也開始學會了搭順風車,像一些對人類有致癌效應(yīng)的物質(zhì),如危害人類生殖系統(tǒng)的二?
英,還有一些重金屬,不厭其煩地靠近我們家族的隊伍,想吸附在我們身上和我們一起旅行。雖然很不情愿,但我們本身是熱情好客的,又磨不過他們的糾纏,只好同意了。
在環(huán)繞北京城的旅途中,我們的隊伍越來越龐大,原來分散在各個城區(qū)的家族成員也加入進來,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化學物質(zhì)和病毒。龐大的隊伍管理起來是個很棘手的問題,沒辦法,就像人類說的,“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我們也鞭長莫及,只好隨他們?nèi)チ恕?
旅行的這幾天,北京城里能見度超低,接連的霧霾天氣造成航班遲飛、道路擁堵,人類把這些罪過都歸結(jié)到我們頭上。我看到很多人又把非典時期買來的防病毒口罩拿了出來,戴了一層又一層,平常熱鬧的地壇公園最近也冷清了許多,據(jù)說是我們家族的旅行讓他們產(chǎn)生了恐懼,大人和孩子都不敢出來散步了。
家族里的有些兄弟姐妹,旅行累了,降落到街道和樓層間,人類一不小心就把小小的我們吸了進去。直徑超過10
微米的PM100
,會被人類的鼻毛擋在鼻子的外面;直徑在2.5
微米~10
微米之間的PM10
可以進入人類的呼吸道。但隨著吐痰、打噴嚏被部分排出體外;而我,直徑在2.5
微米以下的PM2.5
,卻能穿過人類用于防護的口罩,通過鼻腔,順利進入下呼吸道,再之后。我就順理成章地進入肺泡之中,然后通過氣血的交換進入到人體的各個血管。
我本身并不能對人類造成危害,但是一些粘附在我身上的化學物質(zhì),諸如二?
英、重金屬,他們會對人類的身體器官造成傷害,讓人類罹患各種各樣的疾病。對此,我也是無能為力。
據(jù)說,最近我們家族內(nèi)部也在實行計劃生育,一是因為隊伍實在是太龐大,管理起來難度大;還有一個是來自人類的壓力,他們認為我們PM2.5
是導致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但是,平心而論,這又關(guān)我們什么事呢?
如果人類可以少開一天車,少向空氣中排放一些廢氣,也就沒有了我們生存的土壤。如果說有罪的話,人類才是始作俑者。
(《知識窗》
第2
期,有刪改)
6
、什么是PM2.5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PM2.5
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請根據(jù)文意概括(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6
、空氣中直徑2.5
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顆粒物。
7
、(1
)PM2.5
可攜帶化學物質(zhì)和病毒進入到人體各個血管,會對人類身體器官造成傷害(2
)導致霧霾天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13965.html
相關(guān)閱讀:茅以升《橋名談往》閱讀答案
說明文閱讀《磁污染》閱讀答案
《環(huán)保“新兵”??玉米》閱讀答案
《為尋找清潔能源用激光創(chuàng)造微型太陽》閱讀答案
《蒙娜麗莎微笑揭秘》閱讀分析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