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華佗青囊經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華佗青囊經翻譯

華佗青囊經原文

華佗青囊經上卷

經曰

天尊地卑,陽奇陰耦,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途,闔辟奇耦,五兆生成,

流行終始,八體洪布,子母分施。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中五立極,臨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

縱橫紀綱,陽以相陰,陰以含陽,陽生于陰,柔生于剛,陰德洪濟,陽德順昌,是故,陽本陰,陰育陽,

天依形,地附氣,此之謂化始。

華佗青囊經中卷

經曰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氣行于地,形麗于天,因形察氣,以立人紀,紫微天極,

太乙之御,君臨四正,南面而治,天市春宮,少微西掖,太微南垣,旁照四極,四七為經,五德為緯,

運乾坤輿,垂光乾紀,七政樞機,流通終始,地德上載,天光下臨,陰用陽朝,陽用陰應,陰陽相見,

福祿永貞,陰陽相乘,禍咎踵門,天之所臨,地之所盛,形止氣蓄,萬物化生,氣感而應,鬼福及人,

是故,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須而成一體,此之謂化機

華佗青囊經下卷

經曰

無極而太極也,理寓于氣,氣囿于形,日月星宿,剛氣上騰,山川草木,柔氣下凝,資陽以昌,

用陰以成,陽德有象,陰德有位,地有四勢,氣從八方,外氣行形,內氣止生,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是故,順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門,推五運,定六氣,明地德,立人道,因變化,原終始,

此之謂化成。

華佗青囊經翻譯

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風水文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頁。古之先賢,已勞心竭力,遺留下不少豐富多彩的經典文章。由于文詞隱秘,用意精審,很難悟其要妙,確又給讀者留下了無限思維的空間,令人趣讀不已,興味無窮!

風水之書,汗牛充棟,黃石公《青囊經》上中下三卷,全文僅四百一十字,真是博大精深、簡潔明快、直言學理,而不故弄玄虛。郭璞得之,撰寫《葬書》而常引用其文;楊筠松得之,而有《奧語》、《天玉》之著;曾文迪《青囊序》亦是闡發(fā)其文;蔣大鴻撰《地理辨正》,將《青囊經》列為“首經”,注文雖長,尤難盡其底蘊。但不知《四庫全書》何故未搜載此文?機會難得,特將一點體會寫出,用以就教于高明。

用天地數設置河洛數法

《青囊經》開章明義,即曰“天尊地卑、陽奇陰偶”。可見著者是以天為陽,為奇數,為尊位;地為陰,為偶數,為卑位。天地屬自然界,尊卑屬社會倫理,奇偶屬數據性質。前人早已用數代事,是數代學,而非代數學,用數字反映天地間之奧秘,故稱“天地數”。

《周易?系辭》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此十進制自然數列,極簡明易知,何故著者視天地數有“成變化,行鬼神”的作用?真是超越一切,主宰一切了。絕不是一般應用數學概念,而富有神秘色彩!它不同于科學,而是另有學說體系,另有應用途徑,不宜混為一談了。

同時著者提出“天尊地卑、陽奇陰偶”之后,接著進一步將“天地之數”從應用系統(tǒng)落實,設置成“河圖”之數曰:

“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途,闔辟奇偶,五兆生成,流行終始”。

這里雖未提 “河圖”之名,正符合傳承的“河圖”數列,約定俗成,名之曰“河圖”,便于稱述。

即是將十個自然數列,排成兩行,何等簡明扼要,自然組成“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一奇一偶,一陰一陽,一天一地,五個不同的數列。并分別作出:“共宗、同道、為朋、為友、同途”等五種含義。而有“闔辟奇偶,五兆生成,流行終始”的種種作用。“闔”者“合”也。即一與六合,二與七合,三與八合,四與九合,五與十合,組成“河圖”之式。即陰陽得配,雌雄相交,一生一成,構成五兆,而有水火木金土,春夏秋冬,日往月來,運行不已之象。《尚書?洪范》曰:“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上炎,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奔词且涣纤,二七合火,三八合木,四九合金,五十合土的“河圖”五行系列。但《洪范》所言,僅只有一二三四五等五個生數,未講六七八九十五個成數。將“河圖”展開,即是“洛書”!昂訄D”、“洛書”確是風水術之正宗。實際將天地數闔之成為“河圖”,辟之即成為“洛書”。自成體系,妙用無窮。

