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習方法!

速讀學好語文——寫好作文的訣竅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全腦速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如何進行作文構(gòu)思
增補要素進行審題
有時候作文題也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如上海市的高考作文題就一個字: “忙”,還有一年也是一個字: “雜”。這叫人怎么審題.而不審題又如何去寫?
自從上海高考作文題‘‘雜’’的出現(xiàn)后,不少一線教師已注意到作文題字數(shù)較少、要素不全造成的審題困難,并提出了對策:
增補要素審題法,一即通過增補內(nèi)容要素的方法,使作文題結(jié)構(gòu)更完整、內(nèi)容更完善、題意更顯露的審題方法。
例如《掌聲》這個題目,結(jié)構(gòu)不完整,表意不完善.乍一看,不知如何下筆。如果在題前增補地點要素或人物要素.使之成為《課堂上的掌聲》或《同學們的掌聲》等,寫作范圍就基本明確了;如果再在題后增補事件要素,使之成為《課堂上的掌聲使她倍增勇氣》或《同學們的掌聲激勵我繼續(xù)努力》等,這樣題旨就會格外清楚,寫作對象、寫作范圍、寫作重點都會一目了然。再如《真沒想到》這個題目.同樣也可運用增補要素法審題,若在題后增補內(nèi)容要素.使之成為《真沒想到的事》,《真沒想到他的毅力如此頑強》,《真沒想到我競這樣幸運》,《真沒想到她超過了我》,等等,題意就顯豁了,就不會存在審題困難了.
運用增補要素審題法審題,能使一些藏頭藏尾、題意不明顯、有一定迷惑性或選擇性的文題意思明朗化,從而降低審題的難度,確定好寫作對象、范圍、要點和重點。
運用此法要注意下面兩點:
一是增補內(nèi)容應(yīng)以文題中既定的要素為依據(jù).增補后要檢驗與原題意思是否相符、銜接是否順暢,如果題意走樣.則違背了“增補要素法”的原則。譬如將《掌聲》增補為《課堂上沒有掌聲》,就顯然與原題大相徑庭。
二是增補內(nèi)容如果有選擇余地,應(yīng)選擇自己最為熟悉且
能夠駕馭的內(nèi)容來寫。
再以“渴望”這個作文題為例。 “渴望”是一個詞.由這樣一個獨詞構(gòu)成的文題,內(nèi)容欠完善,題意不明顯.應(yīng)當用增補要素審題法,可以在題前題后增補人物和事物的要素.即明確:是誰渴望?渴望什么?如“我”渴望得到一臺電腦. 她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同學們渴望走進大自然,鄉(xiāng)親們渴望吃上自來水……經(jīng)過如此增補, 《渴望》的題意顯豁了,寫作對象、范圍、重點也就確立了。
下面請看河北省王立彬同學的范文:
渴望
春天到了. “滿天星”又開了。一朵朵,一簇簇,像一個個小姑娘的臉蛋……看到這些,我不由想起了她——我的好朋友萍。
那天下午.我去找她。她在“臺上” (地名)的一家廠子里做童工.住在一幢離大街很近的老樓上。我走過了一段陰暗狹窄的樓梯。來到了她的小屋。她不在,屋內(nèi)空空。只有一張方桌、一個小凳、一張床而已。屋內(nèi)哪兒都不很干凈.只有方桌上那個鎖著的小匣擦得锃亮.或許里邊是件很珍貴的東西吧!
