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我國西南地區(qū)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王建等帝王曾在此建都。因此,帶著一種探秘者的好奇,暑假里我來到了成都,參觀唐末五代時期蜀王王建的陵墓——永陵。
金碧輝煌的大門內,在一片翠綠的掩映下,是一尊足有三、四米高的古代石人。它身著文官服,一雙又長又大的袖子長長地直垂膝間。一頂官帽下是一張忠誠的臉。他腰佩利劍,雙手緊握著一本即將呈上的奏折。
一位漂亮的導游小姐告訴我們:“這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永陵地宮中發(fā)掘出來的,是無價之寶。”
“那我們快去地宮吧!”我拉著媽媽的手,帶著一種好奇,一種沖動,去探索這位一千一百多年前的統(tǒng)治者的輝煌。
兩扇木質紅底,飾有灌金銅門釘?shù)拇箝T內便是第一室。走進大門,頓時,一種莊嚴、宏大、神秘的感覺傳遍了全身。那高大的圓形墓底全是一塊塊堅硬的石頭壘成的。這地宮,也就是一座地上的陵墓。
導游小姐告訴我們,這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墓室建于地上的陵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聽了以后,讓人肅然起敬。
進入第二室,就是最引人注目的王建棺床。導游小姐向我們介紹:“這座棺床是由一百多塊大理石板鋪面,四周雕有花草。龍紋,還有享譽海內外的二十四伎樂圖”我細看它們,只見個個都栩栩如生,有彈琵琶的,有吹錯案的,有擊鼓的……“瞧,還有‘撥浪鼓’呢!”我興奮地大叫。“
是啊,真是奇跡,可見當時的樂器和現(xiàn)在的樂器有著多么驚人的相似之處呀!”媽媽感嘆道。“各位請看,這棺床邊還塑有十二位大力士護棺。為了表示這棺床的沉重,工匠們只雕出了大力士的上半身,表示出倍感吃力的場景。”導游小姐滔滔不絕地講述著。
“咦!這怎么還有一口大鍋。難道死人還要吃飯不成?”我奇怪地問。“小朋友,這可不是大鍋,而是王建墓中點長明燈用的油缸。”導游小姐微笑著對我解釋道。
跨過又一道門坎,進入第三室,這里是王建生前所用御床仿建的石床。石床正中是一尊一身便服的王建真容石像。工匠們把它雕刻得活靈活現(xiàn),連手、肘、膝繃緊處,以及被靴支起的衣擺等,都被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了,可見當時的石雕藝術已達到了很高的程度。
導游小姐還告訴我們,這石像也是國中之寶呢!“哇,玉塊上的這只小玉兔真可愛。不過為什么不是通常見到的龍,而是一只小兔子?”我想到了電視里見到的那些皇帝的大印。
還是導游小姐解開了這個迷:“原來蜀王王建生于免年,又恰好在兔年登基。他認為兔子是自己的吉祥物,所以在溢寶上雕上了免頭龍身的圖案。”“嗅,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看來這位蜀王還挺迷信的呢!我暗自笑道。
隨著導游小姐委婉細致的講解以及墓中的繪畫、文字、雕刻和保存的器具把我們帶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時期,使我們了解到那時的人民是多么勤勞,聰慧,而帝王王建也因大度,倡廉深得民心。
這座墓在我們眼中展現(xiàn)出了一個社會穩(wěn)定、繁榮昌盛的鼎盛時期
。壯哉!雄偉的古代建筑。美哉!悠久的歷史文化。我們?yōu)橛羞@樣的歷史而驕傲、自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xxzw/790825.html
相關閱讀:開卷有益作文200字
有一種關愛叫呵護_關懷動物作文700字
與貝多芬的親密接觸_記敘文600字
校園運動會_三年級寫事作文700字
好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