八體宏布,備理化之用

《青囊經》曰:“八體宏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

“八體”者,是指前文“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也!昂瓴肌闭撸侵笇⒋税藬嫡归_,并配之以文王八卦圖,一卦管三山,中爻為父母,天元也。初爻為地元,逆子也。上爻為人元,順子也。故曰“子母分施”!肚嗄倚颉吩唬骸跋忍炝_經十二支,后天再分干與維,八干四維輔支位,子母公孫同此推”。皆是講羅經空間二十四山的分布劃分情形。周天二十四分法,是源于天文二十四節(jié)氣,取其時間與空間的對應,便于時空應用的結合。早在《淮南子?天文訓》中就有明確的天干地支加四維的周天二十四節(jié)分置的記載。只不過四維尚未用上卦名,而是艮位作“報德之維”,巽位作“常羊之維”,坤位作“背陽之維”,乾位作“蹄通之維”。雖未作圖,已有明確的文字敘述。謂“日行一度,十五日一節(jié),以生二十四時之變”。

《青囊經》在“八體宏布,子母分施”之后,加上《說卦》“天地定位”一段,可知是用八卦配上洛書為一體的。此段,邵子作先天八卦排列位置解。風水中確有用先天八卦配九宮和文王八卦配九宮的。卦雖然有先后天兩種排法,而九宮數列僅有此一種。可知是以數為核心的!靶樟ā笔怯孟忍彀素赃M行抽爻換象,排成“玄空大卦”的。根據《青囊經》“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縱橫紀綱”的數序考察。這里是用的“文王后天八卦”的排列!读_經》確是用文王卦位定位的。

“天地定位”一段文字,是應用“天地數”次序,也即是“納甲數”次序!疤斓囟ㄎ弧奔辞焕ざ;“山澤通氣”即艮三兌四;“雷風相薄”即震七巽八;“水火不相射”即坎五離六。這里從《帛書易》的六十四卦卦序排列看,可以證明天地數應用之久遠。周公《八宅法》稱乾坤艮兌為西四卦,坎離震巽為東四卦。都是天地數次序,與《說卦》中記載相符?芍锰斓財店H之成“河圖”。辟之成“洛書”。配合八卦,契合天文二十四節(jié)氣,定出“羅經”二十四山。成為風水天地人三盤學理的應用支柱。

中五立極臨制四方

《青囊經》曰:“中五立極,臨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縱橫紀綱”。

“中五立級,臨制四方”者,正是入用的試范舉例。這里明白是一個“洛書”的局法。查其文字數序當是“翻卦法”,翻卦是以卦為重點,而不翻入中宮,故將“中五立極,臨制四方”作定點應用。翻卦法是黃石公所創(chuàng),《青囊經》是黃石公所作,頗為吻合。這里的《洛書》他未作“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的立體次序撰述,而是作“背一面九,三七居旁”的平面論述。也未提洛書之名。由此可知,這是用文王八卦配九宮的翻卦試例!肚嗄液=墙洝非裱雍驳仁怯么朔。

“背一面九”正是陽宅翻卦從向上起之例。此例坐坎向離,從離上爻動成震三,震中爻動成兌七,兌下爻動成坎一,坎中爻動成坤二,坤上爻動成艮八,艮動中爻為巽四,巽動下爻為乾六,乾動中爻為離九。

“二八四六”是陰宅從坐山起之試例。以坤代表陰宅。《青囊海角經》“坤為地母,諸山所托,三吉六秀,試定于此”。故以坤為坐山,動上爻成艮八,艮動中爻為巽四,巽動下爻為乾六,乾動中爻為離九,離動上爻為震三,震動中爻為兌七,兌動下爻為坎一,坎動中爻為坤二。依貪、巨、錄、文、廉、武、破、輔弼依次排入即成。故曰“縱橫紀綱”?v橫即陰陽,紀為紀律,綱為綱要。此即陰陽宅綜合示范綱要。

