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04-全國歷中考文言文匯編:《愚公移山》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課內(nèi)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2004- 全國歷中考文言文匯編:《愚公移山》 2004 中考《愚公移山》匯編 2004 青海省西寧市 閱讀《愚公移山》(節(jié)選),完成 9 ~ 13 題。 北山愚公者,且九十,面山而居。 2004-
全國歷中考文言文匯編:《愚公移山》
2004
中考《愚公移山》匯編
2004
青海省西寧市
閱讀《愚公移山》(節(jié)選),完成9
~13
題。
北山愚公者,且九十,面山而居。懲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齜,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
,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
(1
)懲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懲:

(2
)汝心之固
,固不可徹。
固:

2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兩處劃線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準確表現(xiàn)說話者的不同語氣。
(1
)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2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
、文中將愚公率領(lǐng)子孫們決心挖山不止的壯舉與智叟
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比;并主要運用
的描寫手法來表現(xiàn)情節(jié)內(nèi)容,塑造人物形象。
4
、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話故事中,還有哪些與《愚公移山》的意義相同?請寫出故事的題目,不少于2
個。
(1


(2


5
、讀完這則故事后,有人認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認為愚公確實很愚,而智叟才是有頭腦的人。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請寫出你的真實想法
。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成理。
參考答案:
1
、(1
)苦于
(2
)頑固
2
、略。意思表達符合原意,能準確表達言者的語氣即可。
3
、嘲諷、懷疑
語言、動作
4
、示例:夸父逐日
精衛(wèi)填海等
5
、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理解認識,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007
中考《愚公移山》匯編
2007
恩施自治州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
高萬仞,
本在冀州之南,
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
且九十,
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謀曰:
“吾與汝畢力平險,
指通豫南,
達于漢陰,
可乎?
”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
“以君之力,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雜曰:
“投諸渤海之尾,
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叩石墾壤,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始齔,
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
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
汝之不惠!以殘余力,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
“汝心之固,
固不可徹,
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孫,
孫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孫;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
懼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帝感其誠,
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
一厝雍南。自此,
冀之南,
漢之陰,
無隴斷焉。
(選自語文鄂教版八級[
上]
人教版九級[
下]

24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⑴懲

)山北之塞
⑵甚矣,
汝之不惠


25
.請你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下面這一勞動場面
描繪出來。
(
愚公)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叩石墾壤,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26
.第二段可分為三層,請用文中語句寫出二、三層大意。
第一層:面山而居
第二層:

第三層:

27
.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贊同愚公的做法?為什么?

答:

參考答案
24
、(2
分)⑴苦于;⑵同“慧”,聰明。說明:答對一個給1
分。第2
小題答聰明或同“慧”均給1
分。
25
、(2
分)參考:于是愚公率領(lǐng)兒孫中稍長的三人挑著擔,拿著鎬上了山,鑿巖石,挖泥土,揮汗如雨,號聲震天,再用箕畚把土石運到渤海邊上,山路上踏下的那一道道足跡成了山脊里最美的一道風景線。加入描繪語句的給2
分,只翻譯的給1
分。
26
、(2
分)聚室而謀;叩石墾壤。說明:答對一層給1
分。
27
、(2
分)參考:寓意: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奮斗的道理。
贊成
:
因為遇到困難一味退縮是不會成功的,只有堅持奮斗才能成功。
不贊成:
因為當遇到靠自己的能力不能解決的困難時,學會放棄,另找其它的辦法,就不會鉆死胡同,陷入困境。說明:每一問1
分,意思相近均可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5037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