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的幼兒,好奇心和求知欲變得強烈,思辨能力大大提高,處于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孩子將來是墨守成規(guī)還是善于創(chuàng)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一時期父母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稍加點撥。
給孩子留下思考的時間
不少家長以為孩子對問題的反應速度越快,思考力就越強,腦袋就越聰明。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孩子回答問題往往是憑直覺,如果家長滿足于孩子的這點“小聰明”而不去引導他思考,那么,孩子就會習慣于對問題不假思索地做出回答,而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大腦啟動思維“程序”。
所以,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最好不要急于讓他說答案,而是啟發(fā)他多問幾個為什么,想出幾種解決方案,再選擇出最佳答案。這種思維練習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可以進行。
教孩子說話用詞達意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盡早教孩子準確用詞,不但能防止別人誤解他的意思,而且能促使他思維活躍、思路清晰。
家長對孩子的話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對他的表達要多分析,這可以使孩子用詞準確、鮮明、生動。比如,孩子見到好看的東西時,可能會籠統(tǒng)地用一個“酷”字表達。這時不妨問他:“‘酷’是什么意思?‘酷’和‘漂亮’、‘好看’、‘帥’這些詞語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情況下用‘酷’最好呢?你說‘酷’的時候,心里有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幾次下來,孩子在說話時就會注意他的用詞。當他告訴媽媽:“這件衣服很漂亮,不過,還不夠酷”時,就說明,他的思維正努力往準確、精細的方向發(fā)展。
讓孩子每天畫日記
畫畫是幼兒表達自己內(nèi)心世界最直接、最樂意的一種方式。大多數(shù)孩子在學會使用清晰的語言之前都可以用畫來表達自己。這一時期,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把每天的感覺、把一天中他覺得最有意思的事畫出來。別去管孩子畫畫的技巧,要求他把畫的意思以及為什么要畫講給你聽就可以了。這對孩子的思維方式是一個極好的訓練。
如果孩子從動物園回來,能在日記本里畫出威風的大老虎、機靈的小猴子和憨厚的黑熊,就說明這幾個動物在他的大腦中印象非常深刻。當然,你也可以拿著他的畫饒有興趣地和他一起編起故事。編故事的過程需要思考和想象,如果孩子有一本“畫”出來的日記,那他同時也擁有了一本屬于自己的最容易自由發(fā)揮的故事書了。(玖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51650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