地以道陰陽

《青囊經》曰:“陽以相陰,陰以含陽,陽生于陰,柔生于剛,陰德洪濟,陽德順昌。是故陽本陰,陰育陽,天依形,地附氣,此之謂化始。”

此段經文,特別抽象,不好理解,難得原意。只好借《羅經》結構來臆測!瓣栆韵嚓帯闭,“相”為輔助,如宰相。羅經四正正中排子午卯酉,地支屬陰。四正子午卯酉兩邊,各排兩個天干相輔佐,天干屬陽,這就是“陽以相陰”!瓣幰院枴闭撸_經四隅正中排乾坤艮巽。乾坤艮巽四卦屬陽,四隅兩邊各排兩個地支,地支屬陰,兩個地支挾一個卦,這就是“陰以含陽”也!瓣柹陉帯闭撸帢O陽生也。如四隅洛書數皆是陰,二八四六,各得兩個地支,又是陰,唯中間乾坤艮巽四卦屬陽,是“陽生于陰”也!叭嵘趧偂闭撸顷枠O陰生也。如四正洛書數皆是陽,一三九七,又各配兩個天干,天干屬陽,唯四正中間各配一個地支屬陰,即子午卯酉。陽為剛,陰為柔,是“柔生于剛”也!瓣幍潞闈闭撸@個“德”字不好講解,有“道德”、“恩德”、“陰德”!吧朴艘,不是真善”。“陰德”則施恩惠而不求人知也。然后可至“陽德順昌”之果也。此外“陰德”原意疑指“陰宅得地”可以洪濟后人!瓣柕隆币芍浮瓣栒玫亍笨芍另樌。德者得也。

其結論為“是故陽本陰,陰育陽”的抽象概括,進一步明確落實為“天依形,地附氣”。是說天時依靠地形巒頭的配合,“地附氣”者,地勢巒頭要靠生氣的充溢,故曰“地附氣”!按酥^化始”者,乃上卷之總旨。闡述“河洛”與“八卦”是風水學理的基礎,勘測地理變化之法器也。中卷曰化機,是論古天文三垣二十八宿天體運動之變化如機,故曰“化機”。下卷是言天文地理的結合,提出八卦甲子等各種運算方式,達到布局推斷演化之完成,故謂之“化成”。

陰陽五行天生地成

《青囊經》曰:“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

《史記天官書》“太史公曰:仰則觀象于天,俯則法類于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三光者,陰陽之精,氣本在地,而圣人統(tǒng)理之!

觀點一致,皆言“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有水星,或名辰星。金星,或名長庚。木星,或名歲星;鹦,或名熒惑。土星,或名鎮(zhèn)星,都是行星。地有五行者,圓者為金,直者為木,曲者為水,尖者為火,方者為土。都是靜止的巒頭!疤旆中撬蓿亓猩酱ā闭,天主動(視運動),地主靜。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天分星宿”者,天主動,天中有星宿,星指行星。宿指二十八宿恒星星座,一動一靜!暗亓猩酱ā闭,地主靜,山為巒頭靜列大地,川為河流,晝夜不息,流動不已,一動一靜,天地相應如此。

“氣形于地,形麗于天,因形察氣,以立人紀”者。

生氣充溢于地中,星宿輝麗于天上,天地合一,而天寶地符,就中奧秘,風水家從巒頭察其氣之行止,可以造福于人!痘茨献?地形訓》曰:“山氣多男,澤氣多女,水氣多喑,風氣多聾,林氣多癃,木氣多傴,岸氣多腫,石氣多力,險阻氣多癭,暑氣多夭,寒氣多壽,谷氣多痹,丘氣多?,衍氣多仁,陵氣多貪!庇衷唬骸皥酝寥藙,弱土人肥,盧土人大,沙土人細,息土人美,耗土人丑!贝恕耙蛐尾鞖,以立人紀”是為人造福而作出這些觀察結論,讓人趨避也。

古代天星概略

《青囊經》曰:“紫微天極,大乙之御,君臨四正,南面而治!

