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和子由澠池懷舊》譯文注釋_《和子由澠池懷舊》點評_蘇軾的詩詞

編輯: 淡泊明志 關鍵詞: 抒情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和子由澠池懷舊
[宋] 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子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蘇轍寫過一首《懷澠池寄子瞻兄》詩,自己在注中說:以前和哥哥 軾參加科舉考試,過澠池(在今河南省)時,曾就佛寺中住宿,在寺壁上題過詩。蘇軾于嘉?六年(一o六一)冬寫下這首答和詩,回憶當時過澠池的情景和對人生的感嘆。

  詩的前四句對于人生的經歷,作了一個深刻的比喻,說:人生所經歷過的地方和所經歷過的事情,象什么樣子呢?該是象天上飛翔的鴻雁踩在積雪的地上;這雪地上因那偶然的機會,留下了腳爪的痕跡,可是鴻還得繼續(xù)飛行,飛向何方,哪里還去考慮南北東西!因為這個比喻非常生動而且深刻,所以后來便成為“雪泥鴻爪”這個成語,用以比喻往事遺留下來的痕跡。

  第三聯寫澠池當年寄宿過的那座佛寺的情況:當時接待咱們的那個老和尚已經死了,按傳統(tǒng)習慣,他的尸體經過火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當時在上面題詩的那堵墻壁已經壞了,因此不能再見到舊時題詩的墨跡了。就是說,多少年過去了,人變了,和尚死了,物變了,寺壁壞了,世間已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當年在雪泥上留下的鴻爪,象是雪化了,這些爪印也不見了。言外頗有為人生的短促嘆息和對自己漂泊不定的感傷。

  最后兩句,作者自己加了個注腳:“往歲馬死于二陵,騎驢至澠池!笔钦f:當年要去赴考時,我騎的馬在澠池西邊的二陵(今河南崤山)就死了,沒法子,只好騎著小毛驢到澠池。所以詩中說:你還記得嗎?當時我騎著小毛驢在那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走,路是那么遙遠,人是那么疲乏,那瘦弱的小毛驢也累得叫個不停。詩人撫今追昔,抒發(fā)了對人生的深深感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293726.html

相關閱讀:《官倉鼠》譯文注釋_《官倉鼠》點評_曹鄴的詩詞
《宣城送劉副使入秦》譯文注釋_《宣城送劉副使入秦》點評_李白的
《春晚》譯文注釋_《春晚》點評_左緯的詩詞
《短歌行》譯文注釋_《短歌行》點評_陸機的詩詞
《浣溪沙 題丁兵備丈畫馬》譯文注釋_《浣溪沙 題丁兵備丈畫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