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撒謊該原諒還是該懲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有沒有發(fā)現你的寶寶經常說謊?父母面對孩子說謊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嚴厲對待,甚至是懲罰教育?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寶寶撒謊的形式,對寶寶進行引導式教育。

  有沒有發(fā)現你的寶寶經常說謊?父母面對孩子說謊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嚴厲對待,甚至是懲罰教育?其實撒謊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一種現象,寶寶撒謊與他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他的認識能力相關。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寶寶撒謊的形式,對寶寶進行引導式教育。

  寶寶撒謊的三種形式

  一、幻想性撒謊

  3歲內的寶寶無法分清想像與現實,常常把想像的事物當作現實的事物來描述。他們往往會即興、隨意地把自己聽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經過自己的想像加工,套用到現實的人或事上去,出現沒有邏輯、不真實的“撒謊”;他們也可能把自己的愿望施加到某件事情上,把本來不存在的事情說得跟真的一樣,但是又漏洞百出,這只是他們通過想像表達自己愿望的一種方式。他們的這種撒謊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帶有非常明顯的幻想痕跡。

  二、被動性撒謊

  寶寶天性想要做好某件事情,獲得媽媽或其他自己喜愛的人的贊賞。當他們做錯事情后,會因為擔心受罰而說謊。其實,寶寶天性純真、直率,他們不會隱瞞自己的意圖,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不會控制自己探索的欲望。但當他發(fā)現自己的誠實引起了媽媽的不滿甚至是責罰時,為了逃避,寶寶就會嘗試說謊。尤其當寶寶說謊后成功逃避責罰時,他們的說謊行為就會得到鼓勵。

  三、行為性撒謊

  有些被父母嬌生慣養(yǎng)的寶寶,習慣于一切玩具、食品都歸自己所有。他們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東西,只要自己喜歡都有可能悄悄地把它拿回家。為了怕媽媽發(fā)現而失去這些東西,寶寶也可能編一些小謊言來讓自己的行為變得更加合理。

  父母應采取引導式方法教導寶寶

  寶寶撒謊的過程就是寶寶想象與創(chuàng)作的過程,這對培養(yǎng)寶寶的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用采用科學的教育方式,克服粗暴對待寶寶

  當寶寶做錯事,為逃避責罰而撒謊的時候,媽媽不要如臨大敵般地對待他們。這樣不僅會給寶寶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也起不到立竿見影改變寶寶撒謊行為的效果,相反還可能讓寶寶更加依賴撒謊來逃避責罰。聰明的媽媽可以利用寶寶的這次錯誤做點別的文章,既讓他們明白自己的錯誤,又不失時機地利用撒謊行為開發(fā)寶寶的智力。比如,媽媽可以直截了當地指出寶寶的錯誤,溫和地提醒寶寶以后不要犯同樣的錯誤,然后再給他們提出要求:你可以通過別的方式彌補自己的錯誤行為,并免于懲罰,比如編一個自己想象的故事等。

  二、給寶寶提供一個補救方案并實施方案的機會

  如果發(fā)現自己的寶寶有經常性的撒謊行為,媽媽一定要相信寶寶會改正錯誤,并可給寶寶提供一個設想補救方案并實施方案的機會。這樣,既可以讓寶寶自省,同時也可通過給子寶寶設法補救方案的機會,讓他們開動腦筋自己解決問題,養(yǎng)成自己對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的習慣。比如,寶寶拿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媽媽可以讓寶寶自己思考,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的錯誤?聰明的寶寶可能會想出很多方案,如把玩具還給人家并道歉;把玩具還給人家的同時,把自己的玩具借給人家玩;把玩具先還給人家,然后再與人家商量,說服小朋友把玩具借給自己玩一會兒等。如果寶寶想不出方案,媽媽可以給寶寶一些提示:“如果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她會很難過,你怎么辦她才不會難過呢?”

  其實,善于編造謊言的寶寶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造力。會說謊的寶寶比不會說謊的寶寶創(chuàng)造力高得多。因此對于說謊的寶寶,父母惟一需要做的就是采取適當的方式正確地引導寶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08063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