“紫微”、“太乙”,均是古天文中的內容。隋丹元子《步天歌》曰:“中元北極紫微宮”,即是“紫微天極”!逗喢魈煳霓o典》“曰:‘紫微垣’亦稱紫宮垣,簡稱紫垣,又稱紫微宮,簡稱紫宮,星官名。我國古代三垣中的中垣,位于北斗七星東北,相當于現今小熊座、大熊座、天龍座、獵戶座、牧夫座、武仙座、仙王座、仙后座、英仙座、鹿豹座等,共包含37個星座,另有附座2個,正星63顆星,增星8顆。按《步天歌》:主要由5顆星組成,分東西兩區(qū),以北極為中樞,成屏藩的形狀,猶如兩弓相合,環(huán)抱成垣,紫微宮為皇宮的意思,各星給以適當的官名和其他名稱。東藩八星,由南起,叫左樞,上宰,少宰,上弼,少弼,上衛(wèi),少衛(wèi)和少丞。西藩七星,由南起叫:右樞、少尉、上輔、少輔、上衛(wèi)、少衛(wèi)和上丞。在東藩和西藩之間,好像關閉的形狀,稱閶闔門,有北極五星和勾陳六星,大多屬于今小熊座,其中最為明顯的勾陳一(今北極星)和北極二(即帝星)!

“紫微天極,太乙之御”!妒酚?天官書》曰:“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薄妒酚?唐張守節(jié)正義》曰:“泰一,天帝之別名也。”可知“太乙”即“太一”或“天極”,實指“北極星”也?鬃釉唬骸盀檎缘,譬如北辰,而眾星拱之!奔创。而非隋丹元子《步天歌》“天一太一當門路”之“太一”星名也。故接著寫出“君臨四正,南面而治”的御用主宰核心也。

“天市東宮,少微西掖,太微南垣,旁照四極,四七為經,五德為緯!

“天市東宮”即天文中“天市垣”。《簡明天文辭典》曰:“天市垣,星官名。我國古代三垣的下垣,位于房宿和心宿東北,在紫微垣下的東南角,橫跨丑寅卯三宮,約占東南天空57°的范圍。北自七公,南至南海,東至巴蜀,西至吳越。下臨房,心,尾,箕四宿,相當于現今的武仙座,巨蛇座和蛇夫座的一部份,共包含9個星官,正星87顆,增星37顆。按《步天歌》主要由22顆星組成,分東西兩區(qū),以帝座為中樞,成屏藩的形狀,星名都用各地方諸侯命名。東藩十一星,由南起叫:宋、南海、燕、東海、徐、吳越、齊、中山、九河、趙和魏。西藩十一星,由南起叫:韓、楚、梁、巴、蜀、秦、周、鄭、晉、河間和河中。東藩與西藩之間,主要亮星為候!

“少微西掖”者!妒酚?天官書》曰:“廷藩西有隋(集解“隋音他果反”)(索隱,宋均云“南北為隋”又他果反,隋為垂下。)五星,曰少微,士大夫。”《史記正義》曰:“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南北列,第一星,處士也,第二星,議士也,第三星,博士也,第四星,大夫也,占以明大黃潤,則賢士舉,不明反是。月,五星犯守,處士憂,宰相易也!鄙傥⑺男窃谔⒃饕矗翘⒃呇匦亲。屬“太微垣”!恫教旄琛贰吧傥⑺男俏髂嫌纭币嗍窃凇疤⒃眱。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太微垣圖”非常明晰!肚嗄医洝方庹,誤稱“少微垣”,遂有“四垣二十八宿”。古天文中只有三垣之說,而《青囊經》作者將天市與少微相對,取其理化之相應,用其星名,非以立垣也!墩f文》“掖,臂下也,與腋同!笔钦f少微居太微垣之西掖。

