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秋天,是從一個周四的早晨開始的。
結束晨練從城鐵邊的小樹林穿過時,發(fā)現,昨日還肥頭大耳的梧桐葉,斑駁陸離的,落了一地,厚厚的,靜靜地擁吻著大地。昨夜一場雨,徹底給喧囂多事的酷夏畫上了句號。每天使槍弄棒、推拉悠柔的晨練人們,還沒有來到。昔日熟悉锃亮的小路不見了,小樹林安靜得出奇,我一下猶豫了,一時不知道該不該進入,怕打擾這奢侈的寧靜。
當我小心翼翼地從梧桐葉上走過時,小路松軟,富有彈性,不得不把腳步放得輕而又輕,不忍心把她踩疼。突然,一個意念進入腦海,這美好靜謐的生命時光,應該與妻兒一起分享,真后悔出門前沒叫醒他們。于是決定,下午兒子放學去接他時,一起和他繼續(xù)我們的bicycletime,親密之旅。
起波瀾:兒子吃了涼包子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接兒子回家的路上,妻子與兒子發(fā)生了一場小沖突。確切地說是一場單贏的戰(zhàn)爭,妻子的關心和愛,像出膛的炮彈一樣向兒子射去。兒子不辯解也不應戰(zhàn),像做錯了事的可憐蟲,茫然無辜地望著窗外。
事情起因是兒子昨天第三次忘記帶飯盒回家,妻子決定懲罰他,那天不給他做午飯。要知道,兒子最喜歡吃妻子做的美食,每天中午滿滿一保溫桶飯菜,還有湯,他都吃得干干凈凈。兒子經常在晚上臨睡前纏著妻子:“媽媽,媽媽,你明天給我做什么好吃的呀?”聲音甜,表情蜜,妻子常常被這份幸福和甜蜜所擊潰。
那天,妻子決定,只給兒子帶幾個包子。在冰箱里保存的包子,有點冷也有點硬,但妻子最后還是嘴硬心軟囑咐兒子,中午用學校辦公室的微波爐熱一熱再吃。兒子答應了。
放學回家的路上,妻子問兒子,中午熱包子會用微波爐嗎?兒子說,沒熱就那么吃了。方才還溫情脈脈的妻子,立時像扣動扳機的機關槍,指責、埋怨劈頭蓋臉向兒子傾瀉:“那么涼的包子你怎么能吃?媽媽不是告訴你讓你熱了再吃嗎?你是不是不好意思怕老師拒絕沒去熱?”兒子悻悻地應答著,滿腹委屈。
我坐在旁邊靜靜地聽著,然后用手輕輕地拂過妻子緊握方向盤的手臂,遞過去一個冷靜的眼神。妻子一下意識到了自己的緊張過激,安靜下來。
想辦法:bicycletime打籃球
回到家,和兒子一起吃了點水果后,我提議下面是bicycletime,兒子低落的情緒才稍稍有所回升。
下午四點半的蕭瑟秋風,有點冷也有點急。我和兒子穿過小區(qū)、市場,進入西邊的公園,逆風北行,好幾次被風阻擋,不得不停下來。這反倒激起了兒子的斗志,嘴里嘿哈喊個不停,腳下拼命踩蹬。終于沖出樹林,回到大路上,兒子的情緒完全正常了,還近乎有點亢奮。隔著柵欄看到兩個年輕人在打籃球,我提議去打會兒籃球。
兒子:咱們沒帶籃球怎么打?
我說:跟叔叔們一起玩。
兒子:啊?不認識,人家讓你玩嗎?
我說:沒關系,我去跟他們說,讓,我們就玩,不讓,我們就回家。
繞過北門來到球場,我問兒子要不要一起玩。兒子說:“你玩吧,我繞著籃球場飆車。”我停下自行車,來到球場中央開始活動手腕和腳裸。在我活動筋骨的時候,有人扔給了我一顆球,表示歡迎加入。整個過程我一直用眼角余光觀察兒子,他也一直悄悄地觀察我是怎么融進去的,看我會不會遭拒絕。
解疑惑:兒子勇敢來表達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我:“爸爸,你是怎么跟那兩個叔叔說的,他們就讓你玩了?”我知道,我的機會又來了。我告訴他,我什么也沒說,只是用眼神送去問候,他們就主動扔給我一顆球,歡迎我加入。我說:“兒子,其實生活中誰都怕拒絕,怕受傷害。怕拒絕怕受傷害,是因為我們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愛。
“媽媽今天跟你發(fā)脾氣,是心疼你,怕你吃冷包子生病。其實這件事很簡單,結果只有兩種:吃熱包子還是吃冷包子。你不去找老師請求用微波爐,你吃冷包子;你找老師,老師拒絕了,你吃冷包子;你找老師,老師同意了,你吃熱包子。你何不去試一下,萬一老師同意了,你今天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熱包子了。再說,老師不會不同意的,老師最愛自己的學生了,怎么能忍心看著自己的學生吃冷包子呢!”
聽到這里,兒子眼睛一亮,我知道,下次他能不能吃上熱包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愿意相信他人。
出成果:電梯里學請求
回到家乘電梯到19層出電梯時,兒子再次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歷練。每次他都很熱心地為別人服務,按著升降鈕等人進出。這次也不例外。由于電梯門開關時間間隔太短,連人帶車出電梯時必須動作要快,不然就會被電梯門撞到。
“19層到了,請慢走!眱鹤右贿吀阈Γ贿厡ξ艺f,“爸爸你先下,我給你按著按鈕,你出去后再給我按著!蔽艺f:“好吧!背隽穗娞莺螅夜室舛愕絻鹤涌床坏降牡胤,然后對他說:“你出來吧!”他不住地問:“你按著呢嗎?”我說:“我不告訴你,你趕快出來!”可他就是不出來!僵持了一會兒,我說:“我本來是按著的,可我現在不按了,我走了,你自己想辦法出來吧!”于是,我真的走開,去放自行車。
過了一會兒,他滿有成就感地湊過來說:“我出來了,真驚險!”我說:“祝賀你,兒子!你不僅要學會相信他人,更要善于請求他人的幫助,不然你就沒有盡全力!何況我是你爸爸,爸爸都不相信,你還能相信誰呢?”張慶棠/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60866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