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眾面前,他們衣著光鮮,魅力四射,褪去人前的光環(huán),他們其實也是平凡的爸媽,同樣需要耐心地給孩子換尿布,同樣要面對孩子的調(diào)皮、倔強、不聽話,同樣要操心孩子的讀書、教育、成長。然而,讓我們好奇的是,身為明星,他們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和方式來對待子女呢?他們又會有什么獨門的“教子秘方”呢?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我們請來幾位明星爸媽,談談他們的個性教育法。
吳君如待女如閨蜜,性教育不是雷區(qū)
女兒陳是知7歲
陳可辛日前受訪時談及為女兒謀好學校的努力,還透露剛過去的暑假,他和女兒的關系有了飛躍式的發(fā)展。事實上,吳君如才是他們家教育女兒的絕對主力。對于女兒的教育,一向以搞笑角色示人的“三姑”吳君如倒一點不含糊,將小孩視作大人來要求,就算面對大部分父母難以直面的性教育問題,也是百無禁忌。
平等相處,學會凡事靠自己
吳君如41歲高齡產(chǎn)女陳是知,自然是視作掌上明珠般對待,不僅大為減少自己的工作量,更是砸錢不惜血本。此前就曾有香港媒體圖文報道稱,吳君如為女兒儲備了400萬港元的“教育基金”,每年花10萬港元昂貴學費送女兒上國際幼兒園,還專門買了輛40萬港元的新車接女兒放學。對此,吳君如有些哭笑不得地表示,事情被夸大,選該幼兒園主要是因為離家最近,“10萬港元一年是挺貴,其實我都很心痛啊。”至于新買的車,則是因為剛好要換車。事實上,吳君如的教女之道是“從嚴治女”,待年齡尚小的女兒如大人一般。吳君如表示,現(xiàn)在社會上很多父母對兒女十分保護,令孩子們?nèi)狈ν?她的女兒有時候也比較刁蠻,但她會盡力讓她了解社會真實的一面:“有時候女兒與小朋友吵架,讓我‘出手’幫忙,但我會教她自己處理,因為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人際關系亦是如此,我要讓她及早明白。”平時,家里雖然有工人處理家務,但吳君如也不縱容女兒,堅持要女兒保持房間整潔及自己收拾玩具。吳君如表示,自己對女兒的教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她知道凡事都要靠自己。有一次,吳君如帶著女兒騎自行車出游,大約騎了5分鐘后,吳君如越騎越快,開始拋離女兒。陳是知怎樣都跟不上,就立刻哭著用英語說:“媽咪,你騎得太快了!等等我!”然而,吳君如作充耳不聞狀繼續(xù)騎。陳是知越哭越大聲,索性把自行車停在路中間。待女兒哭了近10分鐘,吳君如才回頭,但也不是抱著勸哄,反倒用英文教訓起來:“你哭什么?”
開放教育,陳可辛比她保守
在吳君如對女兒的教育中,性教育不是雷區(qū)。作為母親,吳君如反倒會相當自如地和女兒講性教育話題,這種類似閨蜜之間的聊天話題,從陳是知兩歲多開始就有涉及。如此膽大,估計也只有吳君如這樣的豪放派兼自由派母親,才能辦得到。雖然有的時候,陳是知會將吳君如問倒,但吳君如總盡力克服自己的心理尷尬,把女兒當成人來討論。相比之下,吳君如的個性教女之道,身為知名大導演的陳可辛倒未必能接受得了。吳君如大方透露,陳可辛在對孩子性教育方面很保守,跟女兒洗澡的時候,陳可辛都還要穿上泳褲。有時女兒突然闖入廁所,正在用洗手間的陳可辛會趕快轉身,避開不讓女兒看他,“雙腿夾住重要部位。”吳君如表示,與其回避不如直面,父母對事情的態(tài)度最能影響孩子。她心目中最理想的母女關系,應該如閨蜜一般,女兒小的時候,把女兒當大人一樣平等對待,女兒自然會和母親更貼心,以后到了青春期,有問題才能坦誠地不對母親隱瞞。
林志穎三歲定一生,先講道理后罰站
兒子KIMI4歲
林志穎已經(jīng)39歲了,但穿上復古緊身小西裝,依稀還是唱著“17歲的雨季”的那個少年。只是那時的旋風小子,已是4歲兒子的旋風奶爸。
從小嚴格,基本禮儀很重視
提到兒子,林志穎總是一臉喜悅。眼下,他最喜歡討論的是育兒經(jīng)。而讓人吃驚的是,這個看似摩登的奶爸,育兒觀念卻挺老派,他堅持“三歲定一生”,“我是屬于那種幼稚起來比他還瘋狂,嚴格起來也很嚴格,我覺得0到3歲定一生,作為父親不是說供他吃好穿好就夠了,還要教育他對和錯。我不希望他一直依賴我們,比如,從小他跌倒我都會讓他自己站起來,他在那邊哭得很難過,我其實也很難過。再比如,他有時會說‘我要什么我要什么’,這不行,你要問‘可不可以’,F(xiàn)在他會說話了,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遇到叔叔阿姨不肯叫,我只好循循善誘,看到人要說‘你好、謝謝、不客氣’,一些基本的我還非常重視。”
