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新華社長江前線22日22時電)①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余華里的戰(zhàn)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qū)域。③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qū),24小時內(nèi)即飛渡過30萬人。④21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⑤至發(fā)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這一路現(xiàn)已占領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⑦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⑧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xié)定,有很大關系。⑨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⑩戰(zhàn)犯湯恩伯21日到蕪湖督戰(zhàn),不起絲毫作用。(11)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12)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13)我東路35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14)所有預定計劃,都已實現(xiàn)。(15)至發(fā)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16)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戰(zhàn)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17)我軍前鋒,業(yè)已②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1.這則消息的電頭是________,導語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號)。主體部分是第________句。導語中揭示我軍所向披靡、戰(zhàn)績輝煌的詞語是________。主體部分中記錄我軍節(jié)節(jié)勝利的史實的一個四字成語是:________。
2.第⑤句能否改為:現(xiàn)在,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多一半,剩下的23日可渡完。為什么?第(16)句中殲滅與擊潰,占領與控制這兩組詞在句中能換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第(11)句中,戰(zhàn)犯湯恩伯對長江防線作了兩點判斷,實際情況又如何呢?請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加以剖析。
4.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語言概述。(30字以內(nèi))
________
5.這篇新聞中屬于議論的句子是哪幾句?這些議論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
二、閱讀下面消息,按要求回答問題。
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新華社長江前線二十二日二時電)①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②渡江戰(zhàn)斗于二十日午夜開始,地點在蕪湖、安慶之間。③國民黨反動派經(jīng)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毫無斗志,紛紛潰退。④長江風平浪靜,我軍萬船齊發(fā),直取對岸,不到二十四小時,三十萬人民解放軍即已突破敵陣,占領南岸廣大地區(qū),現(xiàn)在向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諸城進擊中。⑤人民解放軍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戰(zhàn)斗,堅決地執(zhí)行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命令。
1.這則消息也是毛澤東同志寫的,比《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早播發(fā)20個小時。這則消息的導語是________。這則消息的導語包括了四個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簽定國內(nèi)和平協(xié)定。本消息點明渡江戰(zhàn)斗在二十日午夜開始,其意義在于________。
3.文中哪些詞語描述國民黨反動派防線崩潰?哪些詞語描述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zhàn)?
________
________
4.給選文劃分段落層次并概括大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這則消息中,作者對我人民解放軍的看法是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閱讀理解答案:
一、 1.(新華社長江前線22日22時電)①②、③(17)沖破敵陣、橫渡長江 銳不可當 2.⑤句不能這樣更改,F(xiàn)在與至發(fā)電時止比,不如后者概念確切;多一半與2/3比,表達含混,模糊不清;剩下的所指不明(是人?是物?),余部是軍事術語,貼切,得體。(16)句中的詞語都不能互換。殲滅指全部消滅,擊潰指被打擊而逃散,占領指徹底得到,控制指擁有主動權。這兩組詞的后一個在程度上都不如前者深,當然不能互換。 3.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課文中相應的句子是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但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戰(zhàn)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說明敵軍外強中干,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湯恩伯認為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課文中相應的句子是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便說明敵軍不堪一擊,反襯我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決勝千里。用事實說明我軍的勝利已成定局。國民黨大勢已去,即使是非常堅固的防線也無濟于事,任何人也無法改變當時的局勢。 4.我軍銳不可當(或英勇善戰(zhàn))國民黨拒簽和平協(xié)定,敵軍厭戰(zhàn)。(此題意思對即可。) 5.⑧⑨句 揭示事物本質(zhì),長我軍士氣,滅敵人威風,增強文章的思想性。
二、1.第①句。(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人:人民解放軍;時間:21日;人數(shù):大約二十萬人;事件:渡過長江。 2.(有道理即可)。 3.摧枯拉朽、毫無斗志、紛紛潰退 萬船齊發(fā)、直取(對岸)、突破(敵陣)、占領、進擊、英雄式的戰(zhàn)斗。 4.導語:第①句話。概述我中路軍勝利南渡長江這一主題。主體部分為②③④⑤句。每句為一層。第②句:概述我軍對敵發(fā)動進攻的時間,突破敵人防線的地點。第③句:概述敵軍防線不堪一擊,士氣低沉以及敗逃情況。第④句:正面描寫我中路軍渡江作戰(zhàn)的情況,概述戰(zhàn)斗所花的全部時間,戰(zhàn)斗的結(jié)果以及發(fā)展趨勢。第⑤句:綜述人民解放軍堅決執(zhí)行命令,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強意志和英雄氣概。 5.人民解放軍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戰(zhàn)斗,堅決地執(zhí)行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命令。高度贊揚人民解放軍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1168886.html
相關閱讀:2018年八年級上學期語文寒假作業(y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