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答劉正夫書》原文
愈白進士劉君足下:辱箋,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賜,且愧其誠然。幸甚,幸甚!
凡舉進士者,于先進之門何所不往?先進之于后輩,茍見其至,寧可以不答其意邪?來者則接之,舉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獨有接后輩名,名之所存,謗之所歸也。
有來問者,不敢不以誠答;騿枺骸盀槲囊撕螏?”必謹對曰:“宜師古圣賢人!痹唬骸肮攀ベt人所為書具存,辭皆不同,宜何師?”必謹對曰:“師其意,不師其辭!庇謫栐唬骸拔囊艘滓穗y?”必謹對曰:“無難易,惟其是爾!比缡嵌,非固開其為此,而禁其為彼也。
夫百物朝夕所見者,人皆不注視也。及睹其異者,則共觀而言之,夫文豈異于是乎?漢朝人莫不能為文,獨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為之最。然則用功深者,其收名也遠。若皆與世沉浮,不自樹立,雖不為當時所怪,亦必無后世之傳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賴而用也,然其所珍愛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豈異于是乎?今后進之為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圣賢人為法者,雖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則已,用則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樹立,不閔循者是也。有文字來,誰不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顧常以此為說耳。
愈于足下忝同道而先進者,又常從游于賢尊給事,既辱厚賜,又安得不進其所有以為答也。足下以為何如?愈白。
韓愈《答劉正夫書》注釋
、答劉正夫書:本文約作于元和六年(公元8年)至元和八年(公元83年)間,時韓愈在長安任職方員外郎或國子博士。劉正夫,刑部尚書劉伯芻之子。
2、箋:書牘。
3、誠然:如此真誠。
4、先進:指先進身人仕者,泛指先達之士。
5、司馬相如:西漢著名的辭賦家。太史公:指司馬遷。劉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漢朝宗室,官至中壘校尉,卒于漢成帝年間。揚雄:字子云,漢代著名辭賦家。
6、忝:辱,辱沒,自謙之詞。同道:志同道合,此指舉進士。
7、從游:追隨并與之交游。賢尊:賢達的尊大人,此指劉正夫之父劉伯芻。給事:官名,給事中之省稱。
韓愈《答劉正夫書》翻譯
韓愈陳說。進士劉正夫君:承蒙你賜書,以我做得不到之處教導(dǎo)我,既承蒙你的多多賜予,又愧對你如此真誠的心意。實在幸運,實在幸運!
凡是考進士的人,對于先達之士之門哪里不可以去?先達之士對于晚生后輩,只要見他登門,哪能不回答他的問題呢?凡是來的人均以禮接待他,全長安城的士大夫無不如此,而惟獨我韓愈不幸而享有善接待后輩的名聲,有了善接后輩之名,毀謗也就隨之而來了。
有來問我問題的人,我都不敢不以真誠的態(tài)度來回答。有人問:“作文章應(yīng)該以誰為師?”我必定恭謹?shù)鼗卮鹫f:“應(yīng)該以古代的圣賢之人為師!庇謫枺骸肮糯氖ベt之人所寫的書都在,而其文辭各不相同,應(yīng)該以誰為師?”我必定恭謹?shù)鼗卮鹫f:“學其精神實質(zhì),而不能照搬其詞句!庇謫枺骸白魑恼聭(yīng)該好懂還是應(yīng)該難懂?”我必定恭謹?shù)鼗卮穑骸盁o所謂難或易,只要恰到好處就行了!辈贿^如此而已,并沒有固定的原則:只允許這樣做,而不允許那樣做。
那些早晚常見的各種東西,人們并不那么注意看它。等見到了特異的東西,大家就都來觀看并談?wù)撍,文章難道和這種情況有什么不同嗎?漢朝的文人沒有不能寫文章的,惟獨司馬相如、司馬遷、劉向、揚雄為其中的最杰出者。這樣看來,就是下功夫深的人,他就能得到傳之久遠的名聲。如果人們都步趨世俗之文風,不求獨樹一幟,即使不被當時的人們所責怪,也一定不會傳之于后世。就像你家中的各種物器,都是依賴它們而供你使用的,然而其中最值得珍重愛惜的,一定不是尋常之物。那些君子之人對于文章,難道與此有什么不同嗎?如今后進之士寫文章,能夠深入研究探討、努力開拓進取,以古代圣賢之人為師法對象的人,雖然未必處處皆對,但關(guān)鍵是,如果有像司馬相如、司馬遷、劉向、揚雄這樣的杰出人物出世的話,必定是出在這些人之中,而絕不會出自囚循守舊的人。如果圣人之道不用文章那就罷了,如果用,那就必定是崇尚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不會是其他人,而是能夠獨樹一幟、不因循隨俗的人。自從有文字以來,誰不寫文章?然而他們的文章能保存到今天的,一定都是能夠獨樹一幟的人。我經(jīng)常以此來談?wù)撨@個問題。
我對于你來說,既是志同道合舉進士者,又是先考中入仕者,我又時常追隨并與賢達的尊大人給事中交游,既然承蒙你的厚賜之意,我又怎能不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呈獻出來作為對你的答復(fù)呢。你認為怎么樣?韓愈稟白。
韓愈《答劉正夫書》賞析
《答劉正夫書》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作品,這是一篇散文。
韓愈的詩詞作品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036436.html
相關(guān)閱讀:守著窗兒,單獨怎生得黑
戰(zhàn)國策?秦五?獻則謂公孫消
李白《游泰山六首》原文翻譯及賞析
陶淵明《九日閑居》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東風夜放花千樹