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父母學會這10招 讓孩子愛上家務不是事兒!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愛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擔心孩子辛苦,不讓孩子做家務,這種方式絕對是錯的。其實孩子一歲半就能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適當做家務,能提高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fā)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yǎng)。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鼓勵孩子做家務,讓孩子愛上做家務呢?

  1.收起完美主義,別對孩子要求太高

  孩子在洗碗的時候,可能會把泡沫撒得整個廚房都是;在掃地的時候,可能還有一半的垃圾安靜地“躺”在原地。

  這時別急著批評孩子,對孩子來說,積極地參與比結果更為重要。通過適當的方式提醒孩子下次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就可以了,千萬不要批評,以免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2.全家都參與進來,特別是爸爸

  一個家里面,如果只有媽媽一個人做家務,孩子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家務應該留給媽媽做。要是爸爸積極參與進來了,孩子的想法便會發(fā)生變化:家里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家務。

  有爸爸帶頭,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肯定會提高不少。

  3. 給孩子準備一套適合他的勞動工具

  媽媽還可以給孩子購買符合孩子size的勞動用具,例如小號的圍裙、手套、洗碗盆、掃帚等,讓孩子有自己專屬的勞動工具,自然也會更重視做家務這件事。

  4.每周定一個時間,讓孩子完成某件家務

  例如和孩子約定好,每個周末的上午要負責幫媽媽曬衣服,下午要負責幫忙買菜,孩子便會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的習慣。

  5.把任務具體化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你對他說:“幫忙整理好客廳的東西”,孩子可能覺得這個任務他無法完成,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客廳那么大,我咋收拾啊”。

  如果把任務具體化,換種方式跟孩子交流: “寶貝,可以幫媽媽把地攤上的書都放到書架上,然后把玩具都放進箱子里嗎?” 孩子才會清楚地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的是什么,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

  6.走心地表揚孩子

  “你真棒”、“你真是好孩子”,這樣的表揚一點都不走心,總是這樣夸獎孩子,是會被孩子嫌棄的。

  “這桌子擦得真干凈,你看這上面一點臟東西都沒有,媽媽太開心了!”

  聰明的媽媽都該知道,夸孩子只有夸到了點子上,才能真正讓孩子受到鼓勵。

  7.向孩子示弱,尋求孩子的幫助

  有些媽媽以為,自己多干點活,給孩子做榜樣,孩子看到后一定會幫忙的。很可惜,你不直接跟孩子說,孩子幾乎不會知道你需要他的幫忙。

  不妨在孩子面前示弱,告訴孩子: “寶貝,媽媽需要你的幫忙,你能幫我拿個勺子過來嗎?”

  多向孩子求助,不僅可以讓孩子學會更多的勞動技能,還能在共同的勞動中促進親子感情,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

  8.讓孩子感覺勞動是有趣的

  做家務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聰明的媽媽會讓這個過程變得很愉快。比如做家務的時候,和孩子一起比賽,看看誰做得又快又好;或者一邊做家務,一邊教孩子唱歌,或者講故事給孩子聽。

  這樣孩子便會覺得做家務也是可以很快樂的,勞動的過程是可以很有趣的,從而慢慢喜歡上做家務。

  9.不要把做家務當做一種懲罰

  如果我們規(guī)定孩子犯錯了就要洗碗掃地,那么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孩子都會覺得:只有犯錯的時候才需要做家務,如果沒做錯什么事,那為什么要做家務呢?

  10.不要用金錢鼓勵做家務

  注意,別給家務活明碼標價,諸如 “洗碗2塊錢”、“倒垃圾1塊錢” 這樣的事最好不要發(fā)生。因為我們不用這招的時候,孩子做家務可能是為了幫媽媽的忙,或者為了體驗做家務時的成就感。但如果用了這一招,那孩子的目的就只有錢了。一旦哪天你不再給錢便讓孩子做家務,孩子會覺得自己虧了,從而拒絕做家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18283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