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題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體現文章中心的關鍵性詞語,只有抓住了關鍵性詞語,才能體現文章的特色,寫出更好的作文。一般來說,偏正短語結構重在修飾語部分,如:《有意義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義”三個字上,審題時緊扣“有意義”三個字思考就可以了。再如:《充滿活力的歲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滿活力”四個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樣通過具體的人、事、物,來詮釋一個中學生對“活力”的理解與界定。
2、明限制,確定選材范圍。
限制的內容大致有時間、地點、對象、內容、數量等,審題時要弄清楚,作文時則不能越“雷池”半步。沒有限制的內容,題目上沒寫,需要自己去想。因為只有想到沒有限制的內容,才能找到選材的廣闊天地,擴大選材的范圍。
如:《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一件趣事》,題目限制了對象——我,內容——趣事,數量——一件,范圍——身邊,沒有限制時間、地點。這樣,寫作時就可以不去考慮時間、地點因素,選材的范圍大多了!睹利惖闹e言》,明確規(guī)定了事情的屬性——本身是帶有欺騙性的,但其實質必須是善意的、美麗的;沒有限制的有:對象——任何人,具體內容——欺騙的具體內容和經過,數量——N個謊言,范圍——過去現在,身邊遠方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寫作的內容。
再如:《我想唱首歌》,題目雖規(guī)定了主題——褒揚、贊美生活,但沒有限制贊美的對象、贊美的原因。如此,我們既可以為自己,也可以為他人唱首歌;既可以為個人,也可以為集體、為社會唱首歌;既可以寫事,也可以寫人……只要對生活有著欣賞與感激,對得失成敗有自己的體驗與思考,就能切中題意。又如:《充滿活力的歲月》,雖要思考活力的表現,也要兼顧對“歲月”一詞的理解,但對寫作的主體——“誰充滿活力”則完全沒作限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hongkao/147862.html
相關閱讀:中考數學必備:怎樣學好數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