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魚玄機《賦得江邊柳》
賦得江邊柳
唐·魚玄機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
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注釋】
⑴翠色:草色。翠:一作“草”。連:一作“迷”。
⑵煙姿:輕盈美好的姿態(tài)。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二:“袁豐居宅后,有六株梅,開時……(豐)嘆曰:‘煙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無傾城笑耳。’”此處指柳姿,柳絲搖曳如煙。
⑶影:一作“葉”。
⑷釣人:釣魚人。人:一作“磯”。
⑸魚窟:指魚棲身的洞穴。魚:一作“龍”。
⑹系:一作“拂”?椭郏哼\送旅客的船。晉陶潛《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guī)林》詩:“誰言客舟遠,近瞻百里余。延目識南嶺,空嘆將焉如。”
⑺蕭蕭:象聲詞。此處形容風雨聲。
⑻驚夢:驚醒睡夢。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相如含筆而腐毫,揚雄輟翰而驚夢。”
【參考譯文】
楊柳的翠色在荒涼的岸邊綿延,透過曳如煙柳絲,隱約能看見遠方的高樓。
岸邊柳樹的倒影鋪撒在水面,隨波搖晃,飄揚的柳絮落在垂釣人的頭上。
柳樹的根深深藏在水底,成了魚的棲息處,低垂的柳枝系住了旅客之舟。
風雨蕭蕭的夜晚,從夢中驚醒又增添幾許憂愁。
【創(chuàng)作背景】
【賞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761326.html
相關(guān)閱讀: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原文_翻譯和賞析_歐陽修
陶淵明的詩
“熱惱漸知隨念盡,清涼常愿與人同”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杜甫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及翻譯,賞析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