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培育陽光寶寶并不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為一名教育和心理工作者,在最近這些年的工作經(jīng)歷中,總是會有太多的父母問我類似的問題: “我的寶寶幾個月大,想好好培養(yǎng)他,看了很多早教方面的書籍,最大的困惑就是需要培養(yǎng)的內容太多了,感覺無從下手。作為父母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在自己力 所能及的范圍里,盡可能好地去培養(yǎng)孩子呢?”

  從這些年輕爸爸媽媽的身上,我能看到一種很可貴的品質,那就是??責任心。他們會想方設法去 獲取各種各樣的育兒理念和方法,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而在這里的“健康快樂”已經(jīng)不單指富裕的物質條件,更多的是指心靈上的健康和自由。孩 子內心深處的幸福和快樂感、自我的價值感,最終取決于是否具備健康的心理。

  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認為,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是孩子到了某個年齡階段才需要做的;認為“只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愛”就可以無后顧之憂,就可以水到渠成。這樣做的后果就是,不僅耽誤了孩子健康心理建立的最佳時段,而且“充足的愛”已經(jīng)腐蝕并削弱了孩子自身成長的力量。

  如今的爸爸媽媽,面對生存條件改善帶來的物質生活的壓力,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就業(yè)的壓力;面對身邊頻頻發(fā)生在年輕人身上的各種現(xiàn)象和問題,在認識到人格健康重要性的同時,也產生了這樣的感慨:培養(yǎng)出一個各方面都健康的孩子怎么這么難!做個稱職的父母怎么這么難呢?

  同為一個母親,加上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我想告訴所有爸爸媽媽的就是:其實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 心理并不難。而“不難”,有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必須做到了解孩子出生后每個年齡段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和需求,做到滿足孩子在每個年齡段上最主要的需求。一般情 況下,年齡越小,孩子的需求越單一。再加上,6歲以前是人格基本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如果爸爸媽媽能清晰地掌握孩子6歲前每個年齡段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和需 求,要培養(yǎng)出早期的健康的人格及心理就不是件很難的事情。

  有一個朋友,是家知名企業(yè)的設計師,從懷孕開始就打算給自己的“小天使”最好的教育環(huán)境和條 件。小果果出生8個月后,工作繁忙的媽媽“狠心”將她送到了姥姥那里,但配備了最好的生活條件,等到上幼兒園的年齡才將女兒接了回來。女兒回到身邊后,媽 媽又用無微不至的照顧來補償孩子曾經(jīng)缺失的母愛,F(xiàn)在女兒7歲了,讓媽媽煩惱的是,女兒一方面對媽媽非常依戀;另一方面又怕媽媽,總是喜歡看媽媽的臉色行 事。待人接物顯得非常膽小而且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也不強,這和媽媽總是能獨當一面的魄力是一點都不相似。很多時候看到女兒這樣,媽媽是又氣又急,不知道問 題出在哪里,更不知道該怎么去改變。果果這樣的孩子在現(xiàn)在的家庭中不算少數(shù),她的這種過度依戀和軟弱的人格特質,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需要追溯到0~6歲 的,與爸爸媽媽是否去滿足和發(fā)展了她相關年齡段的心理需求有關。

  舉這個例子,我的目的不是想說果果這類的孩子有什么心理問題,而是想告訴我們的爸爸媽媽,類 似的這種不符合孩子心理發(fā)育階段特點的教養(yǎng)方式,按爸爸媽媽自己“當時的需要”來進行的教養(yǎng)內容,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孩子人格的全面發(fā)展,會影響到他將來遇 到問題時內心能量的大小。而這些因素又會決定孩子在相應階段心理健康的水平。

  所以,為了讓現(xiàn)在的爸爸媽媽清晰地了解寶寶每個年齡段心理發(fā)展的任務和需要注意的問題,本書 的章節(jié)按照寶寶出生后的年齡段進行了劃分,但這本書僅涵蓋孕期以及0~3歲這一關鍵時期的內容。除了每個年齡段的主要發(fā)展任務之外,在本書中,還會提到一 些常見的育兒觀點與爸爸媽媽進行探討。比如,該何時培養(yǎng)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除了“親子”之外,是否也該學會“遠子”?孩子該如何“富養(yǎng)”?什么時間培養(yǎng) 孩子的獨立性?什么時間是培養(yǎng)“規(guī)矩”的最佳時段等。

  如果本書能讓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理解并掌握“健康心理”的內涵,能將寶寶0~3歲每一年齡段的 心理發(fā)展任務熟記于心;能在眾多的需要培養(yǎng)的內容中慧眼識別孩子最需要發(fā)展的心理任務,抓大放小,讓自己輕松,讓孩子快樂;能讓爸爸媽媽們在遇到這個年齡 段常見的焦慮問題時有所參考,能坦然地接納寶寶的各種表現(xiàn),并用適合自己寶寶的方式去引導;能在寶寶生命最初的幾年里,共同收獲彼此的幸福和成長,從而充 滿幸福感地陪伴在寶寶成長的道路上。

  那么,我的心也會因為幸福而充滿激情。

祝福天底下所有承擔人類偉大使命的爸爸媽媽和他們的“小天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66405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