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習內容
]
說明的一般常識
——
對象、特征、順序、結構、語言、方法及作用。
[
復習目標
]
1
、能把握說明對象及其特征,理清說明的順序、結構。
2
、能辨析、理解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3
、品析重點詞語含義及其表達作用,體會分析說明文語言特點。
[
金點巧指
]
:
1
、說明文分類:
(
1
)根據說明文對象與目的的不同可分: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
(
2
)根據語言不同特色可分:平實說明文和生動說明文
(
3
)根據表達方式不同可分:實用性說明文、科技小品文、文藝性說明文
2
、說明特征:
(
1
)所謂特征是這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
(
2
)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說明白這一事物或事理的獨特之處。
3
、說明順序:
(
1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
2
)一般來說,說明事物演變發(fā)展的,用時間順序;說明建筑物的,用空間順序;介紹高科技產品或說明事物間的內在聯系的,用邏輯順序。另外,事物說明文更多用的是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事理說明文更多用的是邏輯順序。
4
、說明結構:
(
1
)總分式:總
→
分,分
→
總,總
→
分
→
總。
(
2
)并列式、遞進式
(
3
)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中
“
分
”
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事理說明文多用遞進式,一層一層剖析事理。
5
、說明方法及作用:
(
1
)常用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打比方、下定義、作比較、畫圖表、作詮釋、摹狀貌、引用等。
(
2
)主要說明方法作用分析方向提示:
①
下定義:能夠起到準確簡明地說明事物的本質特征的作用。
②
分類別: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說明事物或事理
,
能夠使說明更有條理、更加清楚
③
舉例子:可以通過有代表性的例子
,
清楚、真實、有力地說明事物或事理。
④
列數字:數字有約數和確數,不管哪一類數字,都能起到更準確、更具體地說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月、日的不是列數字。
⑤
作比較:可以化深奧為淺顯,變復雜為簡明,可以更清晰、更鮮明地說明事物,增強說明效果。
⑥
打比方:增強說明的形象性、生動性,使抽象的事物變得更具體。
⑦
畫圖表:對文字說明起到輔助作用
,
增強了說明的直觀性,使事物的特點一目了然
6
、說明語言:
(
1
)說明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的最基本特征。
(
2
)說明語言的準確性主要表現在對說明對象進行精確的修飾、限制補充的表時間、空間、程度、范圍、數量、頻率等副詞上。
(
3
)對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理解,要打破思維的慣性,不要只認為精確的語言或數據才是準確的(如確數),更應認識到有時模糊的語言和數據
(
如約數
)
會使說明更客觀、更符合實際,更體現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
4
)一般而言,下定義、列數據、分類別和用圖表時語言比較平實、簡明;打比方、舉例子、摹狀貌、引用時語言往往比較生動、具體、形象。
[
中考例析
]
漢文讀物的特質
①一切用漢字“寫”成的讀物,都稱為漢文讀物。它時包括古今,地涵蓋中外,型不分集散,體無論科藝,言不別文白……漢字讀物既具有一般讀物的基本性質,又有其獨具的特質。
②漢字是人類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傳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漢字讀物有著悠遠的歷史源流。自甲骨文以來,漢文字體雖幾經變易,都沒有使文字出現斷代情況,更沒有產生新的文字系統(tǒng)。正因如此,才使歷代典籍得以流傳并保留至今。今天的漢文讀者依然能讀得到并大部分讀得懂先秦的典籍乃至四五千前的甲骨文章,這在世界歷史上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跡。
③漢文讀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負載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相對很高。同拼音文字讀物相比,漢文讀物具有明顯的符號簡約性。相同內容的一篇文章,漢文要比拼音文字篇幅小得多;同一本著作,拼音文字的書要比漢文的書厚許多。在聯合國使用的五種工作文字文件中,漢字讀物總是最薄的一種。有學者認為,在語義信息量相當的條件下
,一個漢字字符所含的語義信息相當于3.7
個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④漢文讀物比起拼音文字容易引起讀者的聯想,使讀解形象生動,意趣盎然。漢字本身就富于聯想性。漢字由象形開端,終于大部分演變成會意,占漢字90%
的形聲字,不僅形旁有表意作用,大部分聲旁也有表意作用。象形和會意是漢字聯想的兩扇大門。漢字的詞語也往往引起讀者的聯想。漢語中不少詞匯、成語、典故本身就是前人運用比喻、比擬、借代、夸張、摹狀等形象思維創(chuàng)造的言語成果,當讀者讀到這些詞時,就不是僅僅對字面義的直接攝入,而自然會更廣遠的詞語義域展開聯想。例如,“螢雪”一詞是刻苦讀書的意思,但它立即會使人聯想到晉代車胤以螢火蟲的微光照書夜讀和孫康映著雪光讀書的情景。這樣的聯想無疑會加大思維的廣闊度和讀解的深刻度。
⑤漢文讀物在形式上具有審美特點。首先,漢字形體的圖像性先天具有一種審美基因,加之書寫工具的不同,筆墨運用的變化,布局結構的安排等,使字體顯得千姿百態(tài),神采飛揚,氣韻生動。其次,相鄰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短語、句子,如果結構類型相同,字數相等,位置一致,就會形成平行、整齊的句式結構,看上去悅目,使人產生一種句式均齊的美感。再次,漢語音節(jié)樂感很強。如果利用押韻、疊音、雙聲、疊韻、反復、回文等手段,讓相同的聲母或韻母在語流中有節(jié)律地重復再現,在聽感上就會形成一唱三嘆,回環(huán)婉轉的音樂美。漢文讀物語言的音律美,
為誦讀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
⑥漢文讀物內涵淵深,處延博大,縱貫古今,深入人心,熏陶了一代代讀書人。
1
、通讀全文,概括漢文讀物的特質。
①
②
③
④
2
、第
③
段畫線句子運用了
和
的說明方法,要說明的是
。
3
、第
③
段畫線句中加點的
“
在語義信息量相當的條件下
”
能否刪去?為什么?
4
、請用一句簡短的話概括第
④
段畫線句子所舉的例子,并說說舉這個例子有什么表達作用。
(
5
)
“
螢雪
”
一詞能使人產生聯想
,
請你再寫出一個詞語,并簡述由此聯想的情景。
[
解析
]
第
1
題考查對說明對象特征的把握;第
2
題考查對說明方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辨析理解能力;第
3
題考查對說明文語言的理解分析能力;第
4
題考查語言概括能力和對說明方法的表達作用的理解能力;第
5
題考查語言積累和聯想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71512.html
相關閱讀:福建土樓:聚族而居的“活標本” 閱讀答案(福建龍巖)
“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閱讀答案
《奇妙的超低溫世界》課堂學習與研討
《“不假思索”的肌肉記憶》閱讀答案
(2015?丹東中考)《人體的獨特性》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