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再好的玩具也不能替代玩伴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親子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讀:從心理學講,人的需要除了吃、睡、排泄等生理需要外,還有安全、愛和被愛、歸屬群體自我實現(xiàn)等多種層次的心理需要。寶寶參與同齡玩伴之間的玩耍正是被愛和歸屬感的需要。這是與吃東西一樣,也是不可替代的需要。

  為什么家里有那么多玩具,寶寶卻常常一玩就膩,興趣索然,而寶寶一旦和小朋友們在一起,干什么都高興?這是一個令許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困惑的現(xiàn)象。

  愛玩是寶寶的天性。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寶寶并不是光有玩具就行了。他需要和同齡的小朋友在一起。若在玩具和小朋友之間選擇,寶寶往往兩者都需要。

  有些爸爸媽媽總擔心,自己的寶寶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會受欺負或者遇到危險,情愿買許多玩具,讓寶寶自己呆在家里玩。殊不知,再好的玩具業(yè)代替不了玩伴。

  玩耍是寶寶必不可少的“功課”,是“主業(yè)”。玩耍不僅有利于增強體質,加強心肺功能鍛煉和肢體關節(jié)活動,擴展對世界的認識,更有利于寶寶的心理發(fā)展。比如學會人際交往,在玩耍中增強反應的靈敏性、主動性。游戲對提高寶寶觀察、注意、記憶和獨立思考能力。以及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等都有重要的作用,這時他開始與其他人交往并建立良好關系的第一步。

  從心理學講,人的需要除了吃、睡、排泄等生理需要外,還有安全、愛和被愛、歸屬群體自我實現(xiàn)等多種層次的心理需要。寶寶參與同齡玩伴之間的玩耍正是被愛和歸屬感的需要。這是與吃東西一樣,也是不可替代的需要。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這樣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成年人見面,先要通過交談彼此認識;大寶寶見面,只是好奇的盯著對方;而當兩個小寶寶在一起時,不必知道對方的名字,他們就會一起玩。幾小時后,就儼然成了一對好朋友。可見,游戲本身就能把寶寶聯(lián)系起來。

  而一旦兩人生氣,一個說“我不跟你玩了?”另一個寶寶便會無精打采的回家,委屈的向爸爸媽媽告狀:“他不跟我玩······”說著眼淚就要掉下來了。爸爸媽媽如通過做工作,兩個寶寶重歸于好,就會破涕為笑,心理又得到新的滿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10693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