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這就需要我們主動觀察了解幼兒的學習興趣和需要,從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從中挖掘有教育價值的能促進幼兒發(fā)展的興趣點,并以此為依據開展相應的活動。主題教育活動——《線繩大世界》,就是追隨幼兒的經驗與生活,由教師預設、師生共同引發(fā)和幼兒生成相結合而展開的,深受幼兒的喜愛。
活動的由來
我班為豐富晨間戶外活動材料,請幼兒攜帶跳繩來園。孩子們拿著各自帶來的跳繩比較著,議論著,“我?guī)У奶K是彩色的!”“我的跳繩是塑料的!”“我的跳繩比你的粗!”“我?guī)淼睦K子最長,可以拔河!”“我的跳繩很奇怪,可以看到一條條的細線,不知道這是什么線?”“你說的這種線跟我們家縫衣服的線很象,明天我?guī)б恍﹣肀缺瓤词遣皇且粯拥摹?rdquo;……線、繩的外觀、材質、用途一時間成為了孩子們關注的焦點。發(fā)現孩子們對生活中常見的線、繩產生了興趣,教師及時發(fā)動家長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線繩,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到處可見的線、繩。孩子們驚喜不已,探索線繩的欲望逐漸高漲。此時,我意識到:和孩子們一起認識“線繩”的機會到了。“線繩大世界 ”這一主題活動由此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活動的實施
活動一 線繩大集合
我們在活動室里布置了一個展臺,展示幼兒與家長收集的各式各樣的線繩。幼兒嘰嘰喳喳的相互交流起來:“這是我?guī)淼拿,我媽媽會用毛線織毛衣,織手套。”“這是電線。你知道嗎?”“我?guī)У氖轻烎~用的玻璃線。”“這是用來晾衣服的繩子。”“哈!這不是電話線嗎!”“咦,這是什么繩子?你們誰知道?”“是麻繩!”
發(fā)現幼兒的討論僅限于線繩的名稱、作用,并沒有對各種線繩作仔細的觀察和比較。教師有意識的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比較各種線繩的不同特征:“小朋友們帶來的線繩有這么多種,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顏色、粗細、長短、軟硬、粗糙與光滑、輕與重等)“動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拉一拉,線繩有沒有變化?比一比,什么線繩最結實?”“你最喜歡哪種線?為什么?”幼兒帶著問題開始了新的觀察和探索,并主動的將觀察過程中的發(fā)現、體驗、感受與同伴、老師進行交流分享。
<<<1234>>>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376839.html
相關閱讀:大班主題活動教案:《米食王國》
大班主題活動:房子
大班學習活動:菜地里的歌
大班主題活動《神秘洞》主題墻的結構
大班主題設計活動??我和蔬菜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