家中獨子,難免溺愛。林志穎正考慮為兒子生個弟弟或者妹妹,這樣他不會寂寞,更懂得為別人考慮——他的目標是生三個!林志穎說,“其實家中有兩個孩子還是不錯的,一來孩子不會寂寞,二來也能讓他懂得為別人考慮。我其實很喜歡小朋友,可又擔心家人和事業(yè)難以兼顧。我兒子總說,‘爸爸你不要去工作了,因為你工作我就沒有爸爸了’,聽完我好心酸啊,只好說‘爸爸是去看看有沒有適合你的玩具’,兒子就興奮了,‘什么玩具?’‘那爸爸要工作才可以’,‘啊!那你趕快去工作趕快去!’我只好說,‘你一定要表現(xiàn)好哦’。”
賞罰分明,犯了錯時要罰站
林志穎對兒子賞罰分明,不聽話時,就立刻限制行動或罰站。有一次,兒子把家里的打印機弄壞了,林志穎當即就把他關進透明的廁所里,直到他明白,那是工具而不是他的玩具。“我并不像現(xiàn)在很多年輕父母那樣溺愛孩子。不過,再怎么樣我也不會動手。小孩子不能打,我跟他講道理,最嚴重就是罰站,對他來講很嚴重了,看狀況五分鐘到十分鐘,他現(xiàn)在發(fā)展到在那邊動來動去玩墻壁,我說你再玩就繼續(xù)站。我兒子已經(jīng)有了想法,開始慢慢叛逆了,但是他還不知道對和錯,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告訴他。”
現(xiàn)在有的小朋友進小學就開始使用手機了,林志穎不希望孩子這樣,“我以前會給他玩iPad或者手機,現(xiàn)在不給了,因為那些東西很刺激,偶爾玩玩還可以,一旦沉溺,他看書的時候就會靜不下來,在學習上也會表現(xiàn)得比較沒有耐心,所以這也是0到3歲必須要養(yǎng)成的習慣。我兒子算是喜歡看書,我們家里有很大的書柜,他雖然不識字,但是經(jīng)常會說‘爸爸我要聽這個’。從很小就培養(yǎng)閱讀習慣,養(yǎng)成這個習慣后就會對書很有興趣。”
在他看來,養(yǎng)小孩就像放風箏,一方面要讓孩子自由發(fā)展,另一方面,必須時刻關注著他,如果偏離了人生正道,那么就用手中的線將他們拉回來。對于未來,林志穎強調(diào)自己絕對不會干涉孩子的愛好,他愿意往演藝圈發(fā)展也好,愿意成為一個賽車手也罷,總之“會讓他自由發(fā)展,我把我所會的都教他。”
海清培養(yǎng)獨立性,出門自己背書包
兒子7歲
在海清的新劇《抹布女也有春天》里,海清演繹的是一個直爽霸氣的“女漢子”,但背后有一顆柔軟的心,談到自己孩子的時候,海清絲毫沒有她在熒屏中那股潑辣霸道的勁頭。從前她總是避免讓家庭和孩子曝光于眾。直到2010年孩子被拍到后,她才逐漸和媒體敞開心扉,講做母親的心情,講對孩子的虧欠。曾經(jīng)的海清在北京沒有房子,沒法把父母接過來,更不能拍戲時帶著小孩,她說,“我特別希望他能當普通孩子,別跟著我四處奔跑,連一個固定的幼兒園都上不了,我挺害怕這樣。”
親力親為,想盡辦法陪孩子
成名后,隨著工作的增多,海清和兒子在一起的時間更少了。即使在一起的時候,她也逃不了邊看劇本邊陪兒子玩。面對兒子開學的問題,海清坦白地說,自己覺得特別慚愧,作為一個母親,因為工作太忙,連橡皮、文具盒這些基本的東西都沒時間親手為他準備。幾天前回家到了餐桌邊想要喝水,看到桌上擺著作業(yè)本,才想到這是兒子第一次做家庭作業(yè),“他的書包、老師的通知都放在桌子上,我媽說這是他留給你看的,那個時候我覺得真的是好愧疚,所以為了彌補第二天我6點半起來,送他上學去。”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海清始終認為教育孩子要親力親為。所以這些年來,明顯看得出來海清在減少接戲的量。一年平均一到二部,一方面是她對劇本要求很嚴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有更多時間陪兒子。不拍戲的時候,她會專心呆在南京的家里給兒子做早飯,一起去參加各種興趣班,陪他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最厲害的一次,是兒子想要學“功夫”,海清就立刻幫他報了跆拳道班,然后和所有的家長一樣在教室門口苦苦等候。“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階段是無法替代的,姥姥姥爺也好,但他們在生活上的原則性不會像我那么強。”
不慣孩子,內(nèi)心寵愛不外露
