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幼兒園蒙氏教育的目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入園入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1幼兒園蒙氏教育的目的表現(xiàn)

1、擴展了課程內容

將蒙臺梭利教育方案中的原有的五大領域擴展為十大領域,分別為:日常生活訓練,感覺教育,語言教育,數(shù)學教育,文化教育,體能(大肌肉活動),音樂教育,美術教育,戲劇(角色扮演),社會教育(包括社會交往技能的練習)。

2、強調課程的實質,而非形式

現(xiàn)代的一些蒙臺梭利教育方案的使用者強調把握蒙式課程的實質,即回應學習者,支持他們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而不要過于拘泥于形式。

3、關注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與經(jīng)驗

針對蒙式方案脫離生活的做法,一些課程設計者將蒙臺梭利教育方案與單元主題方案有機結合起來,稱為“蒙臺梭利幼兒單元活動”。在“蒙臺梭利幼兒單元活動”課程中,單元主題活動的主題往往是來自于幼兒實際的生活,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彌補了蒙式方案在這方面的餓不足。在作息安排上,基本上沿用了蒙式教室的作息安排,只不過對其原有的時間段的活動安排進行了一些改動,如蒙式上午團體時間成了單元主題活動的時間,下午仍保留原有的活動,如講故事等,當然故事也可以結合當時進行的主題加以選擇,或進行一些唱歌律動活動。另外,在工作時間幼兒可以選擇蒙式教具,也可以選擇與單元主題有關的工作,這主要看其內在興趣與敏感度而定。

2蒙氏教育對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他將家庭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1、改掉孩子身上的壞毛病,先要改掉自己身上的壞毛病,家長往往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我班有個小男孩叫吳尚澤,平時在和伙伴一起玩鬧時稍不滿意就會打同伴,弄得很多家長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經(jīng)我們了解他的爸爸在家只要吳尚澤不聽話就會打他,所以孩子也養(yǎng)成了打人的壞毛病。這不影響了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嗎?

2、蒙臺梭利在觀察中指出“成人不理解兒童在活動中需要運用他的手,不把手的運動看成是兒童工作本能的第一次展現(xiàn),就可能成為兒童工作的障礙”,蒙臺梭利將兒童要求獨立工作的愿望遭到成人阻撓的現(xiàn)象,曾幽默地比喻為“兒童生活中遇到的第一個敵人”。幼兒對事物幾乎沒有任何的理性認識,他們的興趣可以在一瞬間萌芽,也可以在一瞬間消失;若家長善于發(fā)現(xiàn),在幼兒對某一事物感興趣的那一刻給予引導與贊美,往往能促使幼兒的興趣持久下去;若父母習慣性地為幼兒操持一切,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都看成潛在的危險。由于沒有獨立的實踐機會,幼兒會越來越依賴父母,最終的結果是習得生活能力的機會被剝奪了,缺乏自信心,獨立生存能力差、經(jīng)受不了挫折和失敗。

3、在家庭教育中幼兒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或是問題,家長要采取適當?shù)呢焸浞绞,責備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進行,只要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便應適可而止,重點是引導孩子如何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4、與孩子交流,多聽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感受,不但可以增進親子溝通的感情,也可以讓孩子明白,當遇到有任何煩惱時告訴父母,得到體諒可支持,這會增加安全感,而安全感便可使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理解力得以全面的發(fā)揮。父母多聽少說,是親子溝通的重要一環(huán)。

5、幼兒的年齡越小,就越需要外界的鼓勵。孩子在家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擺放碗筷等,家長應給予適當?shù)墓膭,從而能激發(fā)他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提高了他們的進取心和創(chuàng)造力。

3蒙氏教育對幼兒園教育的影響

蒙臺梭利的兒童觀??幼兒的內在沖動是通過自由活動表現(xiàn)出來的,他能根據(jù)自己的特殊愛好選擇物體進行活動。幼兒有充分活動的自由并不意味著他可以為所欲為。蒙臺梭利認為,幼兒必須在自由的基礎上培養(yǎng)紀律性。自由和紀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自由活動是形成真正的紀律的重要方式,而真正的紀律也必須建立在自由活動的基礎上。

1、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教育內容很多,它滲透在幼兒一日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由于日常生活教育內容缺乏系統(tǒng)性,這就要求我們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遷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日常生活的教育。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為了讓孩子們能在游戲中學到蒙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我們將內容融入到區(qū)角游戲中,如:在美工區(qū)域中,我們將材料放入其中,孩子們練習了剪、撕、折、粘貼等,在娃娃家區(qū)域中,孩子們練習了喂、舀、給娃娃穿衣服等等,經(jīng)過區(qū)角游戲的練習,培養(yǎng)了幼兒手指動作的協(xié)調性與靈巧性。

2、蒙氏教具的吸引性和實物的可操作性。在蒙氏日常生活特色教育中,形象逼真,生動,色彩鮮艷的蒙氏教具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探索的興趣。我們在日常生活教學中結合蒙氏教具并讓幼兒使用真實東西進行操作,通過操作真實的物品使幼兒更趨向社會性,并縮短與外界社會的距離,使他們感受到事物的存在并學會懂得珍惜、關愛。

3、通過區(qū)角游戲和教具的操作,幼兒在此基礎上學會了有序的擺放游戲材料和物品并給游戲材料進行歸類使孩子養(yǎng)成了整理物品的習慣。由于他們習慣的養(yǎng)成在平時班級的桌面游戲及系列活動中都得以了體現(xiàn)。

4、在日常生活的蒙氏教育中應給幼兒具體的時間感覺,“等待”對幼兒是一種考驗。如:我們班的甜心在工作時要求我陪伴他一起工作,而我正在忙于他事時,我便告訴他等長針走到3的時候我便來陪你玩。這樣甜心便知道他到底等多久,非常高興的在工作毯上等待,時間到了,我們就應信守承諾。再如:每次的入廁、洗手、喝水等,孩子們都能耐心的等待,使班級充滿了關愛。

5、教師在一日活動中要進行隨機教育。孩子在幼兒園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都要給予關注,對他們所表現(xiàn)的行為和習慣,教師要適時、適當?shù)慕o予指導,對他們所進行的工作給予及時的鼓勵,給他們微笑或擁抱,使他們有成就感。如:在每日戶外活動或午睡前后的穿、脫衣服等,我們對孩子的工作給予了表揚,孩子們更有了自信心。記得在小班上學期幼兒集體測量身高、體重時,我班幼兒就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他們知道要有秩序的等待,知道穿、脫鞋并能整理好自己的衣物,他們的自理能力及紀律性受到了兒保所王所長的贊揚,看到孩子們各個小臉上的笑容,我們教師由衷的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09817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