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復習資料之生物圈結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初一生物之生物圈結構】,地球表層由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構成,三圈中適于生物生存的范圍就是生物圈。

  水圈中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主要集中于表層和淺水的底層。世界大洋最深處超過11000米,這里還能發(fā)現深海生物。限制生物在深海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光、缺氧和隨深度而增加的壓力。大氣圈中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層,即與巖石圈的交界處。鳥類能高飛數千米,花粉、昆蟲以及一些小動物可被氣流帶至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層中還發(fā)現有細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溫和低氣壓。在巖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記錄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處石油中的石油細菌,但大多數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層幾十厘米之內。限制生物向土壤深處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

  總結:由此可知,雖然生物可見于由赤道至兩極之間的廣大地區(qū),但就厚度來講,生物圈在地球上只占據薄薄的一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89643.html

相關閱讀:初一生物試題之實驗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