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2分)(2013?株洲)下列現(xiàn)象一定是化學變化的是( 。
A.瓷碗破碎B.酒精揮發(fā)C.石蠟熔化D.紙張燃燒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本題考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差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反之,則 是物理變化.
解答:解:A、瓷碗破碎過程中只是形狀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B、酒精揮發(fā)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C、石蠟熔化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D、紙張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正確;
故選 D.
點評:此類題型來源于實際生活當中的化學,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類型題.本題判斷的關鍵是根據(jù)物質變化的特征,進行判斷是否發(fā)生化學變化,看變化的前后是否有新物質的生成.
2.(2分)(2 013?株洲)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石油B.波爾多液C.啤酒D.冰水混合物
考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
專題:物質的分類.
分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據(jù)此結合常見物質的組成成分逐項分析即可.
解答: 解:A、石油中含有煤油、柴油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
B、波爾多液主要是硫酸銅和熟石灰的混合物,但是它們會發(fā)生反應,實際成分是氫氧化銅、硫酸鈣、硫酸銅、氫氧化鈣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
C、啤酒中含有水、酒精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
D、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
故選D.
點評:解答本題要充分理解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qū)別,要分析物質是由幾種物質組成的,如果只有一種物質組成就屬于純凈物,如果有多種物質就屬于混合物 .
3.(2分)(2013?株洲)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將一個新鮮的雞蛋放在盛有足量稀鹽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觀察到雞蛋冒氣泡,該氣泡的主要成分是( )
A.H2B.CO2C.O2D.N2
考點:酸的化學性質.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可以據(jù)此解答該題.
解答:解: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附在蛋殼表面,分析所給的選項可以知道選項B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結合物理知識考查了碳酸鈣與酸的反應,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
4.(2分)(2013?株洲)下列物質溶于水時,吸收熱量的是( 。
A.NH4NO3固體B.生石灰C.KOH固體D.苛性鈉
考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xiàn)象;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根據(jù)常見物質溶于水的吸熱與放熱情況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故正確;
B、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大量的熱,故錯;
C、氫氧化鉀溶于水放熱,故錯;
D、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故錯.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溶于水的吸熱與放熱情況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物質在溶解時經(jīng)常伴隨有吸熱或放熱現(xiàn)象,如氫氧化鈉固體、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吸熱.
5.(2分)(2013?株洲)下列物質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 。
A.金剛石B.合成橡膠C.普通水泥D.硬鋁材料
考點: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
專題:物質的分類.
分析:有機高分子材料分為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簡稱合成材料.可根據(jù)概念解答.
解答:解:A、金剛石是碳的一種單質不是有機高分子材料;
B、合成橡膠是有機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一種;
C、普通水泥是硅酸鹽材料不是有機高分子材料;
D、硬鋁材料屬于金屬的合金是金屬材料;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合成高分子材料,難度較小,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理解.
6.(2分)(2013?株洲)一些物質在常溫下的近似pH如下表:
物質血漿胃液正常雨水葡萄汁
PH 7.35~7.45 0.9~1.5≈5.6 3.5~4.5
下列有關上述四種物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葡萄汁顯酸性B.只有血漿顯堿性
C.正常雨水顯中性D.胃酸過多的人應多飲用葡萄汁
考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
分析:根據(jù)溶液的酸堿性與pH之間的關系分析.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
解答:解:A、胃液、正常雨水、葡萄汁的pH都小于7,都顯酸性,故說法錯誤;
B、血漿的pH大于7,顯堿性;胃液、正常雨水、葡萄汁的pH都小于7,都顯酸性,故說法正確;
C、正常雨水pH≈5.6,小于7,顯酸性.故說法錯誤;
D、葡萄汁pH為3.5~4.5,小于7,顯酸性,因此胃酸過多的人不應多飲用葡萄汁,故說法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與生活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的知識進行.
7.(2分)(2013?株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鐵釘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
B.鋼鐵是鋼和鐵熔合在一起制得的具有金屬特性的合金
C.銅粉在空氣中加熱后固體質量會增加,因此這個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D.處理金屬廢棄物的方法是填埋發(fā)
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生鐵和鋼;金屬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分析:A、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
B、鋼和生鐵是鐵的兩種合金.
C、一切化學反應均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D、廢舊金屬廢棄物可回收后再加工使用,能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
解答:解:A、鐵釘在潮濕的空氣中能與氧氣、水分同時接觸,容易生銹,故選項說法正確.
B、鋼和生鐵是鐵的兩種合金,生鐵是含碳量為2%~4.3%的鐵合金,鋼是含碳量為0.03%~2%的鐵合金,鋼鐵不是鋼和鐵熔合在一起制得的合金,故選項說法錯誤.
C、銅粉在空氣中加熱后(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屬于化學變化,參加反應的銅粉和氧氣的質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銅的質量,故反應后固體質量會增加,該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說法錯誤.
