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泥土

編輯: 天高云淡 關(guān)鍵詞: 大班科學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設(shè)計意圖:新《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yīng)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yīng)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對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泥土具有普遍性,孩子們不僅在生活中看見泥土。而且春天到了,孩子們在自然角觀察植物,在種植園種下種子時,都會發(fā)現(xiàn)和接觸泥土。充分利用幼兒園、社區(qū)的資源,引導(dǎo)幼兒在主動操作和探索中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伴隨著活動讓幼兒初步認識泥土的特性及作用,提高觀察能力,同時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探索過程和學習成果。泥土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物體,初步培養(yǎng)幼兒保護泥土,熱愛自然的意識。
活動目標:
1.伴隨著觀察泥、操作泥,了解泥土的特點和作用,探索觀察方法,提高觀察能力。
2.樂意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成果,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3.初步培養(yǎng)保護泥土,愛護大自然的意識。
活動準備:活動前組織幼兒到戶外采集泥土;一次性杯子、小勺子;紅、黃、白、黑、干、濕的泥土;每組一盆水;菜籽、豆類、瓜類種子、小植物;用泥土做的各種泥人、動物圖片、陶瓷、雕塑圖片;小盆景。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盆景和泥人、動物,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1.師“小植物種在哪里,它們在哪里吸收營養(yǎng)?”——泥土。
2.師“這些人和動物、陶瓷和雕塑是什么做成的?”——泥土。
二、觀察認識泥土的特點和作用。
1.分組觀察。提出要求:每組有一份泥土,可以用自己的小勺子和小杯子舀出泥土觀察,也可以和同伴一起觀察,一起討論。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找找泥土的特點。
2.集中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顏色:“看一看,泥土是什么顏色的?”——紅、黃、黑、白,有些泥土里有雜志,顏色也變得五顏六色了。
△味道:“聞一聞,泥土有什么味道嗎?”——香香的、臭臭的。
△感覺:“捏一捏,泥土有什么感覺嗎?”——軟軟的,硬硬的!笆裁礃拥哪嗤潦擒浀,什么樣的泥土是硬的?”——濕的泥土是軟的,干的泥土是硬的。
3.小組討論“泥土有什么作用?”
4.小組派代表說說泥土的作用:
△泥土可以種植植物。
△泥土里還生活著許多小動物。
△泥土還可以做成很多工藝品。
三、分組做小實驗,進一步感知泥土的特性。
1.“選擇一塊硬的泥土放在自己的一次性杯子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引導(dǎo)幼兒用抹布擦手!性S多的氣泡。
集體討論這是為什么?——泥土里有空氣,小動物在里面要呼吸空氣的。
2.“選擇少量泥土導(dǎo)入自己的一次性杯子里(杯里有水),泥土怎么樣了?”幼兒操作!嗤寥芙饬,引導(dǎo)幼兒思考保護泥土,不讓水沖走。
3.討論“如何保護泥土,不被水沖走?”——種植植物,保護環(huán)境。
四、延伸活動。
1.幼兒自選活動:用泥土種植種子(菜籽、豆類、瓜類種子)、小植物或者用泥土拌水糊成泥塊(泥胚)嘗試制作泥人或者其他造型。
2.幼兒分組活動,教師隨機指導(dǎo)。

教學反思:活動前,帶領(lǐng)孩子們來到幼兒園和社區(qū)采集泥土。開始時,孩子們都有些害怕這些黑黑的、臟臟的東西,特別是女孩子。但是采集回來放在桌子上提供給他們觀察時,他們都變得很積極,很主動地進行操作、實驗,為教學活動提供了物質(zhì)和精神支持。活動中引導(dǎo)幼兒用看、摸、聞等觀察方法研究泥土的特性,教與學相輔相成,幼兒收獲知識變得水到渠成。談到泥土的作用時,孩子們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侃侃而談。作為大班教學活動,為了加深對泥土進一步了解,我們組織了小型的實驗活動,讓孩子動作操作實驗并發(fā)現(xiàn)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活動中教師比較注重孩子們的交流和分享,逐步引導(dǎo)小組活動,讓個別孩子的經(jīng)驗和知識轉(zhuǎn)變成集體知識,相互學習觀察方法和探究的技能。活動延伸中,幼兒自選活動,不僅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泥土的特性,也為近階段的種植活動提供了機會。這樣,本次不僅取材于孩子們的生活,又實踐于種植,并觀察記錄種子和植物的生長過程滲透于日常教學活動,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1214631.html

相關(guān)閱讀:科學活動《青蛙》教學反思
大班科學教案:拜訪大樹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你喜歡什么聲音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lǐng)域:制作水火箭
大班科學:彈簧小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