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八上歷史基礎訓練第1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1課  鴉片戰(zhàn)爭
1.下圖是1820—1840年間,中國一項進口物品的統(tǒng)計圖。請根據(jù)這一時段的歷史知識作出判斷,該物品指的是(   )

 
A.谷物       B.棉紗       C.鴉片     D.茶葉
2.下圖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一雙大手把一根煙槍折為兩段。此雕塑是為了紀念在這里發(fā)生的一次轟轟烈烈的反對外國毒品走私的運動。這一雕塑應該建在(    )
 
A.廈門        B.虎門          C.澳門         D.江門
3.中央電視臺每年以“感動”為標準評選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如果可以對歷史人物進行評選,你認為1839年最有資格當選感動中國人物的是(   )
A.琦善         B.林則徐       C.陳化成        D.關天培
4.坐落在淮安的關忠節(jié)公祠是為了紀念壯烈捐軀的清朝愛國將領關天培而修建的。他當時率軍抵抗的是(     )
A.荷蘭殖民者         B.英國侵略者
C.英法聯(lián)軍           D.八國聯(lián)軍
5.閱讀下圖,導致清朝這一時期幾種主要進口貨物稅率(關稅)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B.中國手工業(yè)紡織技術較弱
C.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
D.英國棉紡織業(yè)發(fā)達
6.《南京條約》的條款中,使中國海關失去了保護中國經(jīng)濟作用的是(    )
A.割讓香港島             B.賠款2 100萬銀元
C.協(xié)定關稅             D.開放五處通商口岸
7.鴉片戰(zhàn)爭打開了中國關閉已久的大門,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得出此結論的主要依據(jù)是(    )
A.中國市場大門被打開
B.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C.民族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D.中國社會性質發(fā)生了根本變化
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終止之理。”
材料二   鴉片“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shù)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材料三   凌青(原中國駐聯(lián)合國大使,林則徐的后人)1990年講道:“……150多年前,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當前,中國再次成為毒品的受害國,希望社會各方面都來關心、支持禁毒事業(yè)!
(1)材料一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誰?對“本大臣”應如何評價。

(2)結合材料二,談談鴉片對中華民族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3)材料三中“光輝的一幕”指的哪一歷史事件?

(4)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在“拒絕毒品”方面,作為中學生的你準備怎樣做。

答案
1.C     解析:抓住題干材料中的關鍵信息“1820—1840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里所說的物品應是鴉片,故選C項。
2.B    解析:抓住題干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煙槍”“毒品走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虎門銷煙,它發(fā)生在虎門,故選B項。
3.B     解析:抓住題干關鍵詞“1839年”,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1839年,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故選B。
4.B     解析:英軍進攻虎門炮臺,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等戰(zhàn)死,故本題選B項。
5.C     解析:題干中1843年“棉花”“棉紗”和“頭等白洋布”的進口稅率,相對于以前大幅下降,結合相關知識可知,這一現(xiàn)象是《南京條約》中“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jīng)過雙方協(xié)議”這一條款造成的,故選C項。
6.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南京條約》的條款中,協(xié)定關稅破壞了中國的關稅主權,使中國海關失去了保護中國經(jīng)濟的作用。其他三項與題意不符,排除,故本題選C項。
7.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以及理解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難度。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主要依據(j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A、B兩項所表述的現(xiàn)象是真實存在的,但它們是表現(xiàn)出來的表象,它們共同反映的本質是中國社會性質發(fā)生變化,而C項是由社會性質決定的,故選D項。
8.(1)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2)危害中國人民的健康;使很多人家破人亡;導致大量白銀外流;導致軍隊戰(zhàn)斗力下降;導致國家財政困難;加劇了政治腐。坏鹊。
(3)虎門銷煙。
(4)要充分認識到毒品的危害(積極宣傳毒品的危害);自己堅決不接觸毒品;發(fā)現(xiàn)家人等有接觸毒品行為的,要主動幫助他們遠離毒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1149017.html

相關閱讀:2018南陽市鎮(zhèn)平縣九年級數(shù)學調研測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