D、廢舊金 屬廢棄物可回收后再加工使用,可以節(jié)約金屬資源、節(jié)約冶煉金屬消耗的能源、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鐵銹蝕的條件、生鐵和鋼、金屬的化學性質、質量守恒定律、金屬資源的保護等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8.(2分)(2013?株洲)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向試管中滴加液體B. 給試管中液體加熱
C.
稱量一定質量的食鹽D.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考點:液體藥品的取用;稱量器-托盤天平;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專題: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A、膠頭滴管要垂懸在試管上方;B、根據(jù)給試管內液體加熱的注意事項考慮;C、食鹽要放在紙上稱量左物右碼;D、裝置氣密性檢查的方法:連接裝置,將導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緊握試管外壁,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產(chǎn)生.
解答:解:A、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要垂懸在試管上方,不能伸入試管內,故A錯;
B、給試管內液體加熱時,試管內液體量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手握長柄,不能握短柄,故B錯;
C、稱量食鹽時左右兩盤上應該放相同質量的紙,且食鹽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故C錯
D、裝置氣密性檢查的方法:連接裝置,將導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緊握試管外壁,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產(chǎn)生.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學實驗的基礎,學生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領,使操作規(guī)范.
9.(2分)(2013?株洲)對于人體必需元素,我們也要注意合理攝入,攝入不足或過量均不利于人體健康.下列有關幾種人體必需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
A.缺鋅會引起佝 僂病、骨質疏松B.缺鈣會引起貧血
C.氟過量會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D.缺鐵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考點: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專題:化學與生活健康.
分析:根據(jù)人體必需元素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癥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鋅影響人的生長和發(fā)育,缺乏會食欲,生長遲緩,發(fā)育不良.故A說法不正確;
B、鈣是構成骨胳和牙齒的主要成分,缺乏時幼兒和青少年患佝僂病,老年人患骨質疏松,故B說法不正確;
C、氟能防止齲齒,氟過量會引起氟斑牙和氟骨。蔆說法正確;
D、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鐵會患貧血,故D說法不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學元素在人體內的存在形式、食物來源、缺乏癥、合理膳食原則等是解題的關鍵.
10.(2分)(2013?株洲)右圖為某醫(yī)用葡萄糖注射液商標的一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5%葡萄糖(C6H12O6)注射液
性狀:本品為無色透明液體,
密度1g/mL,味甜
規(guī)格:500mL
貯藏:密閉、陰涼
A.該葡萄糖注射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5%
B.100mL該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質為5g
C.葡萄糖中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2:1
D.在人體組織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經(jīng)緩慢氧化轉變成CO2和H2O
考點: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有關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元素質量比的計算.
專題:標簽圖示型.
分析:A、從圖表信息可以看出,該葡萄糖注射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5%;
B、根據(jù)圖表信息結合密度公式、質量分數(shù)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C、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計算;
D、根據(jù)葡萄糖在人體在的轉化過程進行分析.
解答:解:A、從圖表信息可以看出,該葡萄糖注射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5%,故說法正確;
B、100mL該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質為100mL×1g/mL×5%=5g,故說法正確;
C、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可知,葡萄糖中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2×6):(1×12):(16×6)=6:1:8,故說法錯誤;
D、在人體組織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經(jīng)緩慢氧化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故說法錯誤.
故選C.
點評:由標簽讀取與解題相關的數(shù)據(jù)或信息,然后利用相關的知識對問題進行解答,是此類問題解決的一般方法.
11.(2分)(2013?株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河水經(jīng)過沉淀、過濾、活性炭吸附等凈化處理后,所得的水就是純水
B.用肥皂水不可以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C.洗滌劑能洗滌餐具上油污的原因是洗滌劑可以使油脂乳化
D.實驗室中含有鹽酸的廢水可以直接倒入下水道(鑄鐵管道)
考點:水的凈化;硬水與軟水;乳化現(xiàn)象與乳化作用;酸的化學性質.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A、根據(jù)凈化所得的水的組成分析;
B、根據(jù)硬水和軟水區(qū)分方法分析;
C、洗滌劑有乳化作用;
D、根據(jù)鐵與鹽酸的反應分析.
解答:解:A、將河水經(jīng)過沉淀、過濾、活性炭吸附等凈化處理后,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質的雜質,屬于混合物,不是純水.故A說法不正確;
B、軟硬水的區(qū)分可用肥皂水,硬水遇到肥皂水易起浮渣,產(chǎn)生的泡沫少,軟水遇到肥皂水產(chǎn)生很多泡沫.故B說法不正確;
C、洗滌劑有乳化作用,洗滌劑能洗滌餐具上油污.故C說法正確;
D、由于鹽酸與鐵的反應,實驗室中含有鹽酸的廢水可以直接倒入下水道,會腐蝕下水道.故D說法不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較多,但難度不大,屬于基礎知識,應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
12.(2分)(2013?株洲)合成材料的應用與發(fā)展,大大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廢棄物的急劇增加也帶來了環(huán)境問題,廢棄物帶來的“白色污染”尤為嚴重.要解決“白色污染”問題,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購物B.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C.推廣使用一次性塑料杯D.回收各種廢棄塑料
考點:白色污染與防治.
