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只有懂得先伸出自己的手,才能握住別人的手;而有過被愛的、深切感動的人,更能有愛別人的能力。這樣的道理用在親情、愛情、友情上都一樣。如果為人父母者想要培養(yǎng)出一個富有愛心的女孩,讓她長大后能懂得自愛、愛人,就要從小讓女孩學會愛,擁有愛的能力!
一位母親為了讓女兒體驗沒有水的感覺,暑假的時候,她特意帶著上幼兒園的女兒,從東北千里迢迢來到甘肅的定西。
在火車上,母親告訴女兒她們馬上就要到一個沒有水的地方了。女孩打算向駱駝學習,趕緊灌下一瓶牛奶。
到了定西的老鄉(xiāng)家,母女倆從一口看似干涸的井中打起一桶水,那還是去年積下的雨水。村民告訴她們,這個地方日用水緊張,這水得循環(huán)著使用:先用來洗臉,然后再用來洗衣服,最后還要用這盆臟水去喂豬。
女兒擔憂地問:“豬怎么能喝這樣的水呢?”
媽媽反問:“那你覺得應該給它們喝什么?”
“我給它們喝檸檬汁,喂牛奶。”女兒一臉稚氣地歪著頭回答。
媽媽又問她剛才從井里打上來的水能不能喝,女孩立刻回答:“不能喝,不干凈。”
“如果你很渴了呢?如果你兩天沒喝水了呢?也不喝嗎?”
“不喝。”
就在那天晚上小女孩哭了,不是因為媽媽批評了她,而是因為她太渴,這兒太苦。對她來說,畢竟再大的挑剔也抵不過口渴的難耐,于是她終于喝了兩天來的第一口水。
這里的早晨,天氣都有些陰沉,似乎一場雨即在眼前,像是要給太久沒下雨的土地及這兩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帶來希望,可希望最終都破滅了。
土地已干得裂出了一道道縫,農(nóng)民們面臨的將是顆粒無收的命運。
這天,母女倆要回家了。女孩已和這兒的孩子結(jié)下了友誼,此刻的離去竟有些難舍。雖然那些孩子灰頭土臉,衣著破舊,而且他們從未嘗過水的暢快淋漓,但可貴的是他們純真的童心和從單純的眼中流出的晶瑩淚滴。
母女倆揮手告別了黃土地,把那里的貧窮落后留在了身后,但把一種體會留在了心里。年輕的母親要讓女兒體驗的,應該不只是水的珍貴。
什么是愛心?那不只是打電話到新聞媒體去宣布“我要獻愛心”,也不只是在鎂光燈的閃爍之下向某慈善機構捐款,而更應該是不漠視、不鄙夷那些不如我們生活條件的生命存在,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幫助別人,同時自己也懷著一顆感激之心去生活。
也許你的女兒出生于繁華都市,也許你的女兒生長于窮鄉(xiāng)僻壤,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對待出身,如何正確認識社會,以及努力做一個具有愛心、樂于助人的人。這才是女孩健康成長的基石。
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降生到這個世界上接觸的第一個重要環(huán)境。因此,想要培養(yǎng)充滿愛的能力的女孩,就要從小開始,而不是要等到學齡期再期盼學校老師來教導。
培養(yǎng)女孩愛的能力,父母就應該給女孩提供“愛心”教育的機會。比如帶女孩搭公車時,看到有老人上車,父母應以身作則地起來讓座,就是讓孩子感受“博愛”意義的好機會。同時引導女孩關心身邊的人。如果聽到有其他小朋友有困難,父母可以主動告訴女孩去問問小朋友是否需要幫助,并且在女孩幫助小朋友時,能給予協(xié)助,讓女孩從小就能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也能讓她更富有憐憫之心。
父母還要教育女孩尊重生命。為了讓女孩將關愛的情感也能投注到人以外的事物中去,父母可以在家中養(yǎng)寵物,像貓、狗、鳥、魚等,或種幾盆花草。讓女孩負責去飼養(yǎng)或換水、清理時,順便告訴她萬物生長的過程,讓女孩去跟寵物自由互動,或者觀察植物生長,她就能慢慢體會生命的意義。
管教女孩時,同樣要讓她感受到你對她的關愛之心。特別要提醒父母的是,管教孩子必須有理有據(jù),千萬不能情緒化地打罵,必須讓孩子知道錯在哪里,應該得到什么樣的懲罰;對在哪里,應該得到什么樣的認可和表揚。這樣,才不致讓孩子有偏差的認知或行為產(chǎn)生,為她將來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多講好的傳說、故事給女孩聽也是一種好的“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故事的角色會影響、投射到孩子身上,通過模仿眾人景仰的英雄、善心使者,從而自然地去檢視自己日常生活的言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31540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