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歷史復習方法參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中考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終端顯示與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選拔性考試,其競爭較為激烈。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梳理學過的知識,提高復習質(zhì)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下文為大家準備了中考歷史復習方法。

拉近歷史與學生距離

依據(jù)歷史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初高中歷史教學在敘述辛亥革命這段歷史時,呈現(xiàn)了不少文獻、實物照片等史料,但新場中學歷史教師金建忠認為,若按部就班講解,學生雖然能夠熟背相關史實,但對100年前的這段歷史仍然會覺得有隔膜。

史學界對辛亥革命的研究中有許多關于上海的史料,能不能將之用于課堂教學,使學生對這段歷史產(chǎn)生一種地域上的親近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呢?金建忠說,早在1919年,孫中山就在其《實業(yè)計劃》一書中提出浦東開發(fā)的宏偉設想,提出在長江口附近的浦東地區(qū)建設東方大港,改造上海舊港,使上海成為面向世界的航運中心,并最終形成較為詳盡的設想。金建忠從眾多史料中選取辛亥革命后的浦東早期發(fā)展設想,試著向?qū)W生進行介紹,沒想到反響強烈。上海學生看到90多年前的浦東開發(fā)藍圖,親近感油然而生。學生康杰說:原先只會死記硬背課本中的知識點,只知道辛亥革命始于100年前的武昌起義,感覺十分遙遠,沒想到它對上海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有著這么直接的影響。

用真實影像還原歷史

上海音像資料館近日發(fā)布一批辛亥革命時期的珍貴影像資料,其中包括辛亥革命時期上海黃浦江、外灘、南京路的景觀,旅美華人華僑在美國舊金山唐人街慶祝辛亥革命勝利的場景以及上世紀20年代孫中山、黃興、于右任、李烈鈞等人參與革命活動的影像片段。此次公布的影像畫面,一些生動的細節(jié)是書齋研究所難以獲得的。上海市長青學校歷史教師王奇得知這一信息,如獲至寶,相比圖片、文字,這些影像資料更能真實真切地再現(xiàn)歷史。在戲說、野史經(jīng)常誤導學生的背景下,我們的課堂更需要以真實影像還原歷史。

王奇所在的上海市歷史學科德育與資源開發(fā)研究實訓基地,主要從事的就是對影視資源等多渠道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并引導學生對歷史影像資料進行觀察、分析、比較、說明、論證,解決具體的歷史問題。歷史教育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歷史、記住歷史,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認識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

探究中加深對歷史理解

初中歷史課本關于辛亥革命的導言部分有這樣一組對話:有人問匆匆回國的孫中山,帶回來多少錢?孫中山表示,沒有錢,只帶來了革命精神。新華初級中學教師袁思史采取主題式教學,引導學生圍繞紳商階層對辛亥革命的支持開展自主探究。學生從《劍橋中華民國史》和多位當事人的回憶中了解到,當時是上海工商界資助孫中山700萬兩白銀,紳商還直接參加領導了上海光復起義,他們對辛亥革命后上海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貢獻良多。還有一些學生實地走訪新場鎮(zhèn),拍回照片,與舊時新場石筍里進行比較,并自編自演黃炎培的新場風波,努力還原歷史場景,再現(xiàn)革命者的無畏精神

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了歷史學習的經(jīng)歷和歷史認識方法的多種經(jīng)驗。袁老師認為,這比結(jié)論的獲得更有意義。

歷史不再是枯燥的說教

顯而易見,老師們的意圖是讓學生看見歷史,使歷史在教學中變得更真切、更直觀,讓學生能產(chǎn)生對歷史像肌膚般觸碰的感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姚大力對中學歷史教師所做的這些嘗試和探索給予了高度評價,歷史不再是枯燥的說教,而成為一種結(jié)合文獻、圖像、實物、口述實錄等多種表現(xiàn)手段的親切的立體的講述,這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史學思想方法非常有效。

據(jù)悉,這些歷史學科德育實訓基地的骨干教師將走進基層學校,以第一手史料還原辛亥革命的歷史,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辛亥革命教學的載體。上海市歷史特級教師周靖表示:辛亥革命百年紀念,大量史料集中披露,我們要用好這份寶藏,帶給學生更多的歷史學習方法和學習經(jīng)歷。

這就是我們?yōu)榇蠹覝蕚涞?a href="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hongkao/" target="_blank">中考歷史復習方法的內(nèi)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實際需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41814.html

相關閱讀:初中歷史知識點:三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