“太微南垣,旁照四極”者,《簡明天文辭典》曰:“太微垣,星官名。我國古代三垣中的上垣,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在紫微垣下的東北角。橫跨辰已午三宮,約占天空63°的范圍,北自常陳,南至明堂,東至上臺,西至上將,下臨翼軫角亢四宿。相當于現今室女座,獅子座和后發(fā)座的一部份,共包含20個星官,正星78顆,增星00顆。按《步天歌》,主要由0顆星組成,分東西兩區(qū),以五帝座為中樞,成屏藩的形狀。太微為政府的意思,故星多以官名。東藩五星,由南起叫左執(zhí)法,東上相、東次相、東次將和東上將。西藩五星,由南起叫右執(zhí)法,西上將,西次將,西次相和西上相。有的把左執(zhí)法和右執(zhí)法稱為“南藩兩星”。在左執(zhí)法和右執(zhí)法之間稱為“端門”,F代的秋分點位于這里。東藩和西藩之間主要亮星為“五帝座一”。月球和行星經過這里!

《淮南子?天文訓》曰:“太微者,天子之庭也。紫宮者,太一之居也!庇纱丝芍蹲衔⒃肥蔷骶幼≈,《太微垣》是政府發(fā)號施令,治理天下者,故曰“太微南垣,旁照四極”!捌仗熘拢峭跬痢币。“四極”者,東南西北,四方無隅也。

“四七為經,五德為緯”,四者,東南西北四正方也。七者,七宿也。經者,南北為經也。每方七宿,四七二十八宿,布滿周天三百六十度也!拔宓隆闭撸逍兄乱。木為歲星,其德為仁,火為熒惑,其德為禮,土為鎮(zhèn)星,其德為信,金為太白,其德為義,水為辰星,其德為智。天上五大行星在二十八宿中,呈現順逆留伏,沖已凌犯,芒角動搖等狀態(tài)的運動。東西為緯,五星或東或西運行,故曰“五德為緯!

《史記?天官書》曰:“故紫宮,房心,權衡、咸池,虛危,列宿部星,此天之五官坐位也,為經,不移徙,大小有差,闊狹有常。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為緯,見伏有時,所過行贏縮有度!笨梢姟八钠邽榻,五德為緯”之說,有據可證也。

七政樞機時空運移

《青囊經》曰:“運斡坤輿,光垂乾紀、七政樞機、流通終始!

“斡”音臥,旋轉也!袄ぽ洝敝复蟮,“乾紀”指天。是說天地相對運轉中,日月五星的光輝從天上下照到地下來。“七政樞機”者,《尚書?堯典》曰:“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鄉(xiāng),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諸紀,皆系于斗!薄稌x書天文志》曰:“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樞機,陰陽之元本也,故運乎天中,而臨制四方,以建四時而均五行也!憋L水中,常見的九星運用,即是北斗七星加輔弼二星。又“四七為經”,即二十八宿。二十八宿為目,有七曜與七禽。風水中常用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象,和七曜五行撥砂!捌咔荨狈Q為“七元禽星”,不知何所從來,研究者很少。在古天文中,常見二十八宿之名,不見七曜(二十八宿五行)和禽星之名。有之,在民間數術之中。

日月火水木金土,名為七曜。系于二十八宿每個星宿下,再加上七禽之名,有《天星演禽》、《演禽通纂》專書,研究者不多。

東方七宿: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北方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

西方七宿: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南方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有用二十八宿記時者,叫“七元禽星”,有年禽月禽日禽時禽。即用二十八宿配合六十干支,甲子七周,共四百二十數一個周期,故稱“七元禽星”。在風水中,除應用北斗七星加輔弼而外,二十八宿構成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更是基礎知識之一。

郭璞《葬書》曰:“夫葬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后為玄武。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俯,形勢反此,法當破死!贝艘晕覟橹行亩ㄇ昂笞笥乙。再有《羅盤》外層,二十四山環(huán)布二十八宿,作定位,以量峰巒吉兇。

《天玉經》曰:“寅申巳亥水來長,五行向中藏。辰戌丑未叩金龍,動得永不窮!笨梢娨鷮m箕水豹,申宮參水猿,巳宮軫水蚓,亥宮壁水?,四者皆屬水。辰宮亢金龍、戌宮婁金狗,丑宮牛金牛,未宮鬼金羊,四者皆屬金。寅申巳亥言水之來,為長生。故曰:“水來長!背叫绯笪囱运ィ试弧皠拥糜啦桓F”。此地支與星宿結合而言也。

“地德上載,天光下臨,陰用陽朝,陽用陰應,陰陽相見,福祿永貞,陰陽相乘,禍咎踵門!

