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八年級歷史下冊半期考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5級第四學期歷史半期測試題
(滿分50分,考試時間45分鐘)
一 二 總  分
  
一、選擇題。(共30分,每小題2分。請將每小題的正確答案填入對應的方框內)
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時下人們愛用“最美”這一詞贊美在危難關頭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人們用“最可愛的人”來贊美抗美援朝中涌現(xiàn)出的英雄人物。被譽為“最可愛的人”的英雄人物是(    )
①黃繼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楊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我國是農業(yè)大國,黨和政府歷來都把“三農”問題列為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的重中之重。1951年,全國糧食產(chǎn)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達到14000萬噸,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
A.社會主義制度已經(jīng)確立         B.生產(chǎn)技術和生產(chǎn)工具的提高與改進
C.工業(yè)極大發(fā)展,輔助了農業(yè)     D.土地改革,促進了生產(chǎn)力的提高
3、“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中的“一橋”是指(    )
A.錢塘江大橋     B.南京長江大橋       C.武漢長江大橋    D.上海黃埔大橋
4、黨的歷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陶鑄被迫害含冤去世           B.劉少奇被誣陷、開除出黨,含冤去世
C.陳毅元帥被迫害含冤去世       D.鄧小平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5、“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边@兩句膾炙人口的歌詞頌揚的歷史人物是(    )
  A.孫中山;毛澤東   B.毛澤東;鄧小平   C.鄧小平;江澤民   D.江澤民;胡錦濤
6、升旗儀式上,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們心中總會充滿自豪感和使命感。最早將五星紅旗定為我國國旗的會議是(    ) 
A.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B.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
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7、我國在“一五”時期各部門的投資比例表
部門 工業(yè) 農林水利 交通運輸 文化教育衛(wèi)生 其他
投資比例 58.2% 7.6% 19.2% 7.2% 7.8%
注:在工業(yè)內部,輕重工業(yè)之間的投資比例約為1:7.9
由此可見,我國當時(    )
  A.農輕重三業(yè)均衡發(fā)展             B.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
C.優(yōu)先發(fā)展運輸交通業(yè)             D.已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8、1979年農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時的“分地”與建國初期土地改革時的“分地”相比,兩者共同之處在于(    )
①都調動了農民生產(chǎn)積極性      ②都促進了農村經(jīng)濟的發(fā)展 
③農民都獲得了土地所有權      ④普遍得到當時農民的好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圖表法是梳理歷史知識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內容反映的是(    )
時間 開展地區(qū) 涉及人口 主要意義
1950—1952年冬 新解放區(qū) 3億多 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運動    C.西藏和平解放    D.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
10、圖表歸納法是歷史學習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四個不同時期的時代特征,其中1949-1956年應該填(     ) 
時期 主題詞
1894—1921年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年 開天辟地,漸趨成熟
1949—1956年 
1978—2001年 改革開放,堅定不移
A.五四風雷,抗日烽火            B.星星之火,力挽狂瀾
C.國共對峙,走向抗戰(zhàn)            D.民族獨立,獲得新生
11、國際輿論曾評價中國政府“開放整個海岸”是新中國成立35年來所“采取的最大膽行動”。這一“行動”是指(    )
A.建立深圳等四個經(jīng)濟特區(qū)        B.開放沿海14個港口城市
C.開放海南島為經(jīng)濟特區(qū)          D.設立上海浦東開發(fā)區(qū)
12、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表述準確的有(    )
①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②它結束了中國百年來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
③它標志著中國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新時期  ④它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20世紀60年代,他為了治理蘭考縣水澇、風沙、鹽堿三害,親自帶隊到災區(qū)調查。洪水泛濫的時候,他站在齊腰深的洪水里,畫出一張張水勢流向圖。人民稱頌他是“黨的好干部”。他是(     )   
A.鄧稼先        B.王進喜        C.雷鋒        D.焦裕祿
1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衣食住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列順口溜出現(xiàn)在改革開放以后的有(    ) 
①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②當今百姓愛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農民大棚種野菜,商城專把活魚賣    ③白手打起兩層樓,高檔家電樣樣全,妻兒外出有私車,吃喝穿戴屬一流    ④早晚喝菜粥,中午吃個米糠窩窩頭,一天三頓難見油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一位世紀偉人創(chuàng)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深入中國人的心靈。下列三張紀念郵票以黨代會為主題,其關鍵詞表述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A.經(jīng)濟建設  國企改革  市場經(jīng)濟      B.走自己的路  初級階段  鄧小平理論
C.改革開放  計劃經(jīng)濟  一國兩制      D.中國特色  市場經(jīng)濟  科學發(fā)展
二、圖說歷史。(12分)
16、圖片見證歷史,圖片訴說歷史。新中國成立至今,雖然歷經(jīng)風雨六十余載,卻走過了一個不斷發(fā)展、完善的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復興之路。閱讀圖片,回答問題。
 

圖1  開國大典

圖2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圖3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
(1)閱讀圖1,說一說新中國成立于何時?(1分)
 
(2)圖2中的會議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這次會議在思想、政治、組織上各做出了怎樣的重要決定?(6分)
(3)簡述圖3中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歷史背景。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什么重大理論?內容是什么?從我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成就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5分)

 


三、綜合探究。(8分)
17、在發(fā)展經(jīng)濟的過程中,各國經(jīng)濟聯(lián)系日益密切。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以“對外政策與經(jīng)濟發(fā)展”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其中。
  探究一  奇異的悲歌
明朝時期鄭和曾率領規(guī)模巨大的船隊七次出海遠航,到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但“鄭和之后,再無鄭和”(梁啟超語)。
康乾盛世時的帝王對外緊閉國門……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清帝國與西方列強的力量對比迅速逆轉,陷入更深的危機,清帝國終于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強宰割的命運。
(1)“鄭和之后,再無鄭和”的現(xiàn)象與封建社會末期統(tǒng)治者實行的哪一對外政策有關?這一政策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了什么嚴重危害?(2分)


  探究二  奮進的樂章
         年  份
項  目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國國內生產(chǎn)總值(億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鎮(zhèn)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 1826 7073 28762
(2)分析表格中數(shù)據(jù)的變化,我們能得到什么信息?1978年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實行?(3分)


探究三  激蕩的交響
  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緊研究和實施“走出去”的開放戰(zhàn)略,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和利用國外費源,以利增加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動力和后勁!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充分展示了中國順應經(jīng)濟全球化潮流、主動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積極姿態(tài)。 ——摘編自《國際商報》
(3)據(jù)材料回答我國政府為實施“走出去”的開放戰(zhàn)略采取了什么重要舉措?與此相適應,我國經(jīng)濟體制出現(xiàn)了什么重大變化?(2分) 

(4)綜合上述探究,你如何認識“對外政策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關系?(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280532.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期末復習提綱(岳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