專題:化學與環(huán)境保護.
分析:通常所說的“白色污染”是指塑料污染,塑料的使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
解答:解: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購物,可以減少塑料的使用.合理.
B、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能夠在較短時間內使塑料分解,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合理.
C、推廣使用一次性塑料杯,能夠使塑料的消費量大增,從而加重了環(huán)境污染,不合理.
D、回收廢棄塑料,進行集中處理,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合理.
故選:C.
點評:化學物質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當,利國利民,利用不 當,禍國殃民.
13.(2分)(2013?株洲)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淀粉酶是一種生物催化劑,屬于蛋白質
B.應加大力度大量開采化石燃料,以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C.滅火的根本就是要改變可燃物的著火點
D.家用天然氣、煤氣或液化氣發(fā)生泄漏時,應立即開燈檢查
考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yǎng)素;滅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化石燃料及其綜合利用.
專題:化學與生活.
分析:生物體中的淀粉酶屬于蛋白質;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滅火的根本就是破壞燃燒的條件;
可燃性氣體或粉塵與氧氣或空氣混合達到一定程度時,遇明火會發(fā)生爆炸.
解答:解:A、淀粉酶是一種生物催化劑,屬于蛋白質.正確.
B、化石燃料面臨枯竭,大量開采化石燃料會大大縮短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會引發(fā)一系列問題.不正確.
C、可燃物的著火點在一般情況下不能改變.不正確.
D、天然氣、煤氣或液化氣發(fā)生泄漏時,不能立即開燈檢查,這是因為如果這些氣體與空氣混合達到了它的爆炸極限,開燈時會發(fā)生爆炸.不正確.
故選:A.
點評:用水滅火時,水能夠使溫度降低,當降低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時,火會熄滅,而不是著火點降低,解答時要注意這一點.
14.(2分)(2013?株洲)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制取蒸餾水時,將溫度計水銀球插入水中
B.過濾時,將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C.測某酸性溶液的pH時,先用水將pH試紙潤濕
D.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中,將蒸發(fā)皿中的溶液直接蒸干
考點:蒸發(fā)與蒸餾操作;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度測定.
專題: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A、蒸餾時注意溫度計水銀球應處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附近.
B、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
C、根據(jù)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蒸發(fā)操作停止加熱的時機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溫度計水銀球在蒸餾燒瓶支管口處,測的是蒸汽的溫度,如果把溫度計放在支管口以下的地方,這時候的溫度是比支管口的溫度略低,故選項說法錯誤.
B、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過濾時,將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故選項說法正確.
C、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用水濕潤pH試紙,否則稀釋了待測溶液,使溶液的酸性減弱,測定結果偏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D、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中,待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的固體時,應停止加熱,用預熱將剩余液體蒸干,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15.(2分)(2013?株洲)右圖表示氫氣和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B.每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
C.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構成的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數(shù)和分子數(shù)均不會發(fā)生變化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
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分析:根據(jù)圖示進行分析解答即可.對比反應前后微粒的變化,分析分子、原子的變化,分子的構成等.
解答:解:A、由圖是可知,在化學變化中氫分子和氧分子變化成了水分子,分子發(fā)生了變化.故A說法不正確;
B、由氫分子的構成可知,每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故B說法正確;
C 、由水分子的構成可知,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故C說法不正確;
D、對比反應前后微粒的變化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數(shù)目和種類均不會發(fā)生,分子的種類一定發(fā)生改變,分子的數(shù)目不一定發(fā)生改變.故D說法不正確.
故選B.
點評:此類試題屬于圖示題,解答時一定要弄清各原子或各分子所表示的意義,并能把微觀粒子與宏觀物質很好的聯(lián)系起來,才能根據(jù)微觀粒子來推測物質的種類與反應類型.
16.(2分)(2013?株洲)對于復分解反應,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X一定是CuCl2B.相對分子質量大。篨>Y
C.Y可能是H2OD.Y 可能是Na2SO4
考點:復分解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
專題: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和能量變化.
分析:A、根據(jù)復分解反應的原理分析X物質;
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
C、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分析解答;
D、根據(jù)復分解反應的原理進行分析.
解答:解:A、根據(jù)反應有氫氧化銅生成,所以X中一定含有銅元素,如果X是CuCl2或Cu(NO3)2化學方程式都正好相平且符合反應規(guī)律,故錯誤;
B、依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和相等,X+2NaOH?2Y+Cu(OH)2↓,
80 98
由此可知,X的相對分子質量=2Y+18,說明X比Y的相對分子質量大,正確;
C、若Y是H2O,則生成物中無鈉元素,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守恒,故錯誤;
D、根據(jù)Y中一定有鈉元素,復分解反應是相互交換成分得到的,如果Y是硫酸鈉則化學方程式不平,故錯誤;
故選:B.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題中方程式發(fā)生的原理(復分解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然后結合具體的反應以及物質驗證即可,.
