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要做到耐心指導不容易,但是應該堅持這樣做。如果在寶寶獨立性傾向正在發(fā)展的時候,沒有給他適時的鍛煉,錯過了這個時機,孩子的依賴性會越來越重,你再想讓他自己做,就很困難了。同時,如果生硬地干預或限制孩子的獨立行動,常常會遭到寶寶的拒絕,傷害他活動的積極性和獨立性。
所以,一定要創(chuàng)設條件,讓寶寶自己做,慢慢培養(yǎng)他的獨立性。以下是具體操作的幾點建議:
★盡量滿足寶寶要求“自己做”的心理需求,讓他自己做。
★如果擔心把寶寶的衣服、地板等弄臟,可以事先墊些毛巾或報紙等。
★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做得不夠好而訓斥寶寶,挫傷寶寶的積極性。
★盡量頭一天晚上做好準備工作,如準備好第二天寶寶要穿的衣服,提前準備好早飯,留出較為充足的時間。
★不要生硬地干預或限制寶寶的獨立行動。如果時間緊,先與寶寶商量,讓寶寶先試一兩次,再由父母幫忙。
★在時間充裕時,比如下午放學和晚上睡覺,盡量讓寶寶自己做,如穿脫衣服等。
★在寶寶自己做的時候,最好有大人在一旁鼓勵,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和適時的幫助。
從對上海杏山路幼兒園一年又一年畢業(yè)的寶寶的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獨立性對一個寶寶的發(fā)展非常重要。一個寶寶如果獨立性強,那么三年中,他各方面的發(fā)展就會很好。而如果一個新入園的寶寶獨立性很差,我們就要花大量的時間培養(yǎng)他的獨立性,他的發(fā)展也似乎總比別人慢。
案例
小班的悅悅入學一周了,活潑可愛?墒
在
這一現(xiàn)象在剛入學的小班的寶寶中表現(xiàn)得較為突出。在寶寶0-3歲時,父母的重點往往集中在喂養(yǎng)上,想方設法讓寶寶吃得多,吃得好。這是對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還有一點很重要,卻容易被很多父母忽視,就是寶寶獨立性的培養(yǎng)。
獨立性是幼兒自我發(fā)展的一種內(nèi)在動力,也是幼兒終身發(fā)展的重要素養(yǎng)。有獨立性的幼兒,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寶寶的獨立性主要表現(xiàn)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如果寶寶的自理能力好,進入幼兒園后,就會在群體中表現(xiàn)出色,自信心也會增強。相反,一個自理能力差的寶寶,在幼兒園里時常有挫折感,無形中產(chǎn)生“我”不如人的想法,影響他的自信,時間長了,還會影響寶寶的上進心。
2-3歲是培養(yǎng)寶寶獨立性的關鍵期。這時,寶寶已經(jīng)取得了一些經(jīng)驗,他事事都想嘗試自己做,嘗試自己動作的力量和效果,他常常表示要“我自己吃”“我自己拿”,而且討厭大人的幫助或干預。其實,當寶寶用手抓飯自己吃,用手來奪大人手里的勺子時,已經(jīng)意味著獨立性的萌芽。
★不要因為嫌寶寶煩,索性讓他自己來,一點也不幫他,等著看他自己受不了挫折,再放棄。
●進入幼兒園以后,再培養(yǎng)獨立性已經(jīng)晚了。
●2-3歲是培養(yǎng)寶寶獨立性的關鍵期。
●寶寶的這種獨立性傾向,是一種積極的表現(xiàn),父母一定要予以鼓勵。
●不要生硬地干預或限制孩子的獨立行動。
●創(chuàng)設條件,讓寶寶嘗試自己做。適時地給予寶寶必要的指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11586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