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四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獨立思考,自主學習

第一課時


環(huán)節(jié)


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一、導入


(1)學生觀看本教師備課系統(tǒng)“多媒體資源”中提供的錄像《我是學習的主人》,并談體會,總結(jié)錄像中的主人公運用了哪些辦法進行自主學習,他們的學習效果如何。


(2)學生交流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采取哪些辦法培養(yǎng)同學們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自己平時又是怎樣做到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


(3)分組交流討論自主學習的方法,然后全班總結(jié)、列舉自主學習的好辦法并保存。


用示例提出本活動的主題,并給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范例。


學生回顧教師在培養(yǎng)同學們自主學習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助于學生了解教師的意圖并在今后配合教師的教學,進行自主學習。


二、制定自主學習計劃


在上面討論的基礎上,學生根據(jù)個人的情況制定自主學習的計劃。在小組內(nèi)交流并互相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


學生針對自己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制定學習計劃,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問題所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三、自主學習倡議書


在前面一系列活動的基礎上,針對本班的情況,學生起草“自主學習倡議書”?梢圆扇∠确纸M討論再集體整理的辦法,讓學生充分地討論,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倡議書。倡議書可以起草3份,分別給老師、家長、學生自己。


學生自主學習,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和學生管理等方面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同時需要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給孩子提供必要的空間。


四、交流倡議書


學生交流倡議書并將全班同學的倡議書張貼在教室里,作為監(jiān)督檢查自己獨立學習的依據(jù)。


在班級倡導自主學習的學風。

第二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一、討論學生喜歡和不喜歡的課程


教師:你最喜歡哪門課程?為什么最喜歡這門課程?


學生交流。先分組交流并把喜歡某門課程和不喜歡某門課程的原因?qū)懴聛,然后在全班交流?


了解學生對各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找出學習成功和失敗的原因。


二、總結(jié)喜歡與不喜歡的原因


教師: 聽了大家的交流,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喜歡或不喜歡一門課程的原因是很多的?偨Y(jié)一下,不外乎這些。


教師呈現(xiàn)總結(jié)出的結(jié)果。


不喜歡的原因:


(1)難學,自己沒有信心; (2)成績一直不好; (3)不喜歡任課的老師; (4)認為學也沒有用; ……


喜歡的原因:


(1)成績好; (2)認為學了有用; (3)任課老師好; (4)家長抓得緊; ……


總結(jié)學生喜歡某門課和不喜歡某門課程的原因,為學生改變學習態(tài)度做好準備。


三、閱讀教科書,領悟道理


學生閱讀教科書第29頁中的這段文字,領悟其中的道理。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并不都是有趣的,或者,在開始并不有趣。有許多事,往往是當你做完了,嘗到成功的滋味后,才激起了興趣。因此,千萬不要回避那些自己不感興趣但卻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而要積極地去面對,運用合理的方法,鼓勵自己去改變這種狀況。


有研究表明,是否喜歡某一學科,有時候主要是看基礎好不好,也就是說,學習的成績、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對學科的興趣。


讀后,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尤其是要那些對某門學科特別反感的學生談感想,并請與他們觀點相反的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


這段文字論述了學習成績與興趣之間的辯證關系,有助于學生短矯正平時的思維方式,增強學習的興趣。


四、挑戰(zhàn)“不喜歡”


選取班級中幾個典型學生,針對他們不喜歡某門課程的原因和厭學的行為,大家出主意,為他們制定一個挑戰(zhàn)不喜歡的課程的計劃,越是不喜歡的課程越要加倍努力學習。


通過具體的事實改變學生的看法并在班級中形成全面發(fā)展的良好學習風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yi/64987.html

相關閱讀:第四課《人格不可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