17.(2分)(2013?株洲)用實驗比較銅、鋅、銀的金屬活動性,最好的方法是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
A.ZnSO4溶液B.NaOH溶液C.稀鹽酸D.CuSO4溶液
考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分析:根據(jù)金屬與酸或鹽的反應規(guī)律,利用銀、鋅、銅三種金屬及其化合物間可發(fā)生的反應,推斷銅、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至弱的順序.
解答:解:A、銅、鋅、銀的三種金屬單質都不能與ZnSO4溶液反應,因此,使用ZnSO4溶液不能完成比較銅、鋅、銀的金屬活動性.故A不正確;
B、NaOH是一種堿,銅、鋅、銀的三種金屬單質都不能與NaOH溶液反應,因此,使用NaOH溶液不能完成比較銅、鋅、銀的金屬活動性.故B不正確;
C、銀、鋅、銅的三種金屬單質只有鋅與稀鹽酸反應,無法判斷銅、銀活動性強弱.因此,使用稀鹽酸不能完成比較銅、鋁、銀的金屬活動性.故C不正確;
D、鋁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置換出銅,而銀與硫酸銅溶液不反應,用硫酸銅溶液能比較銅、鋅、銀的金屬活動性.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之前的金屬能從酸中置換出氫,活動性強的金屬能將活動性弱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18.(2分)(2013?株洲)下列實驗中,實驗現(xiàn)象結論均正確的一組是( )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A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某無色氣體的集氣瓶中木條復燃該無色氣體為O2
B將某氣體燃燒,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該氣體一定是H2
C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該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
D將水注入盛有濃硫酸的燒杯中燒杯外壁發(fā)燙濃硫酸溶于水放出熱量
A.AB.BC.CD.D
考點:氧氣的檢驗和驗滿;濃硫酸的性質及濃硫酸的稀釋;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及現(xiàn)象.
專題:氧氣、氫氣的性質與用途;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物質的檢驗、鑒別與推斷.
分析:A、根據(jù)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是氧氣分析;
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C、根據(jù)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該無色溶液可能是硫酸或硫酸鹽溶液,也可能是硝酸銀溶液分析;
D、根據(jù)濃硫酸稀釋的注意事項分析.
解答:解:A、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是氧氣,故正確;
B、將某氣體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氣體中含有氫元素,但該氣體不一定是氫氣,例如可能是甲烷等,故錯誤;
C、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該無色溶液可能是硫酸或硫酸鹽溶液,也可能是硝酸銀溶液,故錯誤;
D、濃硫酸稀釋時,應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以防液體沸騰濺出傷人,故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氧氣的檢驗、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濃硫酸的稀釋以及物質的性質是解決此題的關鍵.
19.(2分)(2013?株洲)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2O2 2CO+CO2+3H2O,則X的化學式(分子式及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等都可稱為化學式)為( 。
A.C3H6B.CH3OHC.HCHOD.HCOOH
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均不變,據(jù)此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推斷反應物X的化學式.
解答:解: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X+2O2 2CO+CO2+3H2O,反應物中氧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4,反應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氫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3、7、6,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不變,則3X中含有3個碳原子、3個氧原子和6個氫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1個碳原子、1個氧原子、2個氫原子構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HCHO.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利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來確定物質的化學式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20.(2分)(2013?株洲)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關系時,對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①純凈物與混合物屬于包含關系 ②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包含關系
③單質與化合物屬于交叉關系 ④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屬于并列關系
⑤中和反應與復分解反應屬于并列關系.
A.①②B.③④C.①⑤D.②④
考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
專 題:概念關系型.
分析:應用各知識點的概念,理解概念間相關的關系,結合圖示所提供的關系意義,分析相關的選項從而判斷正確與否,從物質分類的知識可知物質可分為純凈物與混合物,純凈物又可分為化合物與單質,化合物中又可分為酸堿鹽及氧化物等;從元素的分類看,元素分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從反應類型看,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解答:解:①物質按含有物質種類的多少可分為純凈物與混合物,是并列關系;化合物有多種元素組成,其中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和另外一種元素的化合物,是包含關系;③純凈物按元素的含有情況可分為化合物與單質,故是并列關系;④元素分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因此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屬于并列關系;⑤中和反應是復分解反應中的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是包含關系.
故選D.
點評:此題是對概念間關系的考查,把握個概念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所在,此題應屬基礎知識考查題.
二、題(本題共6小題,共22分)
21.(4分)(2013?株洲)請用化學用語:
(1)2個鋁離子 2Al3+。
(2)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主要氧化物 MgO;
(3)最簡單的有機物 CH4 ;
(4)由70個碳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 C70 .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shù)字的意義.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1)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2)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寫出其化學式即可.
(3)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寫出其化學式即可.
(4)由70個碳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是碳70分子,寫出其化學式即可.
解答:解:(1)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2個鋁離子可表示為:2Al3+.
(2)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其化學式為:MgO.
(3)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其化學式為:CH4.
(4)由70個碳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是碳70分子,其化學式為:C70.
故答案為:(1)2Al3+;(2)MgO;(3)CH4;(4)C70.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學們對常見化學用語(離子符號、化學式等)的書寫和理解能力.