“吱——”門開了.從外面走進來的正是好朋友——萍。我忙站起來,只見她頭發(fā)蓬亂,眼窩深陷,面黃肌瘦.往日的豐采已經(jīng)一掃而光了。她見到我很高 興。說了些無關(guān)緊要的話,然后朝我淡淡一笑。我直截了當?shù)貑枺?“那個小匣里裝的是什么?”她神秘地一笑,隨即將小鎖起下來。說: “渴望。”她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 “渴望?”我從沒聽過有渴望這種東西。她將小匣蓋去掉.里面是一張同學們的畢業(yè)照片。再下面是上次我送她的書。 “哦,這……這是什么意思啊?” “自己去想。”而后,她不再說話。
這張畢業(yè)照片推開了我記憶的閘門。
萍.是我班的班干部,學習頂呱呱,品德也叫得響,是老師、同學公認的。但在升初中時,因父親不幸病故,家里欠了一大筆債,媽媽便讓她輟學了。 “萍.聽媽的話,別上了,跟芳她們?nèi)赍X吧!,,她媽的話一直在我耳畔回蕩。我記得她當時沒說什么,只是朝著那美麗的校園望了望,流著淚,邊走邊回望。走得很遠了,還不斷地回望……
后來,聽說她做了童工,同學們和老師都替她惋惜——瞧!校園里又少了一朵“滿天星”……
我忽然問她: “向我借書為什么?看嗎?有什么用?”她說:“我渴望讀書,因為書給予我力量.給予我快樂。”她還說,她每天都偷偷看書。她堅信:世界
上除了時間就是知識最寶貴了。她還說,有一次。她在工作時間偷偷地看書,被老板發(fā)現(xiàn)了,要解雇她.她苦苦地哀求,老板罰了她兩個月的工資,她不敢告訴她媽。于是,她加了兩個月的夜班。每天只有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了。那次過后,她病了一個星期。是的.是錢把她搞成這樣。我不由感嘆:錢啊,殺人不見血的刀!一顆純真的心,就這樣被你斷送了。
最后,萍流著淚告訴我,她曾經(jīng)想去死.是知識給了她力量,書是她的精神支柱,使她堅強地活了下來。
啊,一切向錢看的人們,醒悟吧!不要再殘害祖國的下一代了!
這是一切輟學者的心聲,也是她(他)們最大的渴望。
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她說的那渴望的含義了……
王立彬同學審題時,至少增補了以下要素:
誰渴望:主人公萍
渴望什么:想繼續(xù)讀書
有了這兩個要素.這篇文章的思路大致就有了,以下無非是要講她如何渴望——因看書受罰.保留著同學的畢業(yè)照,及“我”送她的書…
審題得當.內(nèi)容寫好.不就是一篇很優(yōu)秀的作文了嗎?
再看以下幾道作文題:
①《一面》。初看, “一面”有什么好寫?寫誰和誰的一面?為什么要寫這一面?確實不太好把握。我們就給它加上“人”或“事”的因素吧.看是否好辨認些?添“枝”加“葉”后。可初步確認文題為《我和魯迅先生的一面之交》,瞧,知道該寫什么了吧,又好像《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只要在題目前后加上主語和謂語,那文章內(nèi)容就會非常明晰。
②《心事》?稍谠}前面加上“我”、“媽媽”、“老師”等.變?yōu)?ldquo;我的心事”、 “老師的心事”。
③《禮物》。在“禮物”前可加上枝葉可變?yōu)?ldquo;生日禮物” “爸爸的禮物”等.在“禮物”之后加枝葉則可變?yōu)?ldquo;禮物給我的啟示”等等。
一個字、兩個字的作文題,看似不好寫,其實給人留下的發(fā)揮余地大。但一要審好題,二是不跑題。這里,審題就成了一個關(guān)鍵。而要審好題.又最好有一個可操作的方法。增補要素審題法.正是這樣一個實用的方法。
當然.有時情況相反:作文題字數(shù)太多,且不明確。如《這不是一顆流星》,要寫什么呢?不太明確。但如果運用添枝加葉法增補要素。那就比較清楚要寫什么了。 “這不是一顆流星般一閃而過的念頭,而是孩子純真的愛心”,這不就一目了然!圖示如下:



點評
掌握了“增補要素審題法”。即使碰上一、兩個字的作文題,或者作文題字數(shù)太多的情況,也不會害怕了。
四記敘文審題的5W元素
“老師說,寫記敘文是基本功.連一件事都說不清,那語文可真叫白學了。可我就是說不清,怎么辦?”
其實,只要學會用5W元素進行審題.記敘文就應(yīng)不至太差。因為這一方法最適于寫記敘文。記敘文有六要素。無論記人記事皆然。這幾要素可簡化為“5W”,即“who“(誰,指人物), “when” (什么時間), “what” (什么事),“where” (哪里,指地點), “why” (為什么,指思考寫作的體裁,寫作的目的)。這幾個英文單詞是大家十分熟悉的.
