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律動表演音樂元素,即用身體的動作表現(xiàn)音樂的節(jié)奏、風格、曲式結(jié)構、樂句的長度等,主要讓幼兒用大肌肉活動練習和小肌肉活動的協(xié)調(diào)去探索各種身體運動的可能性,針對同一個要求的動作可以用不同的肢體姿態(tài)去完成,在運動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因此,選擇了一段呼吸明顯的音樂,讓幼兒邊聽邊感受,邊做動作,在玩音樂的同時難度逐漸加大,循序漸進,達到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感知音樂的進行與停頓。
2.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嘗試根據(jù)提示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
3.積極參與游戲活動,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白紙、記號筆一支。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活動興趣。
教師:寶寶們,我們聽著音樂出發(fā)吧。
二、聽音樂,感知音樂樂句。
教師:我們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吧。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秘密?
1.聽一聽,畫一畫,以圖譜的形式幫助幼兒感受樂句。
。1)教師在白紙上根據(jù)旋律畫樂句.
(2)再次聽音樂,貼上停頓標記。
教師:現(xiàn)在我們再來聽一聽,在音樂停頓的時候我來做個標記。
2.走一走,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樂句的進行與停頓。
教師:有的時侯要走,有的時侯要停一停,停的時侯可以做什么動作呢?
3.教師帶領孩子們在教室中聽著音樂走一走。
4.創(chuàng)編走路的動作,并再次進行游戲。
教師:我們除了這樣走,還可以怎么走?
三、認識四肢,探索身體動作的可能性。
教師:你們知道什么是四肢嗎?我們要玩一個幾肢著地的游戲。
四、嘗試玩音樂游戲《幾肢著地》。
1.教師示范游戲的玩法。
2.教師和幼兒一起探討不用四肢著地的動作,并嘗試表演。
教師:我們除了四肢可以著地,身上還有哪里可以著地的呢?
五、師幼邊聽音樂邊游戲走出教室。
活動延伸:
1.家園共育:可以和父母、同伴一起加快速度來玩一玩。
2.區(qū)角活動:探索其他動作的可能性,如膝蓋對膝蓋、兩個人三條腿、耳朵對耳朵等,都可以作為游戲的拓展。
活動建議:
平時和孩子一起探索身體的秘密,認識各部位的名稱及功能,聽著音樂玩一玩游戲,如音樂停用手指出口令中的身體部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943125.html
相關閱讀:小班音樂案例:點豆豆
小班音樂教案:誰在敲門
小班音樂教案:芝麻開門
小班歌曲教案《蘋果》
小班音樂教案:小手真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