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總結之經緯度簡介】,那么,最初的經緯度線是怎么產生?又是如何測定的呢?
公元前344年,亞歷山大渡海南侵,繼而東征,隨軍地理學家尼爾庫斯沿途搜索資料,準備繪一幅“世界地圖”。他發(fā)現沿著亞歷山大東征的路線,由西向東,無論季節(jié)變換與日照長短都很相仿。于是做出了一個重要貢獻——第一次在地球上劃出了一條緯線,這條線從直布羅陀海峽起,沿著托魯斯和喜馬拉雅山脈一直到太平洋。
亞歷山大帝國曇花一現,不久就瓦解了。但以亞歷山大為名的那座埃及城里,出現了一個著名圖書館,多年擔任館長的埃拉托斯特尼博學多才,精通數學、天文、地理。他計算出地球的圓周是46 250千米左右,畫了一張有7條經線和6條緯線的世界地圖。
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進行了環(huán)球旅行,經過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后回到西班牙,證實了地球是個球體,為經緯線奠定了基礎。
總結:為了精確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們給地球表面假設了一個坐標系,這就是經緯度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214687.html
相關閱讀:初中地理復習資料之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