海清說,她不是一個太慣孩子的人。基本上母子倆在一起,都是兒子背包,“很小的時候就培養(yǎng)他,跌倒了也是他自己爬起來,他要哭,我就在那一直守著,直到不哭了。我覺得他在我的培養(yǎng)下還算獨立,當然我內(nèi)心對他是非常疼愛的,如果我不加控制的話,會泛濫得不得了。”
作為一個明星媽媽,她有很多圈內(nèi)人的顧慮。怕孩子曝光太多就不能正常成長,怕他上不了普通的幼兒園,怕他在學校里受到過度關注。反過來,她還會提醒孩子不要因為媽媽是明星就覺得有多了不起。海清說,曾經(jīng)孩子第一次意識到媽媽是演員的時候,指著她說,“小海你是一個明星,你是不是覺得很驕傲?”這時她就非常警覺,她馬上告訴兒子,做明星的驕傲遠不及當媽媽的驕傲,“我說我最驕傲的是當你的媽媽,他馬上撲倒在我懷里,我可能有時候會刻意告訴他這些。明星是一個很正常的工作,只不過是有更多人知道媽媽而已。”
袁詠儀自稱是嚴母,不聽話會打手心
兒子張慕童7歲
袁詠儀和張智霖的兒子張慕童(Morton,昵稱魔童)出生于2006年11月,7歲的他今年開始上小學一年級。和內(nèi)地9月1日開學不同的是,他早在8月15日就第一次坐上了校車,這一天早上,袁詠儀還特地在微博上發(fā)圖紀念,調(diào)侃稱“魔先生”又緊張又搞笑。
初上小學,防偷拍自有一套
和很多家長一樣,袁詠儀也為擇校動過很多腦筋,“兒子還小的時候就一直在看學校的資料,也有很多朋友給了意見,前前后后了解過的學校有很多。魔童靠自己的能力考上了這所學校,他自己喜歡這所學校,這個是最重要的吧”。而開學前夕,她同樣也患上過“開學綜合癥”,“我從他考學校的時候就擔心各種麻煩事,不過現(xiàn)在還好了,因為他是男孩子嘛,需要在集體里面鍛煉自己,學會怎么和同學相處,這是他需要自己去面對的問題,別人都替代不了。我當然也希望他可以在學校里過得愉快,但我們看著他上校車就好了,學校很專業(yè),會給孩子很好的照顧”。
為準備開學,袁詠儀張智霖不但給兒子備齊了全套文具,還提前去了解學校有什么特別的要求,“我覺得小孩子才上學,讓他對學習有興趣、保持好奇心是最重要的,至于成績,當然成績好很重要,不過他努力了就好,我們不會給他多大的壓力。”兒子上學了,家里頓時安靜了很多,一開始她還有些不習慣,“以前他每天都在家,我們工作回來也會看到他在家里面玩,但現(xiàn)在就不同了。”
在香港地區(qū),明星逃不了被偷拍,尤其袁詠儀和張智霖兩人都是明星,魔童更是從小就被拍。如何避免上學路上、在學校被偷拍?袁詠儀說魔童早已有經(jīng)驗,“他小時候我們就遇到過偷拍,我們那時候告訴他‘那些偷拍你的叔叔都是壞人,你看到壞叔叔就要躲起來,不要被拍到’。但后來有一次他很認真地告訴我說那些叔叔不是壞人,‘因為他們會跟我說再見’,我當時就覺得小孩子真的好善良。現(xiàn)在有時候我們一起上街也會遇到偷拍,他很懂得怎么樣把自己擋起來。”
主導教育,張智霖只能旁觀
在魔童的教育問題上,袁詠儀是家中占主導地位的那一個,她自稱是“嚴母模式”,“只要看一下他,他就會乖乖的,大家嚇他就跟他說打電話給我。他知道我不是開玩笑的人,有時候他太皮,我只要一說‘不要以為有別人在我就不打你’,他就立刻停下來了。”家中的規(guī)矩是她定,排好了周一至周五兒子要做什么,就算張智霖想帶他去玩也不會因此更改,“我會跟他說不行,因為媽媽的責任是工作,你的責任是學習,不能因為你想玩就不學習,這是你的責任,一定要去做。”
而兒子不聽話,她甚至會打,“我不是那種邊打邊罵的人,打他之前我會跟他先講道理,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里。打最狠的一次是用藤條打手心,因為他用紙巾去玩蠟燭,我特別火,那時打得他手抖了很久,但他不痛就記不住。”在這種時候,張智霖只能處于旁觀的狀態(tài),“我們倆分配得很好,張智霖不說我,我也不說他,這是說好的規(guī)矩。我常常跟我助理和張智霖助理說,教育小孩子的時候不能笑,也不能幫他,如果你們笑或者幫他,他就會覺得媽媽說得不對,就算是長輩,如果在我教育兒子的時候笑,我都會直接讓他們不要笑,雖然這樣會得罪長輩,但我沒辦法。”
對于兒子的未來,她并沒有期待太多,只是希望他能擁有寬廣的胸懷,“大方,能原諒人,我覺得男人一定要大氣,不要怕吃虧,這樣會學到很多東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697079.html
相關閱讀:
如何教小孩認字 寶寶學認字的最佳時間
直接影響寶寶身高的因素是什么
家庭學前教育孩子的常見誤區(qū)
在孩子說話的時候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