用它們代替作文寫作要素,簡化了思維程序.省去了繁雜的分析過程。如《玩得最開心的一次》,只要瞥一眼,瞬間就應(yīng)作出判斷:這是一篇以寫事為主的記敘文。這個“玩”要是自己(who)親身經(jīng)歷的,時間(when)、地點(where)在文 中也應(yīng)自然交代.更要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what),怎么個“玩法”, “玩”得怎樣開心,為什么寫這件事(why),一定要寫清楚。選材要新穎,避免一般化,要力求寫出情趣來,并要通過抒情、議論,畫龍點睛地揭示出從中得到的啟迪,明白一個什么道理.使主題得到升華?梢杂孟聢D表示:

又如《校門口所見》,一眼看題目,按照5W元素審題法逐個確定,挖挖題目中隱含的要素,可快而準確地為文體切脈:
who:我
when:上學時或放學時
where:校門口
what:所見所聞的有意義的事
why:見聞的感受或意義
試問.有了“5W元素審題法”.再看見什么“我成長中的一件事”、 “在中考(高考)前夕”、 “快樂的星期天”一類的記敘文,還會干坐著一點思路沒有嗎?
點評
記敘文似乎不受一些同學的重視.覺得如今高考都是考話題作文,會寫議論文就行了,記敘文會不會,就那么回事。這種看法顯然是不對的。寫記敘文是一項必備的、必會的基本功,是日后我們參加工作后的一項基本技能。另外。從應(yīng)試教育的角度看,中考與高考不同,大多考記敘文。即使是以議論文為主的高考.按照高考命題“每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的規(guī)律,你怎么能認定高考就不會出記敘文了呢?

快速構(gòu)思供料作文
供料作文到底怎么寫才能拿高分呢?
供料作文還是有一些比較成熟的“套路”或方法的。這里暫且介紹3種最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揭示寓意法
供料作文中有相當一部分材料不是直接的事實和理論,而是蘊含著一定比喻性或象征性意義的形象化的材料.如成語、寓言、故事、漫畫等等。這類材料在審題中只理解材料表層的意思是不夠的.還必須挖掘材料內(nèi)部所蘊含的意義,力爭從材料中發(fā)掘出對現(xiàn)實社會和個人實際有指導(dǎo)意義的主旨。例如,初中語文課本上有一幅名為《再好的草地上也有瘦馬》的漫畫,畫的是動物界的現(xiàn)象,但如果挖掘一下其寓意,就會發(fā)現(xiàn)其揭示的道理具有某種普遍性。不僅在動物界適用,人類社會中同樣也適用。如同一個老師教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學得很好.但也有個別人一塌糊涂,這說明:光有老師教這樣的外在條件并不能保證學生一定能學好,學生的主觀努力也起著決定性作用。由此可以歸納出一個普遍性的規(guī)律:只有把外界條件和自己的主觀努力結(jié)合起來才能做好一件事。
又如.1986年高考作文給的是一則關(guān)于樹木、森林與氣候三者相互關(guān)系的材料.談的是自然現(xiàn)象,但揭示的道理卻是普遍的。在人類社會中的個人、集體與社會三者之間也存在有類似的關(guān)系。作為個人.既是一個集體與社會的組成分子,又是影響、改變乃至決定該集體與社會發(fā)展命運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個人在一個集體與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承擔起自己對集體與社會所應(yīng)盡的責任義務(wù)。
具體寫作時,可依照下面的線索來構(gòu)思成文:
描述所給材料--揭示材料所蘊含意義-聯(lián)系現(xiàn)實或自己這樣,才可能抓住了材料中所蘊含的本質(zhì)意義.由此確定出的論點也較有思想社會意義,從而拿到高分?傊沂驹⒁夥ň褪且獙Σ牧献錾顚铀伎迹η笸高^一個具體事物或現(xiàn)象去挖掘?qū)ι鐣?a href='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rensheng/shenghuo/' target='_blank'>生活具有普遍意義的內(nèi)涵.從而使自己作文的主旨更有意義。
方法二.比較異同法