此節(jié)“地德上載,天光下臨”,是先言地,可知是以地為主而擇天光下臨之時。地支在風水中特別重要,《青囊序》曰:“先天羅經十二支,后天再分干與維,八干四維輔支位,子母公孫同此推。”很明確,是以十二地支為主,八干四維只是用來輔佐地支而已。前人已創(chuàng)作了“地支掌”,應用很廣,特別大六壬,六壬金口訣等數術,地支掌發(fā)揮了極其精微的作用。風水擇日擇時,選定“地德上載,天光下臨”的時空陰陽相見之時,用十二地支掌作工具,真是“天地都來一掌中”了。

十二支分陰陽:從子至巳為陽,從午至亥為陰。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未巳卯丑亥酉為陰。

十干分陰陽:從甲至戊為陽,從己至癸為陰。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

河圖數分陰陽:一至五生數為陽,六至十成數為陰,一三五七九天數為陽,二四六八十地數為陰。

由是可知,有陰中之陽,有陽中之陰。有陽中之陽,有陰中之陰。陽中之陽孤陽也,陰中之陰寡陰也。

《易》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薄昂险摺,陰陽得配而相交,一陰一陽之謂道。即天地盤之陰陽配合而相交,是“陰用陽朝,陽用陰應,陰陽相見,福祿永貞”也。若陰陽不配,陽見陽陰見陰者,為陰陽相乘,“禍咎踵門”,接踵禍至也。

“天之所臨,地之所盛,形止氣蓄,萬物化生,氣感而應,鬼福及人!贝搜浴疤熘R,地之所盛”,是從“地德上載,天光下臨”而得到“地之所盛”的效果,天地相交于此,形止氣蓄于此,既能生萬物,自能得其感應之氣,獲福尤如靈鬼所與,故曰:“鬼福及人”。

“是故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須,而成一體,此之謂化機。”這是總結前文,天文三垣二十八宿,有天象可以觀察,地有二十四山,山水形勢可以測識。妙在天地之能配合,一陰一陽而用之,必須掌握應用其中變化的機理,而用“化機”二字為核心而總結之。月將加用時,其為天地之化機乎?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青囊經》曰:“無極而太極也。理寓于氣,氣囿于形。日月星宿,剛氣上騰;山川草木,柔氣下凝。資陽以昌,用陰以成;陽德有象,陰德有位!

“無極而太極也。”一句,似出自宋周濂溪《太極圖說》。“無極”一辭不見于《周易》!吨芤紫缔o》曰:“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一辭在《系辭》中也僅只一見。《老子》第二十八章曰:“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薄盁o極”一辭是道家之言,本言其有無相對,黑白分明,有生于無的相對境界!疤珮O”一辭,是《易》家之理,是絕對境界。“絕對”則難于形容。甚至誤認“太極”為有,而誤作“無極而太極”。甚至更為明確地說成“無極生太極”。本屬兩家不同的辭意概念,鑿合在一起,造成不可鑒別的錯誤。不妨改作“易有太極也,理寓于氣,氣囿于形!崩砼c氣,氣與形,層層相依,三位一體。日月星宿而為陽剛之氣上騰。山川草木,而為陰柔之氣下凝。兩分三合,陽德有象在上,陰德有位在下,體用具而象位明,陰陽精義,寓于太極之理也。

“地有四勢,氣從八方,外氣行形,內氣止生,乘風則散,界水止!

