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杜弼,字輔玄》閱讀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文言文閱讀答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7題。

  杜弼,字輔玄,中山曲陽人也。弼幼聰敏,家貧無書,十二,寄郡學受業(yè),講授之際,師每奇之。同郡甄琛為定州長史,簡試諸生,見而策問,義解閑明,應答如響,大為琛所嘆異。延昌中,以軍功起家。弼長于筆札,每為時輩所推。孝昌初,除光州曲城令。為政清靜,務盡仁恕,詞訟止息,遠近稱之。時天下多難,盜賊充斥,征召兵役,途多亡叛,朝廷患之。乃令兵人所赍戎具,道別車載;又令縣令自送軍所。時光州發(fā)兵,弼送所部達北?ぃ荼粫r散亡,唯弼所送不動。元象初,高祖又引弼典掌機密,甚見信待;蛴性齑尾患皶,直付空紙,即令宣讀。相府法曹辛子炎諮事,云須取署,子炎讀“署”為“樹”。高祖大怒曰:“小人都不知避人家諱!”杖之于前。弼進曰:“《禮》,二名不偏諱①,孔子言‘徵’不言‘在’,言‘在’不言‘徵’。子炎之罪,理或可恕!备咦媪R之曰:“眼看人?,乃復牽經引《禮》!”叱令出去。弼行十步許呼還子炎亦蒙釋宥世子在京聞之語楊?曰王左右賴有此人方正庶天下皆蒙其利豈獨吾家也弼性質直,前在霸朝,多所匡正。及顯祖作相,致位僚首,初聞揖讓之議,猶有諫言。顯祖嘗問弼云:“治國當用何人?”對曰:“鮮卑車馬客,會須用中國人。”顯祖以為此言譏我。高德政居要,不能下之,乃于眾前面折云:“黃門在帝左右,何得聞善不驚,唯好減削抑挫!”德政深以為恨,數言其短。顯祖內銜之。弼恃舊仍有公事陳請。十夏,上因飲酒,積其愆失,遂遣就州斬之,時六十九。既而悔之,驛追不及。

 。ü(jié)選自《北齊書?杜弼傳》)

  [注]①二名不偏諱:“偏”,本作“?”,都,普遍。這句話出自《禮記》,講的是避諱的一條原則,即名有兩個字的可只任諱其中的一個字。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義解閑明,應答如響 響:回聲

  B.乃令兵人所赍戎具,道別車載 赍:攜帶

  C.眼看人?,乃復牽經引《禮》 ?:生氣

  D.高德政居要,不能下之 下:低于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弼行十步許/呼還子炎/亦蒙釋宥/世子在京/聞之語楊?曰/王左右賴有此人方正/庶天下皆蒙其利/豈獨吾家也/

  B.弼行十步許/呼還/子炎亦蒙釋宥/世子在京/聞之語楊?曰/王左右賴有此人/方正庶天下皆蒙其利/豈獨吾家也/

  C.弼行十步許/呼還/子炎亦蒙釋宥/世子在京聞之/語楊?曰/王左右賴有此人方正/庶天下皆蒙其利/豈獨吾家也/

  D.弼行十步許/呼還子炎/亦蒙釋宥/世子在京聞之/語楊?曰/王左右賴有此人/方正庶天下皆蒙其利/豈獨吾家也/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杜弼聰穎好學,表現不俗。少時寄住于郡學受教,老師常常驚異于他的表現。面對同郡定州長史甄琛的提問,杜弼應答迅速,甄琛大為贊嘆詫異。

  B.杜弼為政清靜,深得民心。他任光州曲城縣令時,施政廉潔清明,做事盡力仁愛寬恕,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被遠近的人所稱贊。

  C.杜弼長于筆札,很受器重。被高祖選拔掌管機密時,有時事出匆忙,高祖來不及口授書寫命令,就直接給他空白紙,讓他立即宣讀。

  D.杜弼質樸剛正,敢于直言。他曾引用《禮經》為辛子炎說情,觸怒了高祖;后因飲酒,以多罪積累被顯祖下令直接斬殺于任職所在地。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時天下多難,盜賊充斥,征召兵役,途多亡叛,朝廷患之。

 。2)德政深以為恨,數言其短。顯祖內銜之。弼恃舊仍有公事陳請。

  參考答案:

  4.(3分)D 5.(3分)C 6.(3分)D

  7.(10分)

 。1)當時天下多難,到處有盜賊,招兵服役,(兵士)在路途中大多逃亡叛亂,朝廷憂慮這件事。

  譯出大意給3分;“途”“患”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高德政非常仇恨此事,多次說他的短處。顯祖內心怨恨他。杜弼依仗是老臣,仍然有公事陳請。

  譯出大意給3分;“銜”“舊”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uedu/wenyanwen/498360.html

相關閱讀:《六國論 (蘇洵)》閱讀答案
文言文比較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帝(唐太宗)嘗作宮體詩”附
楊王孫傳-閱讀答案翻譯譯文
“高祖得政,素知?強明,又習兵事,多計略”閱讀答案(附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題...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