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J.P.Joule,1818─1889)
焦耳是英國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818年12月24日生于曼徹斯特附近的索爾福德的一個啤酒廠廠主家庭,1889年10月11日在塞爾逝世。
焦耳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科學家,早期研究電學和磁學,1837年發(fā)表了關于這方面的論文而引起人們的注意。1840年他發(fā)表文章介紹四種測定熱功當量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用通電金屬絲放在水中加熱,根據(jù)電流做的功和水獲得的熱量來計算熱功當量,提出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的定律,而被稱為焦耳定律。
焦耳的主要貢獻是他鉆研并測定了熱和機械功之間的當量關系。1843年他發(fā)表了《關于電磁的熱效應和熱的功值》論文。他采用各種測量方法對多種媒質(如水、水銀、鯨腦油、鑄鐵等)進行測量,測得了熱功當量的數(shù)值。這一工作為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在文章中明確指出:自然的能量是不能消滅的,哪里消耗了機械能,總能得到相當?shù)臒崃俊?/p>
1852年焦耳和W.湯姆孫(即開爾文)合作發(fā)現(xiàn)氣體自由膨脹時溫度下降的現(xiàn)象,被稱為焦耳-湯姆孫效應。這效應在低溫和氣體液化方面有廣泛的應用。
由于焦耳在熱學、電學和熱力學方面的貢獻,1866年他被授予皇家學會柯普萊金質獎章。1872~1887年焦耳任英國科學促進協(xié)會主席。
焦耳的最大貢獻就是電熱的機械當量的研究,他因此成為能量守恒定律的發(fā)現(xiàn)者之一。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對科學發(fā)展的功績,將能量或功的單位命名為焦耳。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hongkao/575396.html
相關閱讀:“16字方針”幫你攻克中考英語的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