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元好問

編輯: 淡泊明志 關鍵詞: 寫景的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朝代:元代

作者:元好問

原文:

  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移居要就,窗中遠岫,舍后長松。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老夫惟有,醒來明月,醉后清風。


相關內容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重重疊疊的山峰隔斷了繁華喧鬧的都市生活,更覺得年豐人壽在我們這個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跡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綠的山峰,還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種植那十年成材的樹木,耕作那一年收獲的谷物,都交給那些年輕人吧。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來,欣賞那將落的明月;醉飽之后,充分享受那山間的清風拂面而過。

注釋
人月圓:黃鐘調曲牌名。
重岡:重重疊疊的山岡。
紅塵:這里指繁華的社會。
要就:要去的地方。
遠岫:遠山。

參考資料:管曉莉,王艷梅 .《元曲三百首(上)》 .吉林 :吉林人民出版社 ,未知 :- .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鑒賞

作者:佚名

  整首小令的上半闋,寫他為什么要“卜居外家東園” !爸貙迅艏t塵斷,村落更年豐。移居要就,窗中遠岫,舍后長松!边@就是詩人認為十分理想的卜居之地,是詩人心中向往的優(yōu)美的幽居佳境。下半闋寫移居新環(huán)境中的新生活,人活著,總要吃飯穿衣,作為平民種木、種谷之類的事,不干是不行的。而他年事已高,不宜體力勞動,所以“十年種木,一年種谷”的體力勞動,全都交付給子女去干。而自己呢?惟有“醒來明月,醉后清風。”這是詩人晚年的生活寫照。

  整首小令表面上看,只是對山林間悠然自得的生活,沒有任何一字提及詩人對當時的元朝暴政的不滿之情。但細細咀嚼,又字字句句語含沉痛,蘊藏著對暴政的不滿之意。雖不言情,但通過寫景抒情,情藏景中,充滿了詩人悲憤之情,情深意摯,可謂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相關內容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佚名

  蒙古太宗十一年(),歷盡磨難的元好問回到家鄉(xiāng)秀容,擇居母親張氏娘家東園。顛沛流離多年方始安定,眼見家鄉(xiāng)寧靜太平,年成豐收,他如釋重負,作了這首曲。元好問在曲中表現(xiàn)的主題雖然是欣慰與滿足,但在字句中也隱約透出國家滅亡后閑居無所作為的無奈,這從結煞幾句有意所作的豁達語中可以品出。全曲化用前人成句,意辭俱到,含蘊深遠,這是散曲在草創(chuàng)時期文人作品的特點,不如后來的作品那幺尖新顯豁。對前人詩詞的點化,融入曲中,畫面突出,意境深遠。應用了移情效果。
相關內容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zhèn)平、南陽、內鄉(xiāng)縣令。八年()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450585.html

相關閱讀: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辛棄疾
野火燒不盡,東風吹又生_全詩賞析
胡馬依冬風,越鳥巢南枝_全詩賞析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_全詩賞析
題臨安邸 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