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積木大概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寶寶從看、摸開始,到不停地擺弄,把爸爸媽媽堆好的積木推倒或把積木連起來。玩積木可以鍛煉寶寶手的小肌肉,促進寶寶的大腦發(fā)育,玩積木還有利于寶寶對物體形狀的認識,懂得物體平衡,在寶寶堆積木的過程中還可以促進寶寶的想象力發(fā)展。
實際上寶寶要到3歲左右才能真正地自己堆積木。但是對0-1歲的寶寶來說,家長也可以變著花樣來教寶寶玩積木。
0-5個月:利用積木做肌膚接觸
這個時期親子間的肌膚接觸是很重要的,而積木就可以作為和寶寶肌膚接觸的工具之一。這個時期寶寶對于聲音是很敏感的,媽媽可以用積木來制造不同的聲響。
推薦游戲1:在寶寶身上開汽車
寶寶從頭到腳可以看做一條公路,爸爸或媽媽拿著積木當作汽車在寶寶的身上“行駛”。行駛的時候媽媽可以用嘴巴模擬汽車的聲音或者和寶寶說“舒服不舒服啊”之類的話。
推薦游戲2:搖呀搖,天女散花
把幾塊積木放在浴巾上,父母分別拉住浴巾的兩個角搖晃,讓積木相互碰撞發(fā)出聲音,最后將積木慢慢地一個個倒在寶寶的肚子上。
6-11個月:抓住、推開,讓寶寶動手玩積木
這個時期除了要用眼睛看,還要讓寶寶用手抓握東西。有些寶寶甚至只要拿著一塊積木就會很開心。把積木在地板上滾來滾去或是將積木扔出去等,都是不錯的玩法。
推薦游戲:積木不見了
在一個箱子的上面開一個可以放進玩具的口,把箱子放在寶寶面前,讓寶寶把積木一塊一塊地放進箱子里。本來應該在眼前的積木一下子掉進箱子里不見了,寶寶會感覺到吃驚和興奮。
1歲左右:用積木教會孩子空間和距離
把積木放在地板上的位置看做出發(fā)點,然后再將其移動到其他位置,讓寶寶慢慢理解空間和距離的概念。這個階段,寶寶已經能夠站起來了,所以做游戲的時候會更活躍。
推薦游戲1:把積木立起來
在地板上把積木一個個立起來。可以把相同顏色或形狀的積木擺在一起,然后再擺成特定的形狀。不同的寶寶選擇的擺法不同,這是很復雜的游戲。
推薦游戲2:積木滑滑梯
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的移動能夠讓寶寶更好的理解空間和距離,媽媽可以將圖畫書傾斜一定角度當作滑梯,然后讓寶寶拿著積木放在“滑梯”上滑下去,看積木的移動。
推薦游戲3:嘩!大樓倒了
會站的寶寶可以玩的游戲比之前只能坐著的時候多了很多。讓寶寶自己把堆得很高的積木推倒,聽積木紛紛掉落地上的聲音,寶寶一定會很高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483894.html
相關閱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bjb@jiyifa.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