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班數(shù)學:鳥窩里的樹

編輯: 天高云淡 關鍵詞: 大班數(shù)學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大班數(shù)學:鳥窩里的樹

設計思路:

●對教材分析

這是一次“有用的植物”主題背景下的一次活動,前期孩子們對大樹和鳥類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保護小鳥的意識。并且通過集體活動和個別化學習中的相關區(qū)域活動內容等途徑,收集了一些關于大樹與小鳥的資料,對大樹和小鳥有了一點零散的經驗,但是對于兩者之間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還是很模糊!毒V要》中明確指出:促使兒童認識生活共同體與環(huán)境的依存關系,積累與環(huán)境作用的必要體驗和經驗。因此設想通過此活動,引發(fā)探索小鳥與大樹依存關系的興趣。

●對幼兒分析

我班孩子非常喜歡聽故事,受年齡特點的影響,對于幫助故事中的人物想辦法解決問題這類挑戰(zhàn)性的事情有著極大的興趣。

在本次活動中可能運用到數(shù)數(shù)、加減法以及組成等經驗,幫助小鳥解決問題。在非正式活動及集體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與材料的互動,積累了一些組成的經驗,對10以內數(shù)字的組成有一些經驗,但組成的互換規(guī)律中,有一半的孩子懵懵懂懂,又如孩子們不會按順序排列數(shù)字或排列好數(shù)字,但是說不清楚,因此在本次活動中復習7和8的組成及梳理組成的零散經驗,讓個別孩子的經驗成為集體經驗。

●活動價值分析

本活動共三個環(huán)節(jié),分別以故事貫穿,幼兒在聽故事幫助小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各種數(shù)方面的經驗,逐步了解大樹與小鳥的深層次依存關系。第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前半段故事的欣賞以及為小鳥選擇住窩的辦法中,感受到小鳥造窩需要大樹,初步感受小鳥的生活與大樹息息相關。在第二環(huán)節(jié),通過后半段故事的欣賞以及當小芽芽可能會撐破鳥窩,小朋友為小鳥想辦法的過程中,激化了小鳥與樹的矛盾,并明確大樹對小鳥的作用。最后第三環(huán)節(jié),拋出問題,引發(fā)幼兒思考小鳥與大樹的作用,以及兩者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引發(fā)孩子在后期探索兩者之間的依存關系。

●教學法分析

此次活動以幼兒思考解決辦法、操作材料為主,教師講述引導為輔,主要運用到的教學法有觀察法、操作法、提問法、視聽講結合法等。

1、觀察法,結合大班組本學期的課題研究,活動中主要引導幼兒進行有效的觀察并思考。幼兒的觀察有整體觀察故事畫面,也有細致觀察局部細節(jié),如小樹芽的生長;教師的觀察主要是觀察幼兒的反應,觀察幼兒與材料的操作互動,觀察特殊幼兒是否樂于參與活動等,從而做出回應與調整,為達成目標服務。

2、操作法,主要指幼兒與材料的互動,通過幼兒操作材料并記錄,進一步整理7和8的組成經驗,為進一步發(fā)現(xiàn)其中的互換規(guī)律提供可能。

3、提問法,活動以故事貫穿,其中通過教師的逐步提問或追問等,引導幼兒思考幫助小鳥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

4、視聽講結合法,“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故事中的畫面;“聽”就是傾聽教師的語言提問、引導與啟發(fā);“講”就是幼兒的講,滿足幼兒想說的愿望。

活動目標:

運用組成等經驗,在幫助小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發(fā)探索小鳥與大樹依存關系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幼兒操作材料:記錄紙、鳥的圖片、兩個鳥窩的底板等

3、展示板、數(shù)字卡片

活動重難點:能運用組成等經驗,幫助小鳥解決問題。

活動流程:聽聽擺擺→想想說說→思考討論

活動過程:

一、聽聽擺擺

1、導入:今天,杜老師要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鳥窩里的樹》。

2、講故事(前半段)

(1)教師結合課件講述故事,引出黃鸝家和喜鵲家分別要造兩個窩,請幼兒幫忙分窩。此環(huán)節(jié)可讓特殊幼兒復述詞匯,如“喜鵲”、“兩對小鳥”等。

重點問題:

●黃鸝家有7只鳥,要分到兩個窩里,有多少種分的辦法?

