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避免的誤區(qū)
“不差錢”盲目追隨
“不管花多少錢,人家寶寶有的,咱寶寶也得有。”有“不差錢”的家長抱著這樣的心理,盲目跟風,根本不管寶寶適不適合、喜不喜歡學習藝術。藝術學習對這種家長來說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失去了藝術學習的本質意義。這樣的學習也大多會半途而廢。
一廂情愿
進特長班學習,對于許多孩子來說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家長一手包辦,不少孩子對究竟該學什么好、自己是否適合進行特長教育等問題都心中無數(shù),報名參加特長班的學習完全是家長的一廂情愿。如此,若孩子對所學的內容缺乏學習興趣,這不但收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反倒會阻礙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發(fā)展。
明星效應
許多家長認為學習藝術是寶寶成名的一條捷徑。在這種思想趨動之下,就會出現(xiàn)寶寶被逼迫學藝的現(xiàn)象。專家表示,如果寶寶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感覺到任何快樂,不但培養(yǎng)不了藝術趣味和欣賞力,反而會讓寶寶對藝術的理解產生偏差,認為藝術就是枯燥的練習。
貪多求全
一些家長盲目認為多學總比少學好,今天讓孩子學鋼琴,明天讓孩子學美術,過兩天又讓孩子改學書法。不堪重負的孩子,平時忙雙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外,還要忙寫字彈琴或繪畫,難怪有些孩子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放學后,我寧愿被老師留下來也不愿立即回家!
方法不當
特長教育對孩子來說,的確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貪玩好耍是他們的天性,同時他們的興趣與愛好都具有較大的可變性,今天喜歡的東西,明天也許就不再喜歡了。因此,家長要注意因勢利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但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家長卻沒有做到這一點,當孩子對學習生厭時,家長不是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而是采取強迫壓制的辦法逼著孩子去學,結果往往事與愿違,這正好應驗了那句老話:“強扭的瓜不甜。”
為學習不好提前鋪好“后路”
有些家長看到藝術類專業(yè)對文化課的分數(shù)要求偏低,擔心寶寶長大后學習成績不好,于是便在寶寶年齡尚小的情況下選擇學習藝術,提前鋪好“后路”。其實,藝術是創(chuàng)造,沒有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事實上,很多藝術家不只在一個領域有建樹,在其他領域也甚為精通。
要走出上述誤區(q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需要家長們端正認識
孩子不同于大人,不能用對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讓孩子接受特長教育,應該根據(jù)孩子的心理特點加以引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家長所期望的效果;同時,家長還應該明白:兒童教育的內容極為廣泛,包括知識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個部分,特長教育只不過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家長不宜將其看得過重,只能將其看作對學校教育的一種補充,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進行,以免喧賓奪主的不良后果。
學藝過程要有一顆平常心
寶寶選擇好藝術門類后,在學習過程中,家長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不能有太強的功利心,也不能過于散漫,F(xiàn)在很多家長對待寶寶學藝的問題已經比前幾年理智很多,他們很尊重寶寶的興趣,但有時候卻又顯得過于散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藝術的訓練過程畢竟很枯燥,單靠寶寶自己的意志力有時難以堅持,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嚴格要求,讓寶寶學會持之以恒。
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
特長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的地方,在于它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對某些技能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過程中應有張有弛,松緊有度,并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孩子在玩中求學、在學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根據(jù)寶寶的性格,因材施教
業(yè)內人士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講,藝術學習需要一定天賦。建議家長為寶寶選擇藝術門類時,可以先請專業(yè)老師把關,然后看寶寶的興趣和愛好。藝術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愛好,學習的過程應該是愛好的體驗過程。培養(yǎng)寶寶的才藝也要適合寶寶的性格,如果讓孩子按自己的個性發(fā)展,不僅寶寶可以從中得到更多的樂趣,作為家長也可以省去不少操心。比如,如果寶寶個性安靜,可以適宜學圍棋;如果喜歡唱歌,適宜學聲樂;如果喜歡動手,可以學學書法、手工;如果喜歡模仿,適宜學表演;如果喜歡打鬧,建議學學武術等等。
此外,培訓機構和老師的選擇也很重要。家長在選擇培訓機構時,要看其合法正規(guī)辦學證件和教師從業(yè)資格證件,不要僅聽其廣告宣傳,還要看其教學成果的證書,也可直接向正規(guī)行業(yè)協(xié)會咨詢。
為寶寶的才藝早教選好適齡期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但每一種才藝都是有最佳的學習的年齡的。在適當?shù)臅r間開發(fā)孩子的藝術潛能,一定會事半功倍。比如孩子1-2歲可以開始親近英語,3歲以后跟著老師正規(guī)學習比較好;而對于小提琴、鋼琴之類的樂器,不是越早學習越好的,因為3-4歲的幼兒手及指頭尚小、力量不夠,建議在3-4歲時最好讓孩子學會欣賞一些好的音樂,一般4-5歲開始接受鋼琴等樂器的技術指導,5-6歲左右學鋼琴比較適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03885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