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唐公三首其三,旅思閱讀附答案
王安石
此身南北老,愁見問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遠,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風起,悲歌不為鱸②。
注:①張壤,字唐公,北宋嘉佑六年契丹國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②《晉書?張翰傳》記載張翰在洛陽,因見秋風,于是想起家鄉(xiāng)的苑菜莼羹、鱸魚膾,說:“人生貴適意爾”,當日辭官歸鄉(xiāng)。
14.對本詩分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此詩題為《次韻唐公三首其三?旅思》與王安石的另一首詩《泊船瓜洲》一樣,都表現(xiàn)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B.首聯(lián)直抒胸臆,詩人奔波南北,韶華老去,身心俱疲,不想再為國征戰(zhàn)攻伐;一個“愁”字突出了詩人的迷茫。
C.頷聯(lián)寫景,以夸張之手法寫天地的闊大深沉,并為進一步抒懷做了鋪墊:“蟠”“人”二字化靜為動,頗見功底。
D.頸聯(lián)情景合一,“心共遠”表明白己心志高遠,意欲九天“步月”卻形單影只,可見詩人雖高處不勝寒卻依然積極人世。
E.王安石的詩歌“學杜得其瘦硬”,用字工穩(wěn),好發(fā)議論,多用典故,擅長于說理與修辭,風格遒勁;本詩集中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
15.詩的尾聯(lián)是怎樣表現(xiàn)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的?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4。BE(B2分,E.3分。B項中“為國征戰(zhàn)攻伐”“突出了詩人的迷茫”錯,應是思家之愁和國事之憂;E.項,本詩并未集中體現(xiàn)“擅長說理”這一特點。)
15.參考答案:①尾聯(lián)即景抒情,詩人借張翰的鱸魚膾的典故委婉表達自己復雜的思想感情:②面對秋風,詩人雖然傷悲,但依然慷慨歌大志;③雖然思念家鄉(xiāng),但為國事不計個人得失,顧大家而舍小家。
評分細則:6分。三個要點,每個2分。大意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uedu/xiandaiwen/1087260.html
相關閱讀:《格列佛游記》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閱讀附答案
拜祭先祖,其來有自。從甲骨文時代就有文字的證明...閱讀附答案
《人的覺醒》閱讀附答案
現(xiàn)代文閱讀訓練:莫言《透明的紅蘿卜》[答案]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