在供料作文中也可以通過比較所給材料間的異同點來確定文章的主線。具體方法有兩種:一是在同類材料中尋找其不同點;二是在不同的材料間尋找相同點或聯(lián)系點.前者謂之求異,后者謂之求同。例如1996年高考作文題給的材料是兩幅漫畫,一幅名為《給六指做整形手術(shù)》,另一幅名為《截錯了》,要考生以“我更喜歡漫畫《 》”為題寫一篇議論文。這兩幅漫畫所描繪的內(nèi)容十分相似.都是說醫(yī)生因工作不負責任做手術(shù)截錯了部位,但在構(gòu)圖與表現(xiàn)手法上卻各有特色?忌梢园褍蓜t材料的相同點作為基礎(chǔ).然后去比較兩幅漫畫不同的地方,這樣就能夠比較快地定下文章的中心。
又如.1990年的高考作文題給的材料是兩個小姑娘關(guān)于玫瑰園的對話:一個說玫瑰園是個壞地方,因為每朵花下面都有刺;另一個說玫瑰園是個好地方,因為每叢刺上面都有花。這兩個小姑娘的觀點和所依據(jù)的論據(jù)截然不同.這是“異”,但在這“異”之外還有“同”,那就是兩個人在思維方式上完全相同,都是只看到了問題的一面,而忽視了另一面.結(jié)果得出一個片面的結(jié)論。抓住了這個“同”,就是抓住了材料的本質(zhì),固而可以為文章確定一個較具概括力的主題.
比較材料問的異同點,有的容易一些,有的則因為意義隱藏得較深就難一些,例如有下面這樣三則材料。第一則是個典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則是一個寓言: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第三則材料則是古人筆記里的一段寫景文字: “浙江的錢塘大潮汛,一年一度。當其遠出海門,僅為銀線,既而逼近.鋪天而來,洶涌澎湃,極為壯觀。當此之時,總有數(shù)百弄潮好手高擎大彩旗,出沒萬仞波濤之中,騰身百變而不濕.兩岸觀者如堵,叫好之聲不時雷動。'’這三則材料中的前兩則的“同”容易把握,講的是事物受其所在環(huán)境的影響。第三則材料就難理解一些。但通過深入研究,仍然可以發(fā)現(xiàn)該材料與前兩則材料間的聯(lián)系,即談到的問題仍然是事物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錢塘大潮為弄潮健兒提供了一試身手的舞臺.弄潮健兒也借這一舞臺大展鴻圖。找到了這三則材料的共同點.就可以把文章的主旨定為談事物與環(huán)境的辯證關(guān)系。這類材料的比較異同是要難一些,如果沒有較高的理解能力與抽象概括能力是難以應(yīng)付的,所以需要多加練習。
這類供料作文的寫作思路是:
描述所給材料_點出材料間的異同—,由材料引申出觀點--我贊同還是反對哪一觀點--聯(lián)系現(xiàn)實或自身。
方法三。因果分析法
在寫供料作文時要善于分析材料間的前因后果.這樣就能較快地抓住材料本質(zhì).確立一個較有思維深度的主旨。分析因果的具體方法主要有據(jù)果探因和由因推果.其中以前者普遍。
例如,1983年的高考作文題是一幅漫畫: 《這里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畫的內(nèi)容是一個工人在地上挖了好幾個深深淺淺的洞,深的已I臨近水位,但都沒有出水;于是這個工人又大步走向前方換一個地方挖。在這則材料里,考生可以把工人挖不到水看作結(jié)果去尋求其形成原因。通過分析知道這位工人之所以挖不出水.是因為他沒有堅持在一個地方挖下去.而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這說明沒有專心致志持之以恒的決心是做不好一件事情的.從此出發(fā)就可以把談專心和毅力的重要性作為自己作文的主旨.寫出來就是一篇不錯的議論文。
又如,1980年的高考作文《讀畫蛋有感》,給的材料是達.芬奇的老師佛羅基奧教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考生只要把達.芬奇畫雞蛋當做起因去思考一下由此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就能夠從畫雞蛋中找到達.芬奇成為一個能夠畫出《蒙娜麗莎》這樣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品的大畫家之間的聯(lián)系。正因為達•芬奇在畫雞蛋上下了苦功夫.才使他具有扎實的繪畫基礎(chǔ),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shù)家。由此可推出一個普遍的規(guī)律:打好基礎(chǔ)練好基本功是有所作為的重要條件,以此為中心論點就可以寫作文了。
再舉一個例.請分析下面所給材料的因果關(guān)系:
1945年深秋的北平。日本宣布投降已幾個月了。曾經(jīng)是占領(lǐng)國的日本僑民被集中在北平西直門外的一塊草地上.
