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引導寶寶開始如廁訓練 你需要這么做!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有關孩子自己上廁所的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困惑,或者說是莫名其妙的“被指責”,雖然你明知道孩子還小,晚點學使用馬桶會更容易,可是在身邊親戚朋友、媽媽群等周圍人的輪番“轟炸”下,你也開始懷疑自己了:是不是我耽誤了孩子、孩子會不會有什么問題、對以后各方面發(fā)展會不會有不好的影響。

  如廁訓練從何時開始?

  首先,大家要明白,如廁訓練與以前常說的“把尿把便”不同,而是以“孩子為主導,自主完成排尿的過程”為目標的訓練。

  大部分幼兒會在2-4歲時才能真正學會如廁,但有些家長可能在寶寶1歲半時就對其展開這項訓練了。一些寶寶或許幾天就能適應如廁,不過爸爸媽媽還是應該做好持久戰(zhàn)的準備,以免到時成效不顯著半途而廢。

  家長需要購置適合寶寶的便盆或兒童馬桶圈,然后創(chuàng)造機會讓寶寶接觸和使用便盆,比如在寶寶每天習慣大便的時間讓他坐在便盆上,幫他培養(yǎng)大便時要用專用工具的意識;如果寶寶不喜歡這樣,也無需強迫,只是大人上廁所時要刻意讓寶寶看到這個過程,這樣也能間接培養(yǎng)寶寶的如廁意識。

  等寶寶習慣蹲便盆的感覺后就可以脫掉紙尿褲了,并在寶寶有便意時引導他自己脫下褲子坐在便盆上,跟寶寶解釋他這么做的原因并向寶寶演示其他要做的事情,比如,讓寶寶在便后按鍵沖水,并教他在如廁后提好褲子、認真洗手。

  如果寶寶已經可以清楚地用語言或通過其他形式表示出他有便意了,家長可以嘗試平時也不給寶寶穿紙尿褲或成長褲,而是讓寶寶穿上小內褲。當寶寶告訴家長有便意時,就把他領到便盆旁,提醒寶寶這時應該使用便盆,久而久之,寶寶就會在有便意時自己去尋找便盆。

  如果寶寶已經在如廁訓練上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比如有便意時會知會家長幫他拿便盆,或直接走到便盆旁方便,那么家長就可以嘗試開啟夜間如廁訓練了,但這種訓練并不急于一時,它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才能完成。也有寶寶可能會出現(xiàn)退步的現(xiàn)象,這是正常情況,家長不必沮喪也不宜對寶寶生氣,應冷靜對待并給寶寶更多的時間去慢慢適應。

  寶寶的肌肉控制能力和大小腦支配能力尚未發(fā)育完善,夜間還是呈現(xiàn)出不定時不定量排尿的規(guī)律,為了寶寶更加健康地成長,不建議家長把他叫醒排尿,而是應該在他的床附近放一個干凈的坐便器,讓他夜間醒來想排尿時,你再帶他去便盆旁。

  幫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必須是建立在不強迫寶寶的基礎上的,如果強迫他或在他沒有執(zhí)行家長的指令時批評懲罰他,不僅不利于寶寶習得如廁的技能,甚至還可能讓他產生抵觸情緒,反倒推遲了學會如廁的時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16979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