●喜鵲家有8只鳥,要分到兩個窩里,有多少種分的辦法?

(2)幼兒合作操作學具,并記錄7和8的組成方法。

要求:①左邊組是幫助黃鸝家分窩,右邊組是幫助喜鵲家分窩,幼兒自主選擇。

②兩人合作,并協(xié)商一人操作材料,一人記錄。

③動作快,因為小鳥們住著很擠的;聲音輕,不要吵到小鳥們。

④所有分法都找到后,迅速拿好記錄紙回到原座位上。

(3)分享交流。

教師根據幼兒所說的組成方法,在展示板上用數(shù)字卡排列。

重點提問:你是和誰合作,幫哪個小鳥家分窩,一共想到了幾種分法?

小結:你們真棒,用排排隊的方法,用換換數(shù)字的方法幫小鳥們很快地找到了很多分窩的辦法。

(4)引導幼兒幫助小鳥選擇分窩的最佳辦法,并說明理由。

重點問題:

●這么多分的方法,到底選擇哪種方法好呢,哪種辦法可以讓小鳥住的舒舒服服的?

教師根據幼兒所說方法,操作課件驗證。

小結:原來大的鳥窩里可以多住一點,小一點的鳥窩里可以少住一點,一樣大的窩住一樣多,這樣才能住得舒服呢。

二、想想說說

1、講故事(后半段),黃鸝家的鳥窩下面長出一棵小樹芽,喜鵲太太、瓢蟲、螳螂分別出了主意,黃鸝夫婦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重點提問:

●朋友們都出了主意,聽誰的好呢?

●如果你認為它們的辦法不好,請說出理由,并說說你有什么好辦法。

2、繼續(xù)講述故事,最后黃鸝夫婦想到了好辦法,既不破壞自己的鳥窩也不會傷害到小樹芽,它們決定將小樹芽挪一個地方,將它重新種到土壤里,讓它繼續(xù)生長。

小結:樹是鳥類的朋友,如果沒有樹,小鳥就沒有家了。

三、思考討論

1、小鳥在樹上安家,離不開大樹,那大樹呢?你覺得它喜歡小鳥陪伴嗎?

2、你為什么會這么認為呢?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在主題背景下,繼續(xù)收集有關大樹與小鳥的故事。

2、把材料投放到區(qū)角中,供幼兒繼續(xù)操作探索。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在主題背景下開展的,幼兒已經有了較為豐富的前期經驗,并根據幼兒在個別化學習中的情況,以此生成了高結構活動,旨在讓幼兒的零星經驗匯總成集體經驗。

1、從活動選材來看;顒觼碓从谥黝}背景,孩子們對大樹與鳥類有了初步的認識。于是結合故事《鳥窩里的樹》逐步開展活動,使得整個活動有一個完整的情境,無論是教師的講述還是幼兒的操作都是在情境中進行的,孩子們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

2、活動的目標的定位在“運用組成等經驗,在幫助小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發(fā)探索小鳥與大樹依存關系的興趣。”活動過程緊緊圍繞目標開展。第一環(huán)節(jié)中幼兒運用已有的組成經驗來操作學具,并記錄;第二環(huán)節(jié)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不斷請幼兒幫助小鳥解決各種問題,如怎樣分窩更合理,窩里長了小樹芽怎么辦等;第三環(huán)節(jié)進一步引發(fā)幼兒思考小鳥與大樹的關系。

3、活動中幼兒運用到的7和8的組成經驗是已有的,本次活動是復習鞏固并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又快又正確的記錄。在此教師小結提升了兩種記錄的方法,即排排隊和交換數(shù)字的方法,為幼兒以后學習數(shù)字的組成做記錄鋪墊經驗。

4、活動的重點是幫助小鳥如何解決分窩的問題,即根據鳥的大小、數(shù)量來分窩,所以在此可以讓幼兒有更多的分歧與討論,可以適當增加時間,而縮短第一環(huán)節(jié)的時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1225749.html

相關閱讀:大班數(shù)學教案:“6的加減”
大班數(shù)學教案:壘墻壁
大班數(shù)學教案:誰的花園大
大班數(shù)學教案:珠心算
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月歷,年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