《葬書》曰:“地有四勢,氣從八方,寅申巳亥,四勢也。震離坎兌,乾坤艮巽,八方也。是故四勢之山,生八方之龍,四勢行龍,八方施生,一得其宅,吉慶榮貴!贝搜浴耙蛐尾鞖狻敝I,從兩儀之中尋覓“太極”之理也。

風水象數局法

“是故順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門。推五運,定六氣。明地德,立人道。因變化,原始終。此之謂化成!鼻傲涫秋L水象數局法模式綱要項目,前人都是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沒有寫在書上。很難知其原意,自古以來解者多是隨文敷衍,也沒有具體寫明。

“是故順五兆,用八卦”者,當是“玄空大卦”模式!拔逭住闭,上卷有“五兆生成,流行終始”之句,可知“五兆”由一生一成構成。即指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途。其排列順序是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順行也。即是玄空大卦天卦地卦排列模式。蔣大鴻注《天玉經》中“經四位而起父母”是一句很重要的口訣!短煊窠洝吩唬骸疤熵越瓥|掌上尋,知了值千金,地畫八卦誰能繪,山與水相對。”即是“順五兆,用八卦”的內容!兜乩肀嬲译[》、《家存玄空大卦地理秘傳》有詳述。

“排六甲,布八門”者,是明顯地指的《遁甲式》用于風水者。六甲即甲子戊,甲戌己,甲申庚,甲午辛,甲辰壬,甲寅癸也。八門即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读_經》中“透地奇門”用相當的篇幅,言之頗詳。它是以透地六十龍干支方位作定局的依據,當然是先選定山環(huán)水抱,巒頭合格后而作定局演測的。當今有用奇門作風水者,用現場時間為準而定局演測,可謂是“預測風水”。然則自古皆有“相風水”與“預測風水”相結合者。公元前成王遷都洛邑,《書經》就有“召公相宅”,“周公卜宅”,然后始定都洛陽之記載?芍^信息同步也,相宅與卜宅同用也。

“推五運,定六氣”者,“五運六氣”是來源很早的干支學說,在《黃帝內經》中有“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等專題論述的古文,是醫(yī)家預測流行時病的系統(tǒng)理論。有一抱子先生《運氣論奧諺解》一書,三百余頁,言之頗詳,皆屬醫(yī)家之用,尚未見到怎樣落實應用于“風水”者,可能早已失傳了。只有請教于風水古法專家了。

“明地德,立人道”者,是承上文象數模式推演測識之法,是為了明白地理功能,為人所用,以冀有益于人道種種需求。

“因變化,原始終,此之謂化成”者,即是根據象數局法模式之變化,以明白所得地理功能的衰旺全過程,這就是在地理千變萬化之中,最后取得了完成。故曰:“此之謂化成”。

自來風水門派特多,讀唐楊筠松《都天寶照》曰:“百二十家渺無訣”?梢娖浞椒ㄖ,早已充滿社會了。然,既已成家,焉得無訣?“渺”小也,謂其法之“渺小”而不足道,缺乏系統(tǒng)條理之大道理乎?不然焉可屈指計為一家乎?又說“筠松寶照真秘訣,父子雖親不肯說”。蔣大鴻《天玉經》注中有曰:“此謂玄空大卦秘密寶藏,非真?zhèn)髡冢瑪嗖荒芏聪て涿钫咭。”姜汝皋《青囊奧語》注中亦曰:“必待真?zhèn)髂丝赏茰y而得!倍际菑娬{師承,十分保守,以天機不可泄漏為托辭,著書立說,法不公開,這是一種境界。我們一讀黃石公《青囊經》、郭璞《葬書》確是直言學理,并未故弄玄虛,省去不必要的篇幅,這又是另一種境界。沈竹?之偉大,在于無私奉獻,毫不保留,而今“沈氏玄空”普及天下,凡是學者皆可驗其法之是非。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應該走向世界,普及全球,打破國界和民族局限!兜乩砦褰洝返葢诖晃伙L水文化睿智之士,將它明白解出,全盤公開,不再隱秘,造福世人。窮人用之,可以致富,惡人用之可以變善,方是真正的法寶,有益于人類的學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454869.html

相關閱讀:陶淵明《歲暮和張常侍》原文及翻譯 賞析
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愛國詩歌:桂林山水_愛國詩歌
戀人樂_詩歌鑒賞
溫庭筠《夏中病?作》原文及翻譯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