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級歷史總:抗日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國發(fā)生了很多事情,下面是對這一時期提供的復習資料。
抗日戰(zhàn)爭(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18、1931年9月18日,日軍有預謀地制造了柳條湖事件,并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城,九•一八事變爆發(fā)了,由于蔣介石下令不抵抗,不到半年,東三省完全淪陷,共產黨員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九•一八事變拉開了中國人民局部抗戰(zhàn)的序幕。
19、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
。1)背景:①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國已成為當務之急。
、诖呋瘎—受中共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感召。
、壑苯釉—蔣介石拒絕張、楊停止內戰(zhàn),聯合抗日的建議。
。2)目的:逼蔣抗日
(3)經過:張學良,楊虎城聯合行動,扣押了蔣介石,實行“兵諫”,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zhàn),聯共抗日。
。4)解決: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fā),主張和平解決,派周恩來到西安調停,最后蔣介石接受了停止內戰(zhàn),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5)意義:標志著十年內戰(zhàn)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
20、1937年7月7日,日軍突然進攻盧溝橋,炮轟宛平城,中國守軍奮起抵抗,佟麟閣、趙登禹先后為國捐軀。全國性的抗日戰(zhàn)爭從此爆發(fā)。(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67280.html
相關閱讀:中國歷史常識知識點總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