22.(2分)(2013?株洲)我國古代將爐甘石(ZnCO3)、赤銅(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熱到約800℃,得到一種外觀似金子的鋅和銅的合金,有關反應可用3個化學方程式表示:
(1)ZnCO3 ZnO+CO2↑ (2)2ZnO+C 2Zn+CO2↑ (3) C+2Cu2O 4Cu+CO2↑。
考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碳具有還原性,能與赤銅(Cu2O)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
解答:解:碳具有還原性,能與赤銅(Cu2O)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Cu2O 4Cu+CO2↑.
故答案為:C+2Cu2O 4Cu+CO2↑.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根據(jù)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化學方程式書寫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錯誤有不符合客觀事實、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不寫條件、不標符號等.
23.(3分)(2013?株洲)(1)已知在有機物中,氫元素通常為+1價,氧元素通常為?2價.草酸(H2C2O4)是一種有機物,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 +3 價;尿素(CO(NH2)2)也是一種有機物,若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 價,則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3 價.
(2)有些含氧化合物可寫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硅酸鈉)可寫成Na2O?SiO2,H2SO4可寫成SO3?H2O,根據(jù)這種方法,鐵酸亞鐵(Fe(Fe2O4))可寫成Fe3O4或 Fe2O3?FeO .
考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專題:化學式的計算;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據(jù)草酸的化學式及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來解答;
(2)根據(jù)題中的信息“有些含氧化合物可寫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硅酸鈉)可寫成Na2O?SiO2,H2SO4可寫成SO3?H2O”進行分析.
解答:解:(1)草酸中H元素為+1價,O元素為?2價,設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x,由草酸的化學式為H2C2O4,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則(+1)×2+x×2+(?2)×4=0,解得x=+3;
尿素(CO(NH2)2)中H元素為+1價,O元素為?2價,C元素為+4價,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則(+4)+(?2)+2x+(+1)×4=0,解得x=?3;
故答案為:+3;?3;
(2)根據(jù)題中的信息“有些含氧化合物可寫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硅酸鈉)可寫成Na2O?SiO2,H2SO4可寫成SO3?H2O”可知,鐵酸亞鐵(Fe(Fe2O4))可寫成Fe3O4或Fe2O3?FeO.
故答案為:Fe2O3?Fe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利用化合價的原則計算指定元素的化合價的能力和根據(jù)題中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24.(4分)(2013?株洲)下圖中ABC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AB (填字母代號).
(2)以上四種粒子中,能得到電子的是 AC (填字母代號).
(3)D元素的名稱是 氬元素。籇中x= 8。
考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據(jù)元素的定義粉底判斷;
(2)根據(jù)最外層電子的數(shù)目分析;
(3)根據(jù)微粒核內的質子數(shù)分析元素的名稱,根據(jù)核內質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之間的關系分析x的值.
解答:解:(1)由元素的定義可知,A、B的質子數(shù)相同,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
(2)由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在A、C結構中,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是7個,大于4個,在反應中能得到電子;
(3)由D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核內的質子數(shù)是18,該元素的名稱是氬元素;在原子中,由于核內的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的電子數(shù),所以x的值是8.
故答為:(1)AB;(2)AC;(3)氬元素,8.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其意義的理解,明確粒子中核內質子數(shù)和核外電子數(shù)之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25.(5分)(2013?株洲)右圖為KNO3和NaCl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t1℃時,兩種物質溶解度的大小關系:NaCl > KNO3(填“>”或“=”或“<”)
(2)t2℃時,將25g氯化鈉固體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 飽和 溶液(填“不飽和”或“飽和”或“不能確定”).
(3)將飽和KNO3溶液變?yōu)椴伙柡蚄NO3溶液,可行的方法之一是添加溶劑(水),還可以是 升高溫度。
(4)你從圖中可獲得什么信息(寫出一條即可): 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合理均可) .
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1)據(jù)溶解度曲線可比較同一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大;
(2)分析該溫度下氯化鈉的溶解度,明確溶液狀態(tài);
(3)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旱囊话惴椒ㄊ牵涸黾尤軇邷囟,?jù)此并結合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
(4)據(jù)溶解度曲線可知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某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等.
解答:解:(1)t1℃時,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2)由圖可知:t2℃時,KNO3的溶解度是50g,且KNO3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的溶解度,所以將25g氯化鈉固體投入50g水中,不能全部溶解,得到的是NaCl的飽和溶液;
(3)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將飽和KNO3溶液變?yōu)椴伙柡蚄NO3溶液,可采取升溫的方法;
(4)由該溶解度曲線圖可知:t2℃時,KNO3的溶解度是50g,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等;
故答案為:(1)>;(2)飽和;(3)升高溫度;(4)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合理均可).