十幾個孩子正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圍著一名中年婦女讀假名(日文字母)。相隔不遠,又有稍大一點的孩子在聽老師講算術(shù),用的是一塊舊木板,掛在樹干上權(quán)當黑板。幾天之后,一家晚報的記者在報道中介紹,日僑集中之后很快就把孩子組織起來上課了。教員就是自愿服務(wù)的僑民。這位記者最后驚呼:日本是個可怕的民族。
記者為什么會驚呼“日本是個可怕的民族”?從日本人在剛剛戰(zhàn)敗等待遣返的空隙中就開始給孩子上課的事實中.你看出日本人有怎樣的民族性格?你看到日本人是怎樣看待教育的?這種性格與觀念對日本戰(zhàn)后經(jīng)濟崛起起到什么樣的作用?我們中國人可否從中吸取一點有益的東西?
這類供料作文的寫作思路是:
描述所給材料--揭示材料中所顯現(xiàn)出來的因果關(guān)系--聯(lián)系現(xiàn)實或自身

點評
供料作文經(jīng)久不衰。就是因為此類題常出常新。但不管命題者如何出.我們掌握了相關(guān)方法,就可以以不變應(yīng)萬變,穩(wěn)坐釣魚臺了。
學科“參考系"審題法
也見了不少審題法,覺得大多不太具備可操作性。是否有一種比較簡單、實用的作文審題法呢?
有一位美國社會學家,在所著《知識社會學》一書中提出,不同專業(yè)的人看問題,會有不同的‘‘參考系”。比如在醫(yī)生眼里幾乎人人都是病人,百分之百健康的人幾乎沒有。又比如在公安人員眼中,幾乎每個人都是罪犯或潛在的罪犯.
中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有限,但也不妨從所學的語文、化學、史地等不同學科的“參考系”來審題。下面試舉例加以說明:
例一,從語文的“參考系”去審題
比如說,我們可以從語文語法的角度去審題.有些題目用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構(gòu)成,看似無從下筆,一時很難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因為題目已藏頭去尾,帶有一定的迷惑性。這時如能從語法的“參考系”出發(fā),在題目的前面或后面補充 適當?shù)某煞郑}目要求寫什么就一目了然了。如《心事》這個題目,可在前面加上定語,成為‘‘我的心事”、“奶奶的心事”或“老師的心事”等,這樣就確定了寫作的對象。又如《理想》一題,可補充為“偉大的理想能給人力量”一句.這 樣很快就確定了寫作的范圍。掌握了這個方法,諸如《心愿》、《明天》、《路》、《春雨》等詞語構(gòu)成的題目其立意構(gòu)思的內(nèi)容就容易多了。
又比如說,我們還可以從同義詞、反義詞的角度去審題.有些命題者為增加題目的新奇性和迷惑性,故意轉(zhuǎn)彎抹角.甚至故弄玄虛,以增加審題的難度。對這類題目.我們不妨抽掉原題的個別字.代入一個新詞,也許可以出現(xiàn)柳暗花明的奇景,很快明白題旨,找準寫作范圍和對象。如題為《啊,珠江水》,這個“啊”字含有驚喜、贊美之意,可用“贊美”來代替,因此題目就為《贊美你呀,珠江》:多少年來珠江江水吞噬了多少財產(chǎn)、吞沒了多少人的性命,但在改革開放以來,珠江兩岸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珠江惡水變成珠江美水.由咆哮的“野獸”變成了沁人心脾的甘泉、滋潤萬物的雨露,這不值得贊美嗎?
