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以自我為中心怎么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孩子很容易受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經(jīng)常提醒他考慮別人的感受,給予他選擇的自由,他就會知道如何滿足自己需要的同?還能照顧到別人的感受。所以,生活中父母可以經(jīng)常適當?shù)刂赋龊⒆佑心男┬袨閷e人造成了影響,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此外,父母還要再進一步肯定孩子在他們心中的價值一他是善良的、會顧及別人的感受的,訃孩子自行判斷應該怎么辦。這樣,孩子才會養(yǎng)成凡事都考慮他人的好性格。

  1.父母要清楚認識到,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定勢形成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掉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嬌慣溺愛孩子。在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他們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增強勞動觀念,克服懶惰、依賴情緒。因為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不僅容易使人消極、頹廢、不思進取,而且容易使人變得貪婪、無休止地追求個人利益,所以培養(yǎng)勤勞樸實的性格是克服自我中心的關鍵所在。此外還要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挫折教育”,使孩子在挫折中鍛煉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制能力,克服出執(zhí)和嬌氣,學會理性地看待客觀事物。

  2.父母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要跟孩子談道理,要直指孩子做錯的地方,謹記“以身作則”這個原則,F(xiàn)在的孩子多半缺乏生活磨煉,社會經(jīng)驗不足,加上凡事都喜歡依靠自己的“個人能力”去完成,所以,往往是“不撞南墻不回頭”。因此,人為制造一些困難和障礙,有利于他們在挫折中提高認知水有和社會適應能力。

  3.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與人分享。如今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各種原因,鄰里之間的交往也比以前少很多,孩子們只能一個人玩耍、學習,找不到交流的對象,在孤獨中,孩子逐漸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要想改變這種情況,父母除了多與孩子交流、多陪陪孩子之外,還應該鼓勵孩子主動與同學、鄰肝發(fā)展友誼,多交朋友,多多與人分享。父母也應該多與人交流,在這種環(huán)境影響下,孩子就能體驗到如何與朋友相處,學會替他人著想。

  4.父母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在生活中,父母有時候明明是在關心孩子,卻多半用責難的語氣說出來,可是孩子往往只聽到責罵而沒有感受到背后的關心。所以當父母要求孩子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的時候,不妨采取建議的口吻。有時要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獨立判斷是非的能力,讓他們學會為他人著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63741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