點評: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線的意義、不飽和溶液和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是解答此題的基礎和關鍵,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
26.(4分)(2013?株洲)向盛有10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無色酚酞溶液)的燒杯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用pH計(用來精確測定溶液pH的儀器)測定溶液的pH,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
加入稀鹽酸的體積/mL 0 2 4 6 8 10 12 14
燒杯中溶液的pH12.912.712.512.311.97.02.11.9
(1)當加入稀鹽酸的體積為 10 mL時,NaOH溶液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2)當加入稀鹽酸的體積為3mL時,溶液顯 紅 色;當加入稀鹽酸的體積為14mL時,溶液顯 無 色.
(3)當燒杯中溶液的pH=2.1時,溶液中的溶質有: NaCl和HCl。
考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氫氧化鈉能和稀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隨著稀鹽酸的不斷加入,氫氧化鈉不斷減少,pH減;當pH等于7時,恰好完全反應;稀鹽酸超過10毫升時,溶液呈酸性;當pH=2.1時,溶液呈酸性,這時溶液中的溶質既有生成的氯化鈉,又有未反應的鹽酸;據(jù)此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pH=7時,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此時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為10ml.
(2)無色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色,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變色;當加入稀鹽酸的體積為3mL時,燒杯中溶液的pH大于7,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當加入稀鹽酸的體積為14mL時,燒杯中溶液的pH小于7,溶液顯酸性,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
(3)當pH=2.1時,稀鹽酸過量,這時溶液中的溶質既有生成的氯化鈉,又有未反應的鹽酸.
故答案為:(1)10;(2)紅;無;(3)NaCl和HCl.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掌握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從圖表結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三、簡答題(本題共2小題,共10分)
27.(4分)(2013?株洲)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將固體藥品配成溶液進行化學反應,為什么能提高反應速率?
(2)亞硝酸鈉是一種工業(yè)用鹽.它有毒、有咸味,外形與食鹽相似.人若誤食會引起中毒,危害人體健康,甚至致人死亡.亞硝酸鈉的水溶液呈堿性,食鹽水溶液呈中性.鑒別亞硝酸鈉溶液與食鹽水溶液的方法除了可以選用無色酚酞溶液、pH試紙或pH計外,還可以選用什么試劑?如何操作?
考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探究; 溶液的酸堿度測定.
專題:實驗性簡答題.
分析:(1)根據(jù)增大物質的接觸面積,可以提高反應速率進行解答;
(2)根據(jù)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而中性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進行解答.
解答:解:(1)增大物質的接觸面積,可以提高反應速率,所以實驗室將固體藥品配成溶液進行化學反應,這樣就可以增大物質的接觸面積,可以提高反應速率;
(2)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而中性溶液不能 使紫色石蕊試液,所以鑒別亞硝酸鈉溶液與食鹽水溶液的方法可用紫色石蕊試液.操作步驟:分別將兩種少量溶液加入到兩支試管中,然后分別向兩支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振蕩,變藍色的是亞硝酸鈉溶液,不變色的是食鹽水溶液.
故答案為:(1)實驗室將固體藥品配成溶液進行化學反應,這樣就可以增大物質的接觸面積,可以提高反應速率;
(2)試劑:紫色石蕊試液;操作步驟:分別將兩種少量溶液加入到兩支試管中,然后分別向兩支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振蕩,變藍色的是亞硝酸鈉溶液,不變色的是食鹽水溶液.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及應用,題目難度不大,注意基礎知識的積累.
28.(6分)(2013?株洲)A、B、C、D、E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五種物質.在通常情況下,A為黑色粉末狀固體,B、C均為無色無味的氣體,D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在實驗室常用含D的物質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單質E是組成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反應條件及反應④和⑤中某些反應物、生成物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名稱是 碳酸鈣 ,E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32。
(2)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 2CO ,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化合 反應.
(3)D除了用來制取氣體C之外的另一用途是 建筑材料。
考點:物質的鑒別、推斷.
專題:框圖型推斷題.
分析:由于A為黑色粉末狀固體,B、C均為無色無味的氣體,D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在實驗室常用含D的物質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單質E是組成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黑色的碳能與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與氧氣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的白色沉淀,碳酸鈣能夠與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因此可猜想A是碳,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鈣,帶入框題驗證即可;
解答:解:由于A為黑色粉末狀固體,B、C均為無色無味的氣體,D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在實驗室常用含D的物質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單質E是組成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黑色的碳能與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與氧氣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的白色沉淀,碳酸鈣能夠與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因此可猜想A是碳,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鈣,E應該是氧氣,帶入框題推斷合理;
(1)D的名稱是碳酸鈣,E是氧氣其相對分子質量是16×2=32;
(2)反應③是碳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CO2+C 2CO,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是一種,所以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3)D是碳酸鈣除能制取二氧化碳外還能用作建筑材料;
故答案為:(1)碳酸鈣;32;(2)CO2+C 2CO;化合;(3)建筑材料;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題中的轉換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進行驗證即可.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2小題,共18分)
29.(6分)(2013?株洲)華雪同學想制取“葉脈書簽”,需要50g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用氫氧化鈉固體配制,需稱取氫氧化鈉 5 g.
(2)若用25%的氫氧化鈉溶液配制,需要25%的氫氧化鈉溶液 20 g;蒸餾水 30 g;配制時應選用 50 mL(選填“10”、“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餾水.