例二.從化學的“參考系”去審題
曾有人提出過所謂審題的“化學配平法”。所謂“化學配平法”就是借助化學方程兩邊的等式保持平衡的原理來審題、立意和構(gòu)思。這種方法尤其適用于由一個比喻的喻體或一個象征性的事物構(gòu)成的題目。像《暖流》一題, “暖流”是喻體,本體可以是黨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師長的教導(dǎo)和慰勉.也可以是同學的理解和幫助。還可以用其他的事物來作本體。像《考試》這個題目,可以實指文化科學方面的一次實實在在的考試,也可指人生道路上的一次考驗。像《禮物》這個題目,既可以指人情往來方面贈送的珍貴禮品.也可以指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績或成果,還可以是父母、師長的金玉良言。至于寫《燈塔》、《橋》、《蠟燭贊》、《鋪路石》等象征類的題目,雖有一定的難度,但用此法審視.可代虛為實,很快可以下筆。
例三。從史地的“參考系”去審題
學習歷史、地理,就是要學會從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參考系”來看待問題。有些作文題目從表面看來選材的范圍極窄,無法寫作。如有一位老師命題為《在今天的課堂上》,可這節(jié)課是一打上課鐘剛坐定老師就命題,命完題就要寫.老師就等著收卷。從上課到命題不到一分鐘,嚴格說來取材的范圍就是這么一分鐘內(nèi)所發(fā)生的事。一分鐘能做什么呢?
因此必須大膽地超越這個時空到“今天的課堂”以外的廣闊天地里去選取材料:平時同學們刻苦學習的事跡.老師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精神,學校領(lǐng)導(dǎo)抓教學積極支持教改的功績.都可以用作“在今天的課堂上”的材料.這樣文章的內(nèi)容就豐富多了。再比如寫《今日見聞》這個題目,不要只把思維局限在“今日”這個狹小的圈子里。同樣, 《我的一天》、《明天的我》,也不可囿于“一天”、 “明天”、 “一年”的時間,甚至于“我”,也可以設(shè)想把別人做的事移植過來.只要符合情理,這個時間空間的界限是完全可以突破的.
例四.從政治的“參考系”去審題
學習政治,離不開規(guī)律。事物的發(fā)展的確有一定的規(guī)律.而且也有一定的順序和線索.把這種客觀事物固有的發(fā)展順序移用到寫作上來,成為文章組材的順序也是審題構(gòu)思的一個角度。廣為流傳的《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一文.就是按“尋找特效藥和運送特效藥”的線索來組材, 《項鏈》一文就是按“借項鏈一失項鏈一賠項鏈”的發(fā)展順序來展開情節(jié), 《土地》一文就是按“珍措土地一保衛(wèi)土地一建設(shè)土地”的感情發(fā)展順序來展開聯(lián)想, 《幼學紀事》就是按“上學一失學一求學”的發(fā)展過程來敘述他的求學生涯。像“天上一人間一地下”、 “東一南一西一北一中”、 “少年一青年一中年一老年”、 “春一夏一秋一冬”、 “試驗一失敗一成功”、“開端一發(fā)展一高潮一結(jié)局”等這些事理和物理的固有順序都順應(yīng)了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不都可以成為文章構(gòu)思的線索嗎?至于寫《十年后的故鄉(xiāng)》、 《我的成長》等就可以分別按“盼故鄉(xiāng)一回故鄉(xiāng)一建設(shè)故鄉(xiāng)”、“《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來審題立意構(gòu)思。

點評
如今的中考、高考考生的作文與頭些年有一個很大不同就是。考生的文章本身還可以,但就是內(nèi)容雷同,缺乏新意。而頭些年是文章本身不行.文字不通順.審題也不準確?磥怼忣}能力的強弱,已成為拉開作文成績的一個關(guān)鍵,而審題能力的一大特征.就是要思路開闊,能從許多角度去構(gòu)思。從這一意義上講,學會從不同學科的“參考系”來審題,是一個切實可行的好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udu/226735.html

相關(guān)閱讀:快速閱讀的科學依據(jù)
加古德次的注意力訓(xùn)練方法
21世紀我們必需學會速讀
美“超憶癥”男子記得一生所有事 被稱“人體谷歌”
如何進行物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