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藥品
元旦假期,因為生活規(guī)律、生活環(huán)境及飲食習慣的改變,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孩子生病。因此,短期出行前,一定要為孩子準備一些常用的藥物。
消化不良:小兒胃酶合劑或胰酶散,當孩子飲食過度消化不良時,可以服用。
腹瀉:蒙脫石散(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都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蝾^孢克洛顆粒(此為抗生素,腸道感染時可以遵醫(yī)囑服用)。
感冒藥: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可以緩解孩子感冒帶來的鼻塞、流涕等不適癥狀。因里面含有少量退燒藥成分,需注意不要和下面的退燒藥同時服用。
發(fā)燒: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這兩個為專用退熱藥,如果孩子感冒后,口服抗感冒藥后仍高燒不退,大于39度,可以用一次,不推薦反復使用。
過敏: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或地氯雷他定等任選一個,當孩子水土不服時出現(xiàn)渾身癢或急性蕁麻疹時可以服用。
兒童開塞露:孩子高燒不退同時當天沒有大便的時候用一次,有通便退燒的作用。
嘔吐:嗎丁啉混懸液或片劑,如果確實是孩子飲食不當,嘔吐厲害,沒有明顯的腹痛,可以給孩子吃一次觀察。
外傷:碘伏、創(chuàng)可貼、棉簽、云南白藥等。
禮儀知識
節(jié)日期間,走親訪友正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孩子學會如何講禮貌,如何與他人和睦相處。
無論是在家里接待親朋好友,還是到別人家做客,教導孩子在見面的第一時間主動打招呼是很重要的。如果是比較常見的親
人,孩子都會稱呼,如爺爺、奶奶、伯伯、姑姑等。還有的客人是孩子不常見的,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導。由于一些稱呼孩子平常很少用,叫的時候會比較生疏。如果在見客人之前和孩子“排練”一下,孩子稱呼起來就很自然了。
當孩子到別人家做客時,家長要讓他明白要愛護他人的物品。提前告訴孩子未經(jīng)主人的許可,不能亂動主人家的東西,不能主動要食物。除了在客廳玩,不能隨意進入其他房間。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需要征求主人的同意才能拿出來玩。
特別需要強調(diào)的是,如果主人家有小朋友,需要明白小主人對他家里的玩具書籍或電視節(jié)目有支配權,不能跟人搶。對主人和小主人的照顧和款待要隨時表示謝意。當孩子之間出現(xiàn)搶玩具的時候,讓他換位,從別人的角度看看問題。
心理準備
過節(jié)放假,本來是件高興的事情,可是不少體弱的孩子稍不小心就生病,一些家長就非常焦慮。
身為父母,無論何時都不能掉以輕心。走親訪友時,家長不要只顧聊天,讓小孩子在廚房、廁所、室外馬路等危險的地方玩耍,很容易導致安全意外和交通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此外,有毒物攝入口腔、異物嗆入氣管、異物傷害眼睛、熱湯燙傷孩子的事件也要注意防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09021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