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清)周實①
。1)淺草不盈寸,微風蕩成波,倚樓睨之,不忍遽去,則吾之愛此草也為何如?東園桃與李,香色襲人魂,有時日墜游倦,便欲和衣宿其下,則吾之愛此花也為何如?
(2)雖然,吾嘗見世之愛草者,往往踏之以足;愛花者,往往折之以爪。夫至踏之折之,與桎梏之蹂?之將毋同?揆②諸愛之初心,詎不大相背謬哉?在踏之折之者之心,固以為吾之踏之折之,正吾所以愛之,而不意其踏之折之之時,已刁民愛之之心南轅北轍也。
。3)無盡于是得一解焉。方愛之之心之初萌,乃天性之流露于莫知其然而然者;及其踏之折之,則不免濟以人欲之私矣。夫自私者,未有能愛物者也,雖間有貌似愛物之頃,亦非真能愛物,特以物足供一己之愉快耳。踏草折花者,非此類而何?
。4)噫,天下之真能愛物者,至不惜以身殉物。試問踏草折花者,能以身殉花草也否耶?不能以身殉花草,而徒桎梏花草,蹂?花草,此其人早溢乎愛之分際,而流于縱欲矣。(5)是故善用其愛者,能保存天性而擴充之,而天下民物,無不在胞與之中③;不善用其愛者,遂狹小其天性而戕賊之。后世戰(zhàn)爭盜竊之紛紜,疇④非欲攫取天下之民物以快己私者乎?踏草折花,其小焉者也。嗚呼噫嘻!
【注釋】 ①周實(1885-1911),號無盡,清末著名詩人、革命者。 ②揆(kuí):揣度。 ③“而天下民物”二句:宋朝張載日:“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毖苑簮垡磺腥伺c物。與:朋友。 ④疇:誰。
22、第(2)段著重指出踏草折花者( )與( )的背離。(分別用一個詞來概括)(2分)
23、第(3)段畫線句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花草初生之際,愛物之心自然流露;(等到花草長成)則踏草折花,私心暴露。
B、對待花草的愛心,源自人的自然天性;而那些踏草折花行為則是貪婪之心膨脹。
C、萌生喜歡花草之情乃是天性的自然流露;而踏草折花行為則是人的私心促成的。
D、萬物初生時節(jié),人們都有愛物的天性:等到花草可以采摘踐踏,私欲自然形成。
24、聯(lián)系上文,從論證的角度分析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25、比較《種樹郭橐駝傳》中“他植者”與本文中踏草折花者行為的異同。(2分)
26、分析本文的寫作意圖。(3分)
答案:
22、心(意愿、情感) 行(行為、動作)(2分)
23、C(2分)
24、上文分析踏草折花者情感與行為的背道而馳,并分析其出自私心的動機,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揭示其縱欲的本質(zhì),是議論的深入。(3分)
25、都是名為愛心實質(zhì)上摧殘草木;前者源于對草木生長天性的無知,后者出于自私貪婪。(2分)
26、本文借事喻理(借題發(fā)揮),借踏草折花自私縱欲行為,抨擊外國入侵者與國內(nèi)當權(quán)者瘋狂攫取民物的強盜行徑。(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uedu/xiandaiwen/497141.html
相關(guān)閱讀:皇帝親自帶著一群最高貴的騎士來了閱讀附答案
老爺爺?shù)暮樱ü?jié)選)閱讀答案
放學了,我路過老師的辦公室閱讀答案
《江河情懷,水電人生》閱讀附答案
季羨林《走運與倒霉》初中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