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俘虜(fú) 鄂(è) 泄氣(xiè) 杜聿明(yù)
B.管轄(xiá) 閿鄉(xiāng)(què) 阻遏(è) 銳不可當(dāng)
C.殲滅(qiān) 蕪湖(wú) 荻港(dí) 要塞(sài)
D.王莽(mǎng) 襄陽(xiāng) 擊潰(kuì) 綏靖(suǐ)
2.文學常識填空。
(1)一篇新聞的完整結(jié)構(gòu)包括 、 、 、 、 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和 。
(2)新聞的基本特點是 、 和 。
(3)用事實說話是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因此在表達方式上以 為主,也可以穿插少量的 。
3.根據(jù)原文選詞填空。
(1)這一路現(xiàn)已 (控制 占領(lǐng))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 (擴展 推進)中。
(2)我武裝力量,除補上野戰(zhàn)軍和地方軍一多激烈戰(zhàn)爭的 (消耗 損失)以外,還 (擴充 增加)了大約二十萬人左右,今后當有更大的發(fā)展。
4.下列語句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我們在所有江淮河漢區(qū)域,不僅是森林,而且是樹木了。不僅生了根,而且枝葉茂盛了。
B.南陽為古宛縣,三國時曹操與張繡曾于此城發(fā)生爭奪戰(zhàn)。
C.我軍前鋒,業(yè)已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D.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
5.結(jié)合下面的語句,體會一下新聞語言的特點。
(1)至發(fā)電時止,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句中加點的“至發(fā)電時止”可否去掉?為什么?
(2)上月,白崇禧使用黃維兵團三個軍的力量,經(jīng)營整月(整整一個月),企圖打通信陽、南陽間的運輸?shù)缆罚冀K未能(沒有能夠)達到目的。
句中加點的詞語可否換成括號內(nèi)的詞句,為什么?
【《〈新聞兩則〉隨堂練習》參考答案】 1.A 2.(1)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jié)語 標題、導語和主體(2)真實性 準確性 及時性(3)記敘 議論 3.(1)占領(lǐng) 擴展(2)消耗 增加 4.A 5.(1)不能去掉,因為這個限制時間的狀語表明了新聞語言的準確性。(2)不能。因為新聞的語言要力求簡潔凝練,換成括號內(nèi)的詞句之后雖然意思沒有變化,但語言不如原詞簡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uedu/jixuwen/354834.html
相關(guān)閱讀:
《感受春天》閱讀附答案
“張大力馮驥才張大力”閱讀理解答案
《老村與老屋》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19678月23日前蘇聯(lián)宇航員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駕駛聯(lián)盟一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