(3)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C。
A、在托盤天平的左右盤上墊濾紙稱取氫氧化鈉固體
B、將準確稱取的氫氧化鈉固體直接倒入裝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將配制好的NaOH溶液裝入玻璃試劑瓶中,塞好橡膠塞并貼上標簽
(4)在實驗室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時, 要。ㄌ睢耙被颉安灰保┯玫讲AО簦
考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的配制.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1)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2)濃溶液稀釋為稀溶液,溶質的質量不變,選擇量筒時選取與所量取液體的體積相近的量筒,且能一次性量取,減小誤差;
(3)氫氧化鈉固體有強烈的腐蝕性,量筒只能量取液體的體積,配制好的溶液貼簽裝瓶,據(jù)此分析解答;
(4)配制溶液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
解答:解:(1)配制50g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若用氫氧化鈉固體配制,需稱取氫氧化鈉50g×10%=5g;
(2)濃溶液稀釋為稀溶液,溶質的質量不變,設需要25%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x,則有5g=x×25%,解得x=20g,所以需要蒸餾水的質量為50g?20g=30g;水的密度為1g/cm3,需要水30mL,依據(jù)量筒選取‘一次相近’的原則,應選50mL的量筒;
(3)A、氫氧化鈉固體有強烈的腐蝕性,應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防止腐蝕天平托盤,故錯誤;
B、量筒只能量取液體的體積,不能作為配制溶液的容器,故錯誤;
C、配制好的溶液貼簽裝瓶,正確;
(4)在實驗室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時,需要玻璃棒攪拌加速氫氧化鈉的溶解;
故答案為:(1)5;(2)20;30;50;(3)C;(4)要.
點評:掌握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式并會進行應用解決相關問題,了解濃溶液配制稀溶液的方法、溶液配制的注意事項等是解決此題的關鍵因素.
30.(12分)(2013?株洲)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jù)實驗室提供的儀器和藥品,在老師的指導下從下圖中選擇裝置進行了氧氣的制備實驗.
(1)寫出儀器a的名稱: 錐形瓶 .
(2)甲同學從上圖中選擇B、E裝置的組合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 2H2O+O2↑。谟媚_皮管連接裝置B和E中的玻璃導管時,應先把玻璃管口 潤濕 ,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膠皮管.收集氣體前,應將集氣瓶裝滿 水 并蓋上 玻璃片。占鯕膺可選用的裝置是 C。
(3)乙同學稱取一定質量的KMnO4固體放入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250℃加熱制取O2.實驗結束時,乙同學發(fā)現(xiàn)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論產(chǎn)量.針對這一現(xiàn)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反應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應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應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放出O2.
[實驗驗證]同學們分成兩組,分別進行下列實驗: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量的MnO2,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MnO2的質量不變,則猜測、瘛″e誤;第二組同學取K2MnO4在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確的結論.該組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入試管內 .
[拓展延伸]實驗發(fā)現(xiàn),KClO3固體加熱制取O2的反應速率很慢,但如果將KMnO4固體與KClO3固體混合加熱,則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請說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應中是否作催化劑,為什么? 高錳酸鉀不是催化劑,是因為加了高錳酸鉀 之后,產(chǎn)生氧氣速度加快是因為高錳酸鉀分解也會產(chǎn)生氧氣,同時產(chǎn)生的二氧化錳對氯酸鉀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
[實驗反思]通過以上實驗探究,你對“實驗制取氧氣”還想探究的問題是 氯酸鉀分解的最佳溫度是多少 .
考點:氧氣的制取裝置;氧氣的收集方法.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1)熟悉常見儀器,了解名稱;
(2)根據(jù)反應裝置的特點確定制取氣體的藥品,并寫出反應的方程式;根據(jù)橡皮管連接的方法回答;根據(jù)氧氣的密度和溶解性考慮收集方法及注意的事項;
(3)【實驗驗證】根據(jù)二氧化錳的質量不變,得出結論;
要驗證猜想II,可以用驗證氧氣的方法來確定氧氣的有無,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觀察現(xiàn)象;
【拓展延伸】根據(jù)高錳酸鉀及氯酸鉀反應的特點及催化劑分析回答;
【實驗反思】提出與制取有關的問題即可.
解答:解:(1)圖中儀器a是錐形瓶.故答案為:錐形瓶;
(2)實驗室制取氧氣,B裝置是固液不加熱的發(fā)生裝置,所以所用試劑應該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反應的方程式為:2H2O2 2H2O+O2↑;在用橡皮管連接裝置B和E中的玻璃導管時,應先把玻璃管口潤濕,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膠皮管.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前,應將集氣瓶裝滿水,蓋上玻璃片,不要留有氣泡,否則使收集的氧氣不純;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因此還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故答案為:2H2O2 2H2O+O2↑;潤濕;水;玻璃片;C;
(3)[實驗驗證]取一定質量的MnO2,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MnO2的質量不變,說明不是二氧化錳產(chǎn)生的氧氣,故猜想Ⅰ錯誤;驗證氧氣的產(chǎn)生還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伸進試管內,看是否復燃;
故答案為:Ⅰ;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入試管內;
[拓展延伸]加了高錳酸鉀之后,產(chǎn)生氧氣速度加快是因為高錳酸鉀分解也會產(chǎn)生氧氣,同時產(chǎn)生的二氧化錳對氯酸鉀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故答案為:高錳酸鉀不是催化劑,是因為加了高錳酸鉀之后,產(chǎn)生氧氣速度加快是因為高錳酸鉀分解也會產(chǎn)生氧氣,同時產(chǎn)生的二氧化錳對氯酸鉀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實驗反思]通過高錳酸鉀控制在250℃即可分解,而氯酸鉀需要較高的溫度,可以提出氯酸鉀分解的最佳溫度是多少?為什么二者分解的溫度不同等;
故答案為:氯酸鉀分解的最佳溫度是多少?
點評:本題考查了兩種制取氧氣的方法,然后以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進行相關問題的探究,對于探究實驗的設計,一定要有明顯的現(xiàn)象差別才可以,所以在錳酸鉀和二氧化錳是否會生成氧氣探究中,就有兩個方案可以參考,質量變化法和生成物檢驗法,掌握氯酸鉀和高錳酸鉀的性質,理解催化劑的概念是解題的關鍵.
五、(本題共2小題,共10分)
31.(4分)(2013?株洲)我們在選購包裝(或罐裝)食品時,“配料”一項中常常看到“山梨酸”或“山梨酸鉀”的字樣,山梨酸鉀(C6H7KO2)在常溫下是一種白色或微黃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山梨酸鉀是以山梨酸(C6H8O2)和碳酸鉀或氫氧化鉀為原料,在經(jīng)過化學反應后制作而成.山梨酸及山梨酸鉀是國際糧農組織推薦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鮮劑,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煙草、農藥、化妝品等行業(yè).
(1)22.4g山梨酸中含氧元素的質量是 6.4 g.
(2)請寫出山梨酸與氫氧化鉀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山梨酸鉀的化學方程式: C6H8O2+KOH=C6H7KO2+H2O。
考點: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化學式的計算;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據(jù)山梨酸的化學式,利用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100%即可求得山梨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然后根據(jù)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物質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計算.
(2)根據(jù)題中信息書寫山梨酸與氫氧化鉀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答:解:(1)山梨酸的化學式C6H8O2,則山梨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100%=28.6%,因此22.4g山梨酸中含氧元素的質量是22.4g×28.6%=6.4g,故答案為:6.4;
(2)根據(jù)題中信息可知,山梨酸與氫氧化鉀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6H8O2+KOH=C6H7KO2+H2O,故答案為:C6H8O2+KOH=C6H7KO2+H2O.
點評:利用化學式的基礎計算,與生活相結合,體現(xiàn)生活處處有化學,同時要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32.(6分)(2013?株洲)已知:Na2CO3受熱不易分解,2NaHCO3 NaCO3+CO2↑+H2O.某純堿樣品中混有少量的碳酸氫鈉,為了測定樣品的純度,華雪同學做了如下實驗:準確稱取樣品10.0g放入試管中,加熱充分反應至無氣體放出,共產(chǎn)生CO2氣體224mL(該條件下氣體的密度為1.964g/L).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生成CO2的質量為 0.44 g(精確到0.01g).
(2)純堿樣品中的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要求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3)若將ag該純堿樣品充分加熱至無氣體放出,冷卻后稱得剩余干燥固體的質量為bg(b<a).則該純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的表達式為 設純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y.
2NaHCO3 Na2 CO3+H2O+CO2↑減少的質量
16818 4418+44=62
ag×(1?y) ag?bg
=
y= %
答:純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y= %. (要求寫出計算過程).溫馨提示:計算過程盡量簡單明了,請合理利用答題空間,不可超出答題范圍.
考點: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專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分析:(1)據(jù)m=ρv計算生成CO2的質量;
(2)據(jù)生成CO2的質量,并結合方程式計算樣品中的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
(3)根據(jù)反應減少的質量是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由反應前后的質量差可以計算出發(fā)生反應的碳酸氫鈉的質量,進而計算出純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
解答:解:(1)生成CO2的質量為:0.224L×1.964g/L≈0.44g;
(2)設樣品中的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x.
2NaHCO3 Na2CO3+H2O+CO2↑
168 44
10.0g×(1?x) 0.44g
=
x=83.2%
(3)設純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y.
2NaHCO3 Na2CO3+H2O+CO2↑ 減少的質量
168 18 44 18+44=62
ag×(1?y) ag?bg
=
y= %;
故答案為:(1)0.44g;
(2)純堿樣品中的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83.2%;
(3)設純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y.
2NaHCO3 Na2CO3+H2O+CO2↑ 減少的質量
168 18 44 18+44=62
ag×(1?y) ag?bg
=
y= %
答:純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y= %.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難度較大,可結合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計算比較繁瑣,要細心分析解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54865.html
相關